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新聞
醫療新知
即時新聞
專題報導
今專題
癌症專題
心血管專題
耳鼻喉專題
腸胃道專題
肝膽胰專題
泌尿道專題
慢性病專題
小細胞肺癌專題
今養生
飲食養生
運動養生
姿勢養生
中醫養生
今好瘦
瘦身飲食
瘦身運動
今生活
防癌生活
健康生活
今好看
影音報導
名家專欄
醫療新知-洪素卿
婦產醫學-曾郁文醫師
精神醫學-楊聰財醫師
皮膚醫學-唐豪悅醫師
重症醫學-黃軒醫師
兒科醫學-徐嘉賢醫師
營養醫學-簡鈺樺營養師
毒物科學-招名威教授
家庭醫學-盧泰潤醫師
藥物醫學-甘誼文藥師
營養醫學-陳子恩營養師
皮膚醫學-黃昭瑜醫師
營養醫學-嫚嫚營養師
營養醫學-黃君聖Sunny營養師
搜尋
最多人關注
新冠肺炎
肺炎鏈球菌
疫苗
HPV
膽固醇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洪暐傑醫師表示,打呼確實有可能是因為疾病而起,如鼻塞、過敏,不過大多都是因為生活習慣影響所致,但若放任不管,就有可能衍伸出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閱讀更多
睡前老是腳麻、腳麻有蟲在爬?當心不寧腿症候群作怪
不寧腿症候群患者會因為腳部不舒服,導致無法入睡,且幾乎是每天晚上發作,造成生活上極大困擾。絕大多數病人自述症狀是腳麻、腳癢或感覺有蟲在爬。醫師解釋,不寧腿症候群讓病人覺得不舒服而想活動腳部,與入睡後腿部不自覺抖動的週期性肢體抽動不同,但二者之間有高度相關,有自覺症狀時,應進一步詢求醫師診斷。
閱讀更多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左側朝下側躺,逆流情形才會減少。如果是右側在下的話,胃會高於食道,就容易發生逆流。但是左側朝下時,身體不能拱起來,否則會壓迫到腹部。
閱讀更多
如何避免鬼壓床?醫指4種人易中招,5種方式有助改善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林嘉謨醫師就表示,會發生睡眠癱瘓症,也就是俗稱的鬼壓床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睡覺睜開眼睛時,剛好處於「動眼期」,但身體肌肉卻還是處於無力的狀態,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好幾分鐘才會漸漸恢復。
閱讀更多
睡醒老是肩膀僵硬、腰酸背痛?醫教簡單3撇步有助改善睡眠。
許嘉麟醫師表示,單以睡覺的姿勢而言,並沒有絕對的「正確姿勢」,睡覺時人體為了避免某部位受壓過度,在睡眠期間會有將近20-40次左右的翻身過程,因此睡覺姿勢應以自己舒適為主,過度的調整反而容易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因此失眠或間接影響到身體狀態。
閱讀更多
睡不好傷大腦記憶差?睡得多不如睡得好,簡單方法幫助深度睡眠
腦科學博士暨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醫師 就表示,想要消除腦霧、強健大腦、鞏固記憶等,深沉的睡眠非常重要。大腦會在睡眠的時候進行廢物清除的動作,就像是電腦軟體更新一樣,特別是在深沉睡眠的階段時,所以深沉的睡眠很重要。
閱讀更多
【名家專欄】招名威教授/失眠5大常見地雷 專家:睡前別再滑手機!
