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
2024-08-13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婦科疾病,特徵是在子宮腔外的地方,出現子宮內膜腺體和基質。成因包括經血逆流、血液和淋巴循環系統的擴散、體腔上皮化生、遺傳以及自體免疫因素。最常發生的位置是子宮、卵巢,或鄰近的骨盆腔,但有時也會隨著循環系統擴散到遠端,如腸胃道甚至肺部。子宮內膜異位瘤是陳舊經血堆積在卵巢,顏色近似巧克力醬,也稱為「巧克力囊腫」。而
挑對益生菌也能助好孕!醫師揭兩大關鍵
2024-07-04健康的子宮腔並非如一般人想像是無菌的。與胃腸道相比,女性生殖道的微生物多樣性相對較低,正常的陰道微生物主要由乳酸桿菌屬組成,而子宮內膜微生物與陰道類似,通常也由乳酸桿菌屬為主要組成。
接受癌症治療後還能懷孕嗎?關於生育議題考量
2024-06-11生育保留經常是被癌症患者們忽略的議題,其實隨科技進步,癌症存活率已經愈來愈高。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癌症的治療成效在五年存活率已經將近六成,但只有約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能在治療後成功懷孕。
我的子宮肌瘤應該開刀嗎?醫師教妳從兩大方向評估!
2024-05-31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骨盆腔良性腫瘤,主要影響生育年齡的女性。根據統計,生育年齡女性長子宮肌瘤的比例約為20%-30%,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更年期時可高達40%-50%。子宮肌瘤的成因普遍認為與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有關,因此在懷孕期間,由於血中雌激素濃度增高,子宮肌瘤可能會變大;而在停經後,雌激素濃度下降,子宮肌瘤可能會縮小。
噪音也會釀暈眩?醫指4情況,也要避免頭痛發作!
2023-11-15在暈眩門診中,大約有1%患者跟噪音有關,一來診,就說:「每次一聽見大聲響,就會肩頸酸痛,頭也跟著暈起來,視力模糊」、「參加跨年演唱會後,回到家,一躺下,就見到天花板在旋轉」、「前幾天過馬路時,被卡車叭了一聲,之後暈了三天,一起身都得扶牆行走,否則會跌倒」、「只要突然聽見大聲響,馬上感到天旋地轉,屢試不爽」…。噪音會傷害聽力,竟然也會引起暈眩,這是為什麼呢?
搭車不暈,下車才暈?原來是「下車暈眩症」在作祟!
2023-10-16「下車暈眩症(get-off dizziness/vertigo)」,並非容易暈車、暈船或暈機之「動暈症」,而是乘客在離開交通工具後,才會感到四周或眼前景物在漂浮或旋轉,會持續數小時、數日,才會逐漸緩解,故又稱之為「到站病(arrival sickness)」。對於需要頻頻搭乘交通工具者,例如通勤上班族、學生或業務員,影響甚鉅。
偏頭痛竟是梅尼爾氏病/症?醫指4常見情況,治療時別碰奶製品!
2023-09-13「梅尼爾」指的是於19世紀提出此症法國醫師。梅尼爾氏「病」與「症」兩個不同,前者專指內耳淋巴水腫,而後者專指眩暈、聽障及耳鳴一起發作,但病因可能是內耳淋巴水腫、腦中風、偏頭痛、陣發性運動失調、自發性顱內低壓、中耳炎、小腦橋腦角腫瘤或其它。
耳鳴也會引起偏頭痛!?耳鳴性偏頭痛要先找出耳鳴原因!
2023-08-18在耳鳴門診中,約1/3患者也苦於偏頭痛,其中半數,一來診,主訴「每天到睡前,就會聽見嗡嗡嗡,很像蟬叫,就開始頭悶脹,噁心想吐」、「昨晚洗澡時耳朵進水,耳悶到連頭都在痛了」、「一週前聽見鞭炮聲,耳朵嗡嗡叫,頭也跟著痛」…,都是在描述一種先耳鳴,再偏頭痛之疾病。耳鳴其實會引起偏頭痛,稱之為「耳鳴性偏頭痛 (tinnitus migraine)」,這是為什麼呢?
偏頭痛又眩暈?又痛又暈!認識偏頭痛性眩暈症,留意眩暈方向
2023-07-14在眩暈門診中,大約有半數患者苦於偏頭痛,其中80%,其實是罹患了前庭性偏頭痛 (vestibular migraine),也就是偏頭痛性眩暈症(migrainous vertigo)。這類患者本身具有偏頭痛性體質,因為偏頭痛,衍生眩暈症,意即眩暈症是偏頭痛所引起的,造成又痛又暈的困境。那麼,偏頭痛為何會引起眩暈症?
