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新聞
醫療新知
即時新聞
專題報導
今專題
癌症專題
心血管專題
耳鼻喉專題
腸胃道專題
肝膽胰專題
泌尿道專題
慢性病專題
小細胞肺癌專題
今養生
飲食養生
運動養生
姿勢養生
中醫養生
今好瘦
瘦身飲食
瘦身運動
今生活
防癌生活
健康生活
今好看
影音報導
名家專欄
醫療新知-洪素卿
婦產醫學-曾郁文醫師
精神醫學-楊聰財醫師
皮膚醫學-唐豪悅醫師
重症醫學-黃軒醫師
兒科醫學-徐嘉賢醫師
營養醫學-簡鈺樺營養師
毒物科學-招名威教授
家庭醫學-盧泰潤醫師
藥物醫學-甘誼文藥師
營養醫學-陳子恩營養師
皮膚醫學-黃昭瑜醫師
營養醫學-嫚嫚營養師
營養醫學-黃君聖Sunny營養師
心臟醫學-黃建偉醫師
中醫醫學-郭祐睿中醫師
中醫醫學-洪碩宏中醫師
中醫醫學-陳博聖中醫師
功能醫學-王德生醫師
心理諮商-賴惠敏諮商心理師
復健醫學-陳相宏醫師
心臟醫學-蘇彥伯醫師
耳鼻喉科-劉承信醫師
皮膚醫學-曾奕騰醫師
腎臟醫學-洪堯民醫師
心臟醫學-郭志東醫師
心臟醫學-張釗監醫師
疾病衛教室
三陰性乳癌
乾癬性關節炎
搜尋
最多人關注
新冠肺炎
肺炎鏈球菌
疫苗
HPV
膽固醇
身體出現紅痣、紅點是什麼?醫:大多良性,掌握1觀念助防皮膚癌!
身體出現紅點、紅色的痣常會讓人納悶「這什麼?」,也有人會擔心「是癌症嗎?」,其實這是一種名為櫻桃血管瘤的良性血管瘤,黃柏翰皮膚科診所黃柏翰院長表示大多不用擔心,不過有些情況也還是要留意,以避免將皮膚癌誤認而延誤治療。
閱讀更多
鼻過敏手術治療能一勞永逸?治療改善3方向一次了解!
鼻過敏主要的成因可分成三大類,包括基因遺傳,父母一人過敏,孩童過敏機率約3成,兩人都過敏則約達5成。其次,過敏也和免疫系統有關,免疫系統較低落的族群,容易出現過敏症狀。最顯而易見也廣為人知的就是環境影響,包括過敏原接觸,例如有形的灰塵、塵螨、貓毛等,或是無形的溫度、濕度、情緒變化等。患者除了流鼻水以外,也可能會出現發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臉脹、眼脹、頭痛等不適。當中並沒有鼻竇炎。
閱讀更多
砧板的正確使用及清潔方式?專家帶你認識4大類材質
砧板是家中廚房的必備用品,功能單純,但若使用與清潔不當導致細菌孳生,可能會成為食品中毒的原因!今天食藥署要教大家砧板的正確使用與清潔方式。
閱讀更多
過敏盡早治療別用口呼吸!以免口臭、牙亂、臉歪、戽斗樣樣來!
過敏除了各種發癢不適,也容易影響到呼吸,不少人就會代償性習慣改以口呼吸,而此習慣長期下來就會影響到口腔衛生,使得容易口乾舌燥、孳生細菌、出現口臭等,牙齒也容易出現紊亂及蛀牙,顎骨發育則可能使得一邊發育較長進而出現臉部歪斜,或是出現戽斗等情況,而這些問題也會形成惡性循環。賴盈達醫師更提醒,咬合不正的族群也時常出現一個麻煩,就是吃東西時常常咬到同一處,這問題不單只是疼痛,還有可能引起口腔癌。
閱讀更多
改善夜尿降慢性病、骨折風險!醫教6習慣,不夜尿、睡好覺更有助養生!
睡不好健康、心情都不好,除了容易引起慢性疲勞、容易打瞌睡以外,也容易讓身體出現慢性發炎,影響的也包括較受重視的心血管疾病,三高、糖尿病風險都會比一般人來得高,也可能形成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閱讀更多
猴痘是什麼?得了會怎樣?WHO為何警示?一張圖看懂!
王任賢醫師表示,猴痘如天花、牛痘同屬痘科病毒,雖民眾較為陌生,但並非新的病毒,早於約1970年就在非洲出現人類病例並出現一波流行,因具有猴、齧齒類動物傳人的特性,意味著不易斷根、不易絕跡,值得慶幸的是傳染率並不高、擴散速度也不快。
閱讀更多
眼睛癢別亂揉!簡單1動作助止癢,4情況盡早檢查!
曾柏宸醫師表示,這雖是人之常情,但還是建議盡量避免,因為這動作通常不會緩解搔癢,反而容易使得當下發炎情況更加嚴重,也有可能將手上的細菌帶至眼部、或是睫毛或異物揉進眼睛裡刮傷眼睛,總總原因都可能使得情況加劇,若患者的角膜是較脆弱的「圓錐角膜」,戳揉也容易使得惡化、變形,而這情況常見當事人並不知情,在戳揉後才發現。
閱讀更多
別躺著滑手機,K到小心視網膜剝離!醫教眼部撞擊處理,4症狀盡速就醫。
曾柏宸醫師表示,眼睛被手機砸到、受到撞擊未必只是單純覺得痛、有點糗,眼部傷害程度也會視情況有所不同,較輕的可能眼部瘀青、眼壓升高,較重的則可能虹膜出血遮蔽視力,鈍傷也有可能引發青光眼,並增加白內障提早形成的風險。
閱讀更多
宿便竟可達3公斤或更多?!醫:人人都有,6招改善降腸癌風險。
江技坤醫師表示,宿便每個人都會有,不論是1-3天一次正常排便、便秘、腹瀉,糞便經大腸到直腸然後排出,直腸排的會較乾淨,大腸過程較多曲折且有皺褶,時間較長或甚至到便秘的會更多些,差異在量的多寡,視個人情況較多的也可能約有3公斤左右甚至更多。
閱讀更多
男性私密處癢如何止癢?醫指教正確觀念,別亂洗小心越洗越癢!
男性私密處發癢時,許多人會覺得是因為不乾淨趕緊洗一下,也有人會以較高溫的水沖洗止癢,又或者當下以抓癢的方式試圖緩解,對此程威銘醫師表示,不論是用何種方式,發癢的當下代表著該處已正在發炎,應避免在繼續刺激使得發炎情況加劇,因此用沐浴乳清洗、高溫沖洗、抓癢、亂擦藥物等都不適合,特別是沐浴乳、熱水更容易將保護表皮的油脂沖刷掉,進一步形成乾癢,使得原本的原因未改善,又再添加新的發癢因素。
閱讀更多
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先期性治療成關鍵!擺脫高復發、死亡率困境!
乳癌近年來始終是國內女性健康的頭號威脅。但隨著乳癌篩檢的推動及治療方式持續進展,存活率比起其他癌症都來得高。不過,許多癌友聽到自己確診的類型是三陰性乳