保持良好睡眠習慣有三招!第一招:生活上,最簡單就是睡前不要滑手機!有研究指出,視網膜內的內生感光視神經細胞(ipRGC)只要受到手機的藍光刺激,不用超過8分鐘,就會讓身體持續興奮超過1小時,造成生理時鐘混亂,隔天起來的精神也會不好。
閱讀更多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中風可分為腦幹中風及大腦中風,通常大腦中風較不會出現挑眉、閉眼等症狀,而這三個徵兆較容同時發生在腦幹中風患者身上。不過,腦中風不只影響臉部與嘴巴動作,往往會伴隨較為明確的單側肢體無力或其它複雜的神經學症狀。若加上吞嚥困難、說話大舌頭等症狀,中風可能性就變得相當高。
閱讀更多
肚子痛竟是肝癌警訊?晚期肝癌難發現!醫師:高風險族群務必定期追蹤
曾政豪醫師受訪表示,國人肝癌最常見原因為「肝癌三部曲」,先從慢性肝臟發炎進展到肝硬化,再由肝硬化進展為肝癌。最大宗的風險因子則是B型肝炎、C型肝炎與飲酒。近年來由於飲食改變、國人營養過剩,脂肪肝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閱讀更多
【名家專欄】黃君聖營養師/改善便秘、排解毒素,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相信多數民眾都知道蔬果含有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不過除了蔬果以外,豆類、穀類也都含有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常見出現在水果類、黏滑類型等食材上(如木耳),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穩定血糖數值,並且有利增加飽足感。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常見於葉菜類、豆類、全榖雜糧類等食材身上,其有利增加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體積,並且減少毒素於腸道內時間。
閱讀更多
【名家專欄】唐豪悅醫師/落髮、掉髮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3招有助改善!
想讓頭髮長得快、粗壯,也可以試試生髮的或是養髮的洗髮精。頭髮明顯稀疏者,或是使用養髮類的洗髮精1~2個月後頭髮還是無進展,建議可以使用生髮水。女生可以從2%的minoxidil,男生可以直接使用5%;至於配方上的選擇,溶液配方或是泡沫劑型皆可。
閱讀更多
Previous
Next
最新文章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肚子痛竟是肝癌警訊?晚期肝癌難發現!醫師:高風險族群務必定期追蹤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名家專欄】黃君聖營養師/改善便秘、排解毒素,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名家專欄】唐豪悅醫師/落髮、掉髮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3招有助改善!
【名家專欄】嫚嫚營養師/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大蒜、小番茄等有助降低損害!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冬季癢非冬天限定,醫教5招改善冬季乾癢、冬季濕疹!
圖解健康新聞
今健康嚴選
盜汗、皮癢、虛累累?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 醫:拖久恐急性白血病
2021-01-06
經常覺得「虛累累」又有皮膚癢、視力變差等症狀,勿當作年紀老化或慢性疲勞,骨髓纖維化與基因異常有關,會造成骨髓細胞中產生纖維組織,影響正常造血功能,進而讓造血功能轉由脾臟承擔,導致脾臟腫大、貧血等情況。
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分不清?小心拖久關節變形
2021-01-07