幼兒園孩童餵藥事件是什麼藥?如何應對?藥師4招:平時應警覺
2023-06-09幼兒園學童被驗出「巴比妥」、「苯重氮基鹼」,到底是什麼?是藥還是毒?俗話說:藥是三分毒;是謂藥品若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健康危害。具有成癮性、依賴性、濫用性、社會危害性的藥物,若供醫學正當使用,將其以「管制藥品」管理,但錯誤濫用者則可能會淪為「毒品」被嚴格限制。
偏頭痛又耳鳴?8種人常見!醫籲早檢查,留意順序、部位、型態
2023-06-09在耳鳴門診中,大約有1/3患者苦於偏頭痛,其中半數,其實是罹患了偏頭痛性耳鳴 (migrainous tinnitus),又稱之為耳蝸性偏頭痛 (cochlear migraine)。這類患者,本身具有偏頭痛性體質,因為偏頭痛,衍生耳鳴,意即耳鳴是偏頭痛所引起的,造成又痛又「嘰」的困境,這是為什麼呢?
又暈眩又頭痛?醫指3種人易出現,改善不能只吃藥!
2023-05-10在暈眩門診中,約半數患者也苦於偏頭痛,其中20%,一來診,主訴「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一陣暈,沒多久,開始視力模糊,頭悶脹,噁心想吐」、「睡前上床,都得慢慢地躺下,不然會頭暈,接著頭痛一邊,好像撕裂一樣」、「我的偏頭痛是不是眩暈引起的?」…,都是在描述一種先眩暈再頭痛之疾病,似乎偏頭痛就是眩暈所引起的,稱之為「眩暈性偏頭痛 」,那麼,眩暈為何會引起偏頭痛呢?
常常耳鳴可能是鼻竇炎作祟?醫:9成患者可檢查到瘜肉等問題
2023-04-11很難想像耳鳴會跟鼻病有關,但在耳鳴門診中,將近九成患者在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時,卻可在頭顱骨內,發現鼻竇內襯黏膜增厚,出現瘜肉,或是腔室開口阻塞,裡面充滿膿液,出現發酵氣泡或鈣化結石。
慢性腎臟病治療2大不可或缺!認識藥物治療&低蛋白飲食。
2023-03-23根據最新2020年USRDS(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盛行率統計指出,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11.9%位居全球第一,遠遠大於第二名的日本與第三名的美國,換算起來大約每10人當中就有1位屬於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同時洗腎的比率也是全球之冠。而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三大原因,第一名主要來自糖尿病所引起的腎病變,第二名則是高血壓所引起的腎病變,第三名則是其他因素所造成。
暈眩檢查卻正常?還能做什麼?醫:電腦斷層,檢查「耳石脫落症」。
2023-03-06在暈眩症中,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最為常見,俗稱「耳石脫落症」。根據解剖,耳石相當地微小,約幾微(10-6)米,需電子顯微鏡放大至少兩萬倍才會見到。一耳橢圓囊內有上千萬顆「耳砂」,被耳石膠牢牢地黏在一起,構成耳石斑,一旦脫落,跑到某一支半規管內,就會在姿勢改變或頭部轉動停止時,因慣性或重力作用,繼續帶動內淋巴液,引發眼震及眩暈。
洗腎要吃低蛋白?高蛋白?低鉀低磷怎麼吃?3大飲食問題詳解!
2023-02-16根據最新統計,台灣末期腎臟病盛行率為全球之冠,遠超過第二名日本與第三名的美國。末期腎臟病病人到最後往往需要接受長期透析來控制病情,其中以血液透析(或稱洗腎)為大宗,此時飲食原則會與以往慢性腎臟病時期大不相同,而仿間卻不乏有著大大小小洗腎飲食迷思,今天整理三件營養大小事以解惑!
常眩暈可能血栓、中風警訊?醫指共同風險,盡早超音波檢查!
2023-02-03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查,是暈眩門診相當重要的檢查,可以評估受檢者腦中風風險。通常受檢者年紀愈大或慢性病愈多,動脈內膜愈易變厚,管壁愈易硬化,若發生在後顱窩循環,其實會引起眩暈,這是為什麼呢?
騎車、開車突然暈眩!?「駕駛座暈眩症」轉頭看車時最要注意
2023-01-04在暈眩門診中,「駕駛座暈眩症」相當地獨特,並非乘客容易暈車、暈船或暈機之「動暈症」,而是駕駛者正在操作交通工具時,常常會突然感到四周或眼前景物在旋轉,有人一緊張,緊急剎車發生追撞,有人誤打方向盤,造成擦撞或翻車,對於需要頻頻駕駛交通工具的職業,例如業務或司機,影響甚鉅。
換氣過度也會暈眩?醫教緩解,數分鐘未止速就醫!
2022-12-05一名30歲女性,每次只要一緊張,就會下意識地反覆快速深呼吸,沒多久,看到四周圍景物在旋轉,噁心想吐。頻頻發作,都得隨身攜帶止暈藥…。說真的,如此案例,在暈眩門診屢見不鮮,不限特定年齡。
酗酒、酒駕、戒酒改不掉?「酒精使用障礙」自我檢測,應以疾病治療!
