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9 筆數
新冠病毒變種害疫苗無效?重症醫師:疫苗2.0可解決
2021-02-19黃軒醫師指出,病毒出現變種原是意料之中,病毒必須在複製過程中變異,以利本身的傳播和繁殖。當前COVID-19病毒變種版本多達數千甚至數萬個,大多數變異多為無關緊要,但有些變異使病毒更具傳染性與威脅力,而英國變種、南非變種、巴西變種堪稱其中的「三大惡魔」。
流感季肺炎風險增!街訪實測疫苗迷思百百款 醫籲慢性病患盡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完整保護
2021-01-04肺炎感染有許多致病菌,肺炎鏈球菌則是肺炎常見的致病菌,如果有慢性疾病的民眾,如糖尿病、慢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感染肺炎鏈球菌肺炎的風險更高,且感染後症狀更嚴重。
新冠疫情關鍵時刻,慢病病友冬季如何自保?肺炎預防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0-12-16慢性病患者免疫力較一般人差,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更大,一旦發病有可能造成原有疾病惡化,應該要積極接種疫苗。沒有發病的帶菌者也可能將肺炎鏈球菌傳染給身邊有慢性病的家人,建議一般成人也可以將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列入考量。
哪些人要打疫苗防肺炎?醫籲:肥胖、抽菸、多重慢性病最危險
2020-11-16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醫師指出,容易被忽略的肺炎高風險族群包括肥胖、高血壓、抽菸三大因子。BMI──身體質量指數在30-34.9之間,罹患肺炎的風險將升高1.4倍;BMI值大於35則肺炎風險增加兩倍,尤以男性為甚。黃信彰表示,一項美國追蹤超過10萬人的研究發現,抽菸者比起一般人,肺炎風險上升1.5倍,且菸齡超過25年者,肺炎風險更上升至2.54倍。
流感重症高風險群:孕婦、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族群 打完疫苗3時間點注意身體變化
2020-10-28防範流感除了施打流感疫苗很重要,日常生活也需要特別注意,陳映庄表示要養成勤洗手習慣,尤其家裡有長輩或是嬰幼兒,能有效避免病毒傳播,還要戴口罩,減少出入人多的密閉空間,也要注意飲食均衡,另外充足睡眠,培養良好運動習慣,也是防範流感很重要的關鍵。
【名家專欄】徐嘉賢醫師/流感疫苗怎麼選?有什麼差?一張圖詳解、破解常見3大疑問
2020-10-12大家應該都知道,今年所有的流感疫苗,既然都是四價(2A2B)的疫苗,到底要怎麼選呢?有什麼差別呢?奶爸Dr.幫大家整理表格起來,也順便把最近常被詢問的問題,一并解釋一下: 「到底公費的四價和自費的四價有什麼差別?」
腎友感染肺炎死亡風險恐多5倍!醫籲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增保護力
2020-09-07透析患者中包括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族群、「洗肚子」的腹膜透析族群,都是利用機器代替腎臟代謝功能,清除血液中新陳代謝廢物。由於透析患者免疫力較弱,往往是感染重症的高風險族群。黃尚志指出,透析患者住院超過14天中有38%是感染性疾病造成,且佔死亡個案近20%,對腎友的健康風險不可謂不大。
慢性病、年長者肺炎住院死亡率更高,營養師籲2招提升保護力:打疫苗、規律用藥
2020-03-09年長者與免疫力低落的慢性病人,如糖尿病、腎臟病、肺病、心血管疾病,皆屬感染高風險群。不單罹病機率高、住院時間長,併發重症的死亡率也會增加。此外除了武漢肺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肺炎鏈球菌」感染,高風險族群應注意施打疫苗,避免在流感季節時受病菌入侵。
併發症不只肺炎,流感威脅知多少?抗病毒藥有副作用?醫師也在用的抗毒4招公開
2020-02-07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其保護效果會於六個月後逐漸下降,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個人對於流感的防治政策則有四招: 第一招:咳嗽務必戴口罩; 第二招:生病請在家休息; 第三招:肥皂勤洗手,手帕隨身帶;
今健康New新聞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新冠病毒變種害疫苗無效?重症醫師:疫苗2.0可解決

低頭族更容易有雙下巴肥肉!醫師分析4種雙下巴原因

中研院人體生物資料庫跨界合作演譯基金會 陳建仁:助國人預測疾病風險

戴口罩照染新冠肺炎?重症醫:候診區比病房危險
今健康嚴選推薦

盜汗、皮癢、虛累累?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 醫:拖久恐急性白血病

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分不清?小心拖久關節變形

傢俱上會動的白點是什麼?!招名威:粉螨常見難根除,3招有助消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