劉志偉醫師表示,類風溼關節炎主要好發在近端的指關節,以手作比喻如距離手掌最近的第一節指節;退化性關節炎則好發在遠端指關節,如從手掌算起的第二節指節處。其次,類風濕關節炎較容易有關節腫脹變形,甚至有時會有紅、熱的情況,特別是在早上起床的時候;退化性關節炎則常見在長時間做事情的時候出現關節疼痛。
傢俱上會動的白點是什麼?!招名威:粉螨常見難根除,3招有助消滅
2021-01-08
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表示,傢俱上這些會動的白點點,一般而言非常有可能是粉螨。粉螨在台灣相當常見,其非常細小非常不起眼,不過肉眼還是看得見,大小約略如麵粉一般,許多人看到可能會因為牠們聚集的關係誤以為是灰塵或髒污而忽略,仔細一看才發現牠們正在爬動。
腋下狐臭冬季更難擋?別猛用體香劑止汗劑!醫:正確治療可斷根
2021-01-08
市售多數的止汗劑、體香劑成分中含有鋁化物,雖然可以增加汗管滲透性,讓真皮吸收汗液,卻也會造成汗管出口阻塞,導致減少排汗。常見成份如醛類、鞣酸類,易引起毛孔阻塞甚或毛囊炎,所以只建議短期應急使用。
今健康
壞膽固醇是秋冬爆血管元兇?醫籲:曾發生心血管疾病要比正常人降更低|李俊偉醫師
今新聞
閱讀更多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2021-02-25
中風可分為腦幹中風及大腦中風,通常大腦中風較不會出現挑眉、閉眼等症狀,而這三個徵兆較容同時發生在腦幹中風患者身上。不過,腦中風不只影響臉部與嘴巴動作,往往會伴隨較為明確的單側肢體無力或其它複雜的神經學症狀。若加上吞嚥困難、說話大舌頭等症狀,中風可能性就變得相當高。
新冠病毒變種害疫苗無效?重症醫師:疫苗2.0可解決
2021-02-19
黃軒醫師指出,病毒出現變種原是意料之中,病毒必須在複製過程中變異,以利本身的傳播和繁殖。當前COVID-19病毒變種版本多達數千甚至數萬個,大多數變異多為無關緊要,但有些變異使病毒更具傳染性與威脅力,而英國變種、南非變種、巴西變種堪稱其中的「三大惡魔」。
低頭族更容易有雙下巴肥肉!醫師分析4種雙下巴原因
2021-02-18
普遍來說,鬆弛型雙下巴最常見,一低頭就會有明顯輪廓,原因多為膠原蛋白流失、筋膜鬆弛,與年齡較相關,而長時間低頭使用3C產品,將加速肌膚鬆弛,更容易讓下顎線條變鬆弛。
中研院人體生物資料庫跨界合作演譯基金會 陳建仁:助國人預測疾病風險
2021-02-03
陳建仁今(2/3)出席揭碑儀式表示,人體生物資料庫是達成「精準健康」的基礎,最主要的功能是在疾病發生前提出精準預測,幫助減少社會醫療負擔,也讓國人更能「健康老」。疾病發生不外乎基因與環境的互動,生物資料庫能夠分析基因特質、飲食習慣等風險,結合專家學者的研究,及早在疾病發生前正確預防,甚至能避免心臟病、腦中風等重大疾病發生。
戴口罩照染新冠肺炎?重症醫:候診區比病房危險
2021-02-03
黃軒醫師表示,第908例新冠肺炎確診者,因陪同母親看診時,與第889例於同一候診室共處26分鐘而被傳染,此處的風險確實相對較高。
新冠肺炎出院卻多重器官衰竭?重症醫:微血管豐富部位成重災區
2021-01-26
重症醫療醫師黃軒受訪指出,迄今不少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有所謂「新冠肺炎症候群」,如疲憊、睡眠障礙、呼吸道症狀與神經症狀,且並非只出現在重症患者身上,輕症病患也可能發生。如果患者免疫力無法恢復正常,就可能面臨再度感染,甚至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
台灣學童近視陷「三高」危機,醫:盡早改善,眼病變嚴重恐失明!
2021-01-25
王馨慧醫師表示:「醫學界發現高度近視的國小學生,眼球年齡幾乎是80歲老人家的眼球年齡!」有近視警訊時應儘早進行控制,一旦錯過黃金期,就有可能發展成高度近視,進而發生眼部病變,包如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甚至有可能永久性失明。
熬夜看3C追劇 恐加重眼袋淚溝更顯老!手術、注射風險大不同
2021-01-20
王興良醫師表示,眼袋的形成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因素。先天性眼袋大多為遺傳、眼下脂肪肥厚造成,而後天性眼袋與用眼過度,眼周長期拉扯、老化因素有關。當眼輪匝肌萎縮、眶隔膜變薄,易造成眼下由內而外的鬆弛,加上老化使眼眶骨流失,眼球少了骨質支撐,眼球就會把下方眼眶內的脂肪向外推擠,形成眼袋。