2022-08-08每看到這類新聞令人難過又氣憤,酒精使用障礙者累犯害死無辜生命。根據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於2022年1月發布的研究調查顯示,臺灣地區「有害酒精使用」盛行率介於9.85%~12.45%間,比率相當高。
男胸悶不以為意竟心跳停止 醫:陣陣胸悶、喘是心肌梗塞前兆!
2022-06-10心血管疾病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不少青壯年男性自恃年輕,不夠關心自己的身體,有小問題不愛就醫或不依循醫囑用藥,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大宗。有三高的民眾應作好健康管理,戒菸,夏日在外須注意補充水分或電解質飲品,尿液顏色若為深黃色,就代表體內水分不足。
染疫=無敵星星?主動染疫好?醫:就算無敵踩空也會死。
2022-05-25在遊戲中,無敵星星可以幫我們快速衝刺達到終點,把那些碰到的敵人擊退,但只要踩空,就算有無敵星星依然會死亡。感染後的無敵星星可以讓我們大幅減少再感染與重症率,但仍然是有再感染、重症與死亡的可能性。
減肥免算熱量輕鬆瘦!營養師簡單3招,低醣飲食控醣就好。
2022-05-13低醣飲食讓許多人願意嘗試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用計算熱量。然而這點適用於想要輕鬆減重的人,可以從第2項開始執行。如果希望儘早看到減重成果,還是需要將熱量和醣量計算納入飲食計畫,建議從頭開始逐步執行。
卸妝品怎麼挑?皮膚油、騎車要卸妝嗎?醫教2方向選擇!
2022-04-29含油像溶劑越高,去除化妝品的能力越佳,例如卸妝油。但是,因油像溶劑可能殘留於皮膚造成毛孔阻塞,因此亦有較高機會造成粉刺痘痘等問題。相對的,含油像溶劑越低的產品,如卸妝乳、卸妝液等,去除化妝品的能力較弱,但較清爽、不易殘留致痘。如果製造商欲增強其卸妝效果,使用較強界面活性劑,雖可增加清潔效果,卻也連帶增加皮膚過度清潔受損的機會。
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
2022-04-21每天坐著超過13個小時的參與者的死亡風險比每天坐著少於11個小時的參與者高出200%。每次坐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比超過30分鐘的人患病風險低55%。而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兩倍。
耳悶、耳脹當下怎麼辦?醫教6招解除,4方法有助改善!
2022-02-16最常使用的是捏鼻鼓氣法,深呼吸一口氣後憋氣,捏住鼻子、緊閉雙唇,向下用力維持十秒,恢復正常呼吸。平常的使用可以短暫改善。手術後規律每天2-3次持續10秒鐘,連續1-2個月,更可以延長手術效果!這些方法都是利用增加上呼吸道的空氣壓力將耳咽管打開。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2022-02-15台灣一般人常說的濕耳、油耳的耳屎比較容易是淡黃色、蜂蜜蠟黃色或橘褐色,通常會比較黏稠聚集成團;而乾耳的耳屎比較淡,有點灰白色,通常比較是片狀的。通常顏色較深的耳屎是比較陳舊的耳垢,接觸較久的空氣也含有較多灰塵。
預防心血管疾病先檢測血管內皮功能?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
2022-01-21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監控血壓、血糖、血脂,你知道還可以測「血管內皮功能」嗎?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國人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與心臟血管疾病是僅次於癌症、威脅國人生命的殺手!
婦胸悶、易喘原以為是肺不好,檢查竟是心絞痛!醫籲3症狀盡早就醫。
2022-01-18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一兩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一兩層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最近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嚴重了。本來以為是肺部的問題,門診安排X光檢查卻沒有什麼異狀,呼吸功能也正常。由於喘的症狀一直困擾著江太太,她被轉診來到心臟內科,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
老人斑、小肉芽、曬斑、紅斑.一張圖看懂,消除方法各不同!
2022-01-05隨著年紀增長,皮膚可能各式斑塊或贅生物增生,有時醫師為了方便和病人解釋及溝通,可能會以「老人斑」一詞作為這類病灶的泛稱,然而「老人斑」並非正式醫學用語,其所指涉的也不是只是單一種疾病,以下介紹幾種臨床常見的「老人斑」及處置方法。惟須注意,多數處置方法皆無法根除疾病,可能復發或隨年齡增加而形成新病灶。
過敏可以吃什麼舒緩?12種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大整理!
2021-12-23天然食物包括番茄、蘋果、蔬果維他命、益生菌、藻類、雞蛋、秋葵、蜂蜜、紅花籽油都有幫助,營養補充品就看個人。均衡六大類營養、補充蔬果、健康生活,不用斤斤計較吃了多少毫克,就是最好的過敏食補。
不只是中暑!炎熱天氣也可能誘發心肌梗塞的發作!
2021-08-16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冠心症,通常是因為供應心臟養分的冠狀動脈,因為年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等原因逐漸退化,產生的斑塊堆積在血管內皮導致阻塞,進而造成心肌缺氧和胸悶胸痛等症狀。日積月累的斑塊若不幸造成冠狀動脈血流急性阻斷時,甚至可能會造成休克或猝死。
你買疫苗險了嗎?疫苗「救濟」、疫苗「險」比一比,教你不用多花錢就有疫苗險!
2021-07-23只要民眾接種疫苗後身體嚴重不適,經審議評估確實是與疫苗有因果關係的不良反應,造成死亡或是導致身體遺留輕、中、重度障礙,或是導致嚴重疾病需要檢查或是相關醫療費用,甚至造成早產、流產都有補償。其中確定因為疫苗導致死亡最有六百萬元補償金。因疫苗造成疾病需要檢查或相關醫療費用,最高也有20萬醫療補助。
打完疫苗肌肉痛、關節痛?醫指2大主因,超過一周盡早檢查!
2021-07-16若超過一星期,肌肉關節持續疼痛,伴隨肌肉無力關節角度受限,會建議民眾可以到復健科就診查明原因,確定是不是疫苗注射技術的問題(SIRVA)?還是疫苗誘發的免疫反應造成的肌肉關節疼痛?抑或是原本的骨關節的舊疾復發?
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
2021-07-15有的人說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巧妙比喻著憂鬱症的普遍常見,彷彿像感冒病毒一般,當我們先天脆弱性高、後天抵抗力不足,此時再加上吹風受凍時則很有可能患病。而憂鬱症確實也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等多重因素下相互影響的結果,當個人的心理功能失調,無法面對生活壓力時,所產生的情感型疾病。
打疫苗後留意視力模糊,中醫指出關鍵、2應對保養!
2021-07-14最近臨床發現,有許多視力不好的民眾,打完肺炎疫苗之後,視力越來越模糊,除了媒體報導有打完AZ疫苗產生視網膜靜脈阻塞,也有報導民眾施打完疫苗產生視神經水腫;在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裡,也提出使用BNT疫苗會發生結膜炎跟眼睛分泌物的現象。
我有腦霧嗎?放任恐憂鬱、失智!1分鐘自我檢測,醫:超過3項就符合!
2021-07-05腦霧其實是許多腦部退化性疾病的早期症狀之一,放任腦霧發展可能會造成肥胖、焦慮、憂鬱、失智、甚至阿茲海默症。
清除腦霧、重回清晰靈敏的腦袋!醫:3關鍵應持續把關。
2021-07-02腦霧或許是其中一個表現,因此在調理的過程中,千萬別陷入“見樹不見林” 的盲點,只把眼光放在單一症狀,反而忽略了更重要、更容易影響全體的核心病機,症狀可能會跟著治療反覆出現,那就失去全身調理的意義,所以藉由種種小症狀,圍繞出一個核心問題,就著核心問題去處理,才能真正阻擋疾病的到來。
中醫推5食材、穴位助防疫,抗病毒、抗發炎、增強免疫力!
2021-06-24可於平常使用穴位刺激、薑黃、益生菌、大蒜、肉桂和黑胡椒等方法或食物,這些都有科學證明可以減少感染COVID-19及感染後的副作用,例如:呼吸道感染、肺纖維化、瀰漫性肺泡損傷、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以及相關的感染性休克、肺和腎損傷的症狀,這些方法簡單方便、甚至在家裡有現成的食物可以使用。
遠端上班、上課防高度近視!中醫2招防青光眼等眼疾!
2021-06-04高度近視伴隨許多嚴重的眼睛疾患,例如:周邊視網膜病變、裂孔或剝離,青光眼、飛蚊症、白內障、黃斑病變等問題,最後可能引起全盲,所以平常就要特別注意預防跟保養。
防新冠肺炎中醫3招增強抵抗力,6中藥材製「中醫防禦茶」!
2021-06-03清冠一號屬於專業醫師處方,然而站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來說,多數民眾更需要的是居家飲用的「中醫防疫茶」或「中醫防禦茶」,由於國內疫情正在緊繃狀態,基於中醫師對社會防疫的責任,提出以「可供食品使用中藥材」組成的茶飲供大家參考使用
【名家專欄】洪碩宏中醫師/工作上班老肩頸痠痛?按摩3穴位助改善,超過2週速就醫!
2021-06-01穴位按摩的同時可以配合頭部及肩胛部的緩和運動,提升肩頸肌肉筋膜的舒展程度,也是中醫針灸常用的動氣療法。例如:頭部看左邊、看右邊、看上面、看上面,轉轉肩膀、輕輕擴胸展背,而後以此輪迴。動作配合呼吸吐納,緩慢而不過度用力或聳肩,便可以達到舒經活絡的效果。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薑黃素可抑制病毒複製?中醫:未來是重症潛力藥物!