彩色口罩會致癌?招名威:除非拿來吃,這2情況才會釋放致癌物
2021-01-19
會有致癌疑慮傳出,主要是因為彩色口罩上的染劑「偶氮」,被拿出來討論是否有「苯胺化合物」,其被認為可能有致癌的風險。對此招名威教授指出,偶氮這樣的染劑其實平常本來就普遍用於日常生活的紡織品,在新冠肺炎爆發後,因應大眾需求開始用於製作彩色口罩上。不過即便如此,口罩上的使用在整體的產業比例還是偏低。
高麗蔘含人蔘皂苷受青睞 韓國人蔘公社與國際疫苗研究所展開合作
2021-01-14
國際疫苗研究所指出,人蔘皂苷具免疫增強作用,具極大潛力,希望可以應用於新冠肺炎及其它疫苗開發。免疫增強劑,是指能協助誘發、延長或增強抗原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成份,常見如礦物質鹽類、凝膠類、皂苷類、菊苣纖維衍生物等等。理想的免疫增強劑,能降低需要的抗原劑量、減少接種次數與副作用
傢俱上會動的白點是什麼?!招名威:粉螨常見難根除,3招有助消滅
2021-01-08
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表示,傢俱上這些會動的白點點,一般而言非常有可能是粉螨。粉螨在台灣相當常見,其非常細小非常不起眼,不過肉眼還是看得見,大小約略如麵粉一般,許多人看到可能會因為牠們聚集的關係誤以為是灰塵或髒污而忽略,仔細一看才發現牠們正在爬動。
腋下狐臭冬季更難擋?別猛用體香劑止汗劑!醫:正確治療可斷根
2021-01-08
市售多數的止汗劑、體香劑成分中含有鋁化物,雖然可以增加汗管滲透性,讓真皮吸收汗液,卻也會造成汗管出口阻塞,導致減少排汗。常見成份如醛類、鞣酸類,易引起毛孔阻塞甚或毛囊炎,所以只建議短期應急使用。
今好看
閱讀更多
搞定自律神經的關鍵!醫病也需要醫心!
今健康直播主持人洪素卿分享,自己曾發現腿部有顆硬塊,擔憂可能是骨肉癌。在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醫生告知持續觀察,讓她一顆心懸著,更覺得腫塊似乎有逐漸變大的趨向,越來越緊張。
皮膚出現白斑、偏頭痛吃藥沒效 有這些狀況當心自律神經出問題!
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胸悶、胸痛、心悸和自律神經失調常互為因果,彼此互相影響著。例如原本有輕微的心律不整,又遇上了自律神經失調,情況便可能加重,若又再加上其他容易加重負擔的風險因子,如喝咖啡,狀況便可能再加劇。另外,自律神經失調往往也和「思緒」有關。
肺炎來了!你在危險排行榜上嗎?這些人當心感染風險多3倍!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提醒,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風險族群,包含高齡者、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高血壓以及體重過重的患者。其中慢性病會影響正常器官運作,因此更要注意肺炎感染風險。
糖尿病控糖失敗是飲食出問題?民眾易忽略用藥影響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飲食和作息確實相當重要,不過一旦確診糖尿病橫,大多數的患者都會需要藥物治療,透過適當的血糖藥物加以控制,是讓病人的血糖可達到安全標準的重要因素,切勿以偏方食療取代正規藥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甚至影響併發症風險。
今養生
閱讀更多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嫚嫚營養師解釋,咀嚼堅果會增加腦部血流量。此外,監果也能提供必須脂肪酸、維生素E等營養素,維生素E是維持細胞膜健康的重要成份,且能幫助血球健康,而血球中的紅血球負責提供氧氣與營養成份,紅血球健康會讓精神氣色較佳。堅果類也含有礦物質鎂跟鋅,與身體能量代謝有關,缺乏時較易出現疲倦、情緒低落、無力。
健康年菜攻略!李婉萍:選對方式簡單、美味又營養!