2021-05-28薑黃,是著名的能抗發炎、抗氧化、抗癌的藥材,在中醫的角度,薑黃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從藥性上來看,就知道薑黃是屬於「溫性」的藥材,止痛的功效提示了有消炎的效果。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2021-05-25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大賣場是病毒傳播熱區?員工感染風險高達5.1倍!逛完勤洗手
2021-05-20只要一公布任何疫情擴散,人潮擁擠會出現在大賣場!各國都會如此,而不只是臺灣而已!就是所謂「海潮效應」。當一個人,在疫情大流行公布後,會出現類似「海潮效應」或「巴納姆效應」或「齊加尼克效應」或「霍布森效應」的偏見。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疫情升溫關閉學校是減災!醫:個人防疫措施仍重要
2021-05-18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統,大多數的政府都決定暫時關閉學校,以此來減少COVID-19的傳播。這次COVID-19大流行,使得目前全球約有8.25億學生受到了教育影響。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社區傳播期間務必佩戴口罩!室內場所梅花座、社交距離不可少
2021-05-13為什麼唱歌需要戴口罩?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正常的唱歌比正常的講話,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而大聲唱歌,又比正常唱歌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如果我們使用口罩,又大聲唱歌時,其每秒產生的飛沫顆粒為410(200-1150)顆,因此,佩戴口罩能將唱歌時,產生的飛沫顆粒數量減少到與正常說話相似的水平。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2021-05-06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2021-05-04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招名威教授/新衣不洗會致癌?小心有害物質,至少要先曬
2021-04-26幾年前一個有趣的調查,告訴我們新衣服拆封後,只有22.8%的人會全部洗一遍,61%的人表示會針對貼身衣物清洗,但有8.2%的人卻完全都不會洗。那你是什麼樣的人呢? 以前的威廉很懶,對於衣物無論是外穿的或是貼身的,都是屬於那個8.2%穿之前完全不清洗的人,總是以為新衣服一定很乾淨,但其實不然,新衣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一樣的乾淨,買來最好經過水洗再穿著,而且要按正確的方法清洗,尤其是貼身的衣物。
主動脈剝離症未積極治療,3天死亡率破50%!醫師點名「風險族群」控制血壓、戒菸最重要
2021-03-23主動脈剝離症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結締組織疾病(例如馬凡式症候群)、嚴重胸部外傷、主動脈中層缺損等。此外,先天性兩瓣主動脈瓣、先天性主動脈窄縮或狹窄、多囊腎、嗜鉻細胞瘤,以及懷孕。高血壓、腎臟病、肥胖等代謝性疾病患者,都會增加動脈硬化風險,應注意心血管健康。
【名家專欄】洪素卿/余苑綺癌症再復發! 醫師:「免疫評分」有助預測復發風險
2021-03-12王照元教授指出,大腸直腸癌的復發風險,可大略以傳統病理分期來區分。以余苑綺發現時的第三期為例,復發風險大約有三到四成。如果是第二期、復發風險約莫兩成到三成,一期大概是一到兩成。
【名家專欄】盧泰潤醫師 / 魚油顧眼、護心、降血脂,6食材一週兩份剛剛好!
2021-03-05Omega-3要吃多少才夠呢?一般族群每週食用兩份(一份約100公克)以上富含Omega-3的魚類就已足夠,而孕婦應每日攝取200-300毫克以上DHA,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Omega-3,高三酸甘油脂患者每日應攝取2000-4000毫克Omega-3。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2021-02-23相信多數民眾都知道蔬果含有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不過除了蔬果以外,豆類、穀類也都含有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常見出現在水果類、黏滑類型等食材上(如木耳),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穩定血糖數值,並且有利增加飽足感。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常見於葉菜類、豆類、全榖雜糧類等食材身上,其有利增加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體積,並且減少毒素於腸道內時間。
【名家專欄】唐豪悅醫師/落髮、掉髮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3招有助改善!
2021-02-22想讓頭髮長得快、粗壯,也可以試試生髮的或是養髮的洗髮精。頭髮明顯稀疏者,或是使用養髮類的洗髮精1~2個月後頭髮還是無進展,建議可以使用生髮水。女生可以從2%的minoxidil,男生可以直接使用5%;至於配方上的選擇,溶液配方或是泡沫劑型皆可。
【名家專欄】嫚嫚營養師/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大蒜、小番茄等有助降低損害!
2021-02-22防範空汙對身體的傷害,除了出門配戴口罩外,平時也可以從食物中攝取營養,雖無治療效果,但可藉由這些營養的益處,平衡、降低空汙對身體的負面影響,降低身體受損的風險。
【名家專欄】唐豪悅醫師/痘痘針真的有用?多久能消?有副作用嗎?常見疑問大公開!
2021-01-28所謂的痘痘針就是微量稀釋的類固醇注射在有壓痛、吃藥、擦藥都不會消痘痘上面。通常很適合在幾天內有重要場合例如面試、相親、婚禮前快速的讓痘痘消失。
【名家專欄】唐豪悅醫師/冬季肌膚如何保養?醫推保鮮膜:是護膚神隊友!
2021-01-25很多朋友習慣在皮膚不穩定的時候就會敷臉。基本上敷臉對於暫時性的乾燥,敷保濕面膜是可以暫時的補水,但是天冷時敷完臉後務必用乳霜做一個鎖水的動作。如果已經有明顯的疹子例如酒糟性皮膚炎發作、或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時候,反而是不建議敷臉的。先讓皮膚科醫師藥物治療好、等皮膚穩定後再試試看敷臉。重新嘗試敷臉時時間要短、盡量選擇溫和保濕的面膜。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疫情肆虐國外為何不戴口罩?專家:「心理防禦機制」可能害慘人類
2021-01-25一開始,當一個人處於危險,可能會給人很多強烈的感覺。人們都想來救他。尤其如果這個人是親人。但如果後來又有兩個人處於危險之中,那你就可能不會感到擔心了?或您可能會感到只是有點擔心?或者您可能會因為擔心分散了,也不會再關注同樣的問題上,如果後來持續增加無數個,從冷漠就會變成大爆炸悲劇。
【名家專欄】黃昭瑜醫師/雷射消除黑斑為何有人幾次就好?有人要很多次?
2021-01-25除斑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隨便用一台酷炫的機器打一打,就能夠和橡皮擦一樣把所有黑斑都殲滅。很多時候,除斑雷射需要多次才能夠達到效果,而且術後的防曬保養很重要,才能夠降低復發的機率。 此外,每個人的狀況和需要的次數也會有所差別,需要個別評估,依照病人的膚色、皮膚狀況和黑斑的種類綜合判斷,才能夠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健康藥知道】痠痛找上門,別過度服用肌肉鬆弛劑,小心「鬆過頭」
2021-01-25「肌肉鬆弛劑」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使肌肉放鬆的藥物,透過干擾神經肌肉末端的神經傳導,減輕肌肉緊張痙攣、過度反射所引起的疼痛、僵硬和緊繃不適,讓過度使用的肌肉得到休息。
【名家專欄】陳子恩營養師/地中海飲食防三高、慢性病 專家:白肉取代紅肉更有助健康!
2021-01-04地中海飲食為預防慢性疾病之關鍵。飲食模式遵從度最高的族群,與遵從度低者相比可顯著降低13~23% 罹患糖尿病風險及下降19-27% 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故本飲食模式對慢性疾病具保護作用。
【名家專欄】招名威教授/失眠5大常見地雷 專家:睡前別再滑手機!
2021-01-04保持良好睡眠習慣有三招!第一招:生活上,最簡單就是睡前不要滑手機!有研究指出,視網膜內的內生感光視神經細胞(ipRGC)只要受到手機的藍光刺激,不用超過8分鐘,就會讓身體持續興奮超過1小時,造成生理時鐘混亂,隔天起來的精神也會不好。
【名家專欄】招名威教授/鋁鍋容易引起失智症?專家:很難。把握3不原則使用更放心
2020-12-04國外的研究指出,用鋁鍋烹煮酸性食材,鋁鍋本身會溶出3至5毫克的鋁,以美國環保署規定每公斤成人每天1毫克的限量來說,60公斤的成人一天要吃60毫克才會超標,而且這個溶出的鋁還不是上述的三氧化二鋁,所以使用鋁鍋會造成阿茲海默症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達標的。
【名家專欄】徐嘉賢醫師/沒有腹瀉就不是腸胃炎?諾羅病毒&急性腸胃炎10大迷思
2020-11-25沒有「腹瀉」,就不是腸胃炎?這是超級常見的誤解,彷彿「腹瀉」就等同於腸胃炎一樣。「腹瀉」並非必定會出現,有可能只有嘔吐跟發燒,或是只有輕微的腹瀉。
【名家專欄】招名威教授/保鮮膜有塑化劑?常見4材質最好都別碰熱食
2020-11-24過多接觸塑化劑的狀況下,會直接影響小朋友的第二性徵發育,導致提早發育,嚴重者甚至會有生殖毒性的發生,甚至塑化劑也會造成內分泌失調、男性不孕症和神經發育遲緩等症狀。
【名家專欄】楊聰財醫師/失眠分3大型態 別單靠安眠藥,睡眠日記有助改善
2020-11-24以每週有 3 天或 3 天以上之失眠,且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者。其持續時間少於一個月者為急性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就稱慢性失眠。
【名家專欄】楊聰財醫師/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全身 打鼾合併夜間頻尿等3大症狀盡早檢查
2020-11-23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反覆性的睡眠中斷使得睡眠品質不佳外,反覆性的睡眠中斷與血氧不足,會引發心臟負荷增加,因此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心絞痛的比率高於一般人,糖尿病、脂肪肝、代謝問題、癌症、失智症等病症
【名家專欄】甘誼文藥師/喝咖啡配B群更提神?專家:加速B群代謝
2020-11-06兩者提神的作用略有不同,一起吃雖然可以短暫的讓你感覺有「超人」般的精神和體力,但長期下來就會讓身體進入「耗電模式」,對身體反而造成更多的負擔和消耗,「預支」的體能就像欠下了「卡債」,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才能恢復。
【名家專欄】喝牛奶能防骨折?一次看懂乳製品7大迷思!