首先要介紹的是肉類,魚肉常見烹煮方式包括紅燒、糖醋、酥炸、清蒸等,李婉萍營養師指出,其中最健康的就是清蒸魚,熱量最高較不健康的則是糖醋魚。糖醋通常也會先炸過,熱量就比清蒸多了3倍,而且還會沾醬,熱量就比清蒸多上4倍,是當中熱量最高的。因此若要以健康做排序,依序為清蒸、紅燒、酥炸、糖醋,魚肉準備建議以清蒸的方式為佳。
天冷喝熱飲要選對!營養師教你喝出好循環抗寒保暖
嫚嫚營養師指出,咖啡因含有刺激性,屬於天然的興奮劑,雖然可以增加能量代謝,但也會增加心臟刺激並升高血壓,大量攝取時易心律加快或出現心悸,而咖啡具利尿作用,尿液排出體外時增加散熱,因此喝完熱咖啡,有可能反而更覺得寒冷。
飲食全吃水煮較健康?專家:小心荷爾蒙大亂!4招吃夠營養
Sunny營養師表示,若以健康餐盒的角度來看則相對不適合,其關鍵就在於不少人會以無油、無鹽的方式進行水煮烹飪。無油、無鹽乍聽之下維持這樣的飲食方式是蠻健康的,但其實適當的油、鹽其實也是人體必要的營養成分,若完全不攝取反而容易引起其他健康問題。除此之外,若生活飲食完全以水煮的方式進行,往往也無法持久,畢竟枯燥乏味,很可能很快就遇到瓶頸。
今好瘦
閱讀更多
減肥不吃白飯竟掉髮、高血脂 專家:至少應換成玉米等5食物
倪曼婷營養師表示,減醣達減重效果確實可行,但較適用於如前述所說的大量澱粉愛好者。碳水化合物雖為構成熱量的3大營養之一,不代表減肥時就應完全斷絕,可適度的攝取,但不建議長期不吃或極低量。而若對白飯還是有所顧忌,也可以改吃其他同樣被歸類為澱粉類的南瓜、地瓜、芋頭、玉米、五穀飯等原型食物,這類型的食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及微量營養素,在飲食上並不反對取代白飯。
取消早餐助減肥兼顧健康?醫推168斷食:人其實不用吃到三餐
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醫師表示,網路上的飲食控制方式,大多以計算卡路里、熱量為主,認為控制妥當體重自然會下降,這聽起來再正常不過,但其實這僅是一種從物理學角度來看的減肥方式,而非醫學,此方式反而會啟動身體的另一項機制,更不利減肥。
哪些夜市美食最易胖?營養師建議少吃炸皮羹湯醬料
黃君聖營養師指出,挑選夜市食物時首先要注意烹調方式,油炸食物因為油溫高,較易產生有害物質。選擇適當的烹調方式可以降低熱量攝取,例如滷、蒸的食物熱量較低,相對來講比較健康。另外,油炸物的表皮多為油脂熱量高,國人愛吃炸雞排,減重時炸皮建議不要全部吃光,可減少熱量攝取。
減肥吃水果不能吃正餐、水果愈甜愈胖?吃對時間、份量才是關鍵
營養師高敏敏說明,根據衛福部提出的每日飲食指南,有許多類別的食物要攝取,不同的食物都有其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因此水果可以取代主食的迷思是不正確的,錯誤的飲食方法將會使身體造成許多負擔,溜溜球效應可能也會因此找上門,不但沒辦法達到減重的目標,反而會越減越難瘦。
今生活
閱讀更多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洪暐傑醫師表示,打呼確實有可能是因為疾病而起,如鼻塞、過敏,不過大多都是因為生活習慣影響所致,但若放任不管,就有可能衍伸出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冬季癢非冬天限定,醫教5招改善冬季乾癢、冬季濕疹!
陳映庄醫師指出,冬天、春天等天冷之時,遇上氣溫較低或溫度、濕度劇烈變化,容易使得近於末梢的血液循環較差,保護皮膚的油脂等成份分泌減少、保濕能力下降,也因此好發於手、腳等處。
雞蛋、蛋清真能治療燒燙傷?常見救急撇步一次詳解!
蛋白、蛋清、蛋黃都沒有以上的治療效果,即便是雞蛋含有膠原蛋白,其分子也大,並無法直接產生療效。唯一對傷口稍有些微益處的最多就是生蛋是冷的,或多或少可達冰鎮的效果。
你的失智症機率有多高?一招讓老年癡呆風險少4倍
大腦功能與身體機能一樣,會隨著實際年齡而逐漸下降,特別是在中年之後,會更為明顯。累積的分數越高,表示認知功能退化的機率就越高,也代表著未來越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在201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引方針,規律的身體活動能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機率及減緩沮喪症狀
今專題
癌症專題
心血管專題
耳鼻喉專題
肝膽胰專題
胃腸道專題
泌尿道專題
慢性病專題
Copyright © 今健康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C.J.C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