2020-10-30青少年多喝牛奶,可以存骨本預防老年時骨折嗎?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多喝牛奶,老年時骨盆骨折的機會反而上升,這跟我們過去的認知恰好相反。不過,不是因為牛奶對骨骼有害,而是青少年多喝牛奶會促進身高發育,而身高較高者骨盆骨折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
【名家專欄】唐豪悅醫師/戴口罩狂長痘痘?醫教5招預防口罩痘作祟!
2020-10-29如果在戶外長時間戴口罩,摘口罩時可以用清水或溫和洗面乳稍微清潔臉部。但乾性皮膚跟敏弱肌膚的朋友,切勿過渡洗臉喔。如果洗臉後有明顯的緊繃感還有脫屑,表示你的洗臉太over,或是你的洗面乳不ok。可以stop
【名家專欄】招名威教授/碗盤先泡水晚點洗沒關係?專家:放超過4小時細菌大爆增
2020-10-27等空閒下來才去洗,甚至有人一泡就是大半天。用水泡碗,最好別超過4小時,因為碗盤裡的油脂或剩菜剩飯會讓細菌特別容易繁殖,約1~4小時是細菌的適應期,4小時後會大量繁殖。
【名家專欄】簡鈺樺營養師/高血壓心臟病發風險近2倍 營養師教6招遠離高血壓
2020-10-16最近因為藝人的新聞事件以及季節轉變交界之時,大家又會開始討論著心血管的保健,而在心血管保健中也備受關注的高血壓,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107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探討三高相關疾病歷程及主要死因評估」分析發現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是1.78倍!
【名家專欄】徐嘉賢醫師/流感疫苗怎麼選?有什麼差?一張圖詳解、破解常見3大疑問
2020-10-12大家應該都知道,今年所有的流感疫苗,既然都是四價(2A2B)的疫苗,到底要怎麼選呢?有什麼差別呢?奶爸Dr.幫大家整理表格起來,也順便把最近常被詢問的問題,一并解釋一下: 「到底公費的四價和自費的四價有什麼差別?」
【名家專欄】洪素卿/化療加免疫! 合併療法。突破肺癌惡霸「小細胞肺癌」20年治療瓶頸
2020-10-08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任陳育民指出,小細胞肺癌本身惡性度高,常發生在抽菸的癮君子們身上,這群人本身肺功能原就比較差;再加上小細胞肺癌常長在肺部中心位置,癌細胞容易轉移,當患者因咳嗽等症狀就醫時,往往已有縱膈腔淋巴腺轉移。
情緒障礙自殺風險多4倍!醫鼓勵多做3件事簡單助改善。
2020-10-08我們人群中也不乏有此種性格特質的人,罹患情緒障礙(憂鬱症、焦慮症、暴怒症等)的機率是一般人至少4倍以上,也因此是自殺的高危險族群之一。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川普染疫肺受損機率高?重症醫指6症候群,老、胖、慢性病是危險關鍵
2020-10-05依白宮新聞秘書麥肯內尼稱他症狀輕微,醫生說他難掩疲態,也有報導指他呼吸困難、咳嗽、發燒、疲勞、呼吸窘迫...這些都是屬於組別6的三級嚴重(腹腔和呼吸道),這組別6幾乎50%的患者都得住院,所以川普
【名家專欄】洪素卿/肺癌早篩早治提升存活率 榮總與國際接軌,突破晚期存活限制
2020-09-29肺癌死亡率高居我國十大癌症之首,平均每小時就有超過一名國人死於肺癌,肺癌儼然已經成為新國病!醫師指出,肺癌死亡率高與患者發現較多晚期有關。想要提升肺癌存活,除了高風險族群接受篩檢、早期治療外;晚期肺癌透過多專科共同參與,以病人為中心、擬定精準治療策略,加以臨床試驗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一樣有機會提升存活。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喝咖啡有利降腸癌死亡率?重症醫師:研究指出與5大成份有關
2020-09-28咖啡和大腸癌的關係,可能咖啡因有著「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等多重功效,也正是這些功效讓咖啡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發病風險。
【名家專欄】唐豪悅醫師/卸妝怎麼卸比較好?醫:濃妝、淡妝方法各不同!
2020-09-25習慣淡妝者,如果又伴隨臉部容易出油,可以在卸臉部粉底或粉餅時使用卸妝水、卸妝露、卸妝蜜或卸妝凝膠; 但要卸眼唇的彩妝時則使用卸妝膏或卸妝油。水性較清爽的卸妝品通常成分以界面活性劑為主,卸除時通常會搭配化妝棉稍微濕敷一下再輕輕擦拭乾淨。缺點是容易有殘妝。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新冠肺炎易釀共同感染 醫:不單只有流感病毒而已
2020-09-25由於COVID19主要攻擊呼吸道,導致大量的肺泡損壊、引發更多的ACE2的出現,更是使更多的COVID19感染,易造成嚴重災情。 黏膜組織纖毛運動受損,使得病人痰或發炎反應留下的碎片、分泌物,不容易清除咳出、這些戰爭中的產品同時也含有大量的其他病菌,容易繼發次波,更嚴重感染。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中斷排尿能改善漏尿問題?凱格爾運動全方位鍛鍊骨盆肌!
2020-09-24練習時,可在上小號的過程中突然中止憋住,憋住尿液的情況就是骨盆底肌群施力造成的。接著嘗試慢慢讓那些肌肉放鬆,繼續進尿液排放,此過程就能感覺骨盆底肌群了。每次收縮維持5-10 秒,放鬆 5-10 秒。但是,不需要每次上小號的過程都憋住尿,只要把憋住尿的感覺記下來就可以了。建議每天都要練習 10 分鐘以上。
【名家專欄】楊聰財醫師/男性也會有更年期 快速自我檢測10中3要小心
2020-09-231. 你的性慾是否降低? 2. 你是否感到缺乏活力? 3. 你是否察覺有體力不足,同時也有耐力不足? 4. 你的身高有否減少? 5. 你是否發現自己「享受生活」的感受不如從前? 6. 你是否感到沮喪,同時(或者)脾氣變壞? 7. 你勃起時的硬度是否無法與過去同日而語? 8. 你是否發現最近運動時,體力變差很多? 9. 你是否在吃完晚餐後就感到昏昏欲睡? 10. 你是否發現最近工作績效每下愈況?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漏尿免驚!醫師教妳遠離骨盆肌鬆弛四大原則
2020-09-21骨盆底肌其實男女都有,簡單來說是位於骨盆腔內底部的核心深層肌肉群,如同一張「吊網」,負責支撐整個腹部臟器,必須支撐尿道、膀胱、子宮與直腸,還要承受各種運動所增加的腹部壓力,同時也是掌控排尿、排便以及親密行為的重要角色!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2020-09-08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
【名家專欄】洪素卿/北醫攜手產業南向。山竹果殼變身生技潛力股
2019-12-23很多人知道山竹果好吃,但鮮少有人知道紫色的山竹果殼富含抗氧化植化素,具有抗發炎、殺菌等多重用途。直到在泰國食品業深耕40年的台商相中這個被當作垃圾的寶貝,結合北醫食品營養專家深入研究後,不僅發掘出山竹果殼中「山酮素」調節血糖的能力,還通過保健食品認證,讓山竹有機會從超市水果架、躍身藥局產品架,化身生技潛力股。
【名家專欄】洪素卿/肚子痛腹脹大如球,驚罹晚期晚巢癌,醫:晚期合併治療提升存活
2019-12-17賴鴻政指出,「其實個別患者差異很大,三、四期卵巢癌患者存活六、七年的也不少。」賴鴻政指出,針對晚期卵巢癌,如果患者身體狀況許可,仍以手術為主,然後再搭配包括白金類等化療藥物等治療。「手術是否能把腫瘤拿乾淨,是影響療效最大因子!」若真的腹腔的腫瘤多到難以一次清除乾淨,有時候也可能先化療後,再進行二次清除。部分患者化療後六個月內就復發、也就是白金類藥物抗藥性的族群,也可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在美國,也可以在手術結束後就合併使用化療藥物以及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
【名家專欄】洪素卿/山竹能降血糖係金ㄟ? 專家提醒:正確吃才有幫助
2019-12-13山竹生長在陽光充足、炎熱的地區,因而產生出天然抗氧化以及抗紫外線的物質,包括含量豐富的山酮素。北醫研究團隊則是利用糖尿病小鼠模式,將小鼠誘發出糖尿病後,給與不同劑量的山竹濃縮液,經過八週實驗顯示,三組有喝山竹濃縮液的糖尿病鼠的血糖明顯降低,與一般糖尿病鼠比較,血糖降低約14%--27%,胰島素阻抗也降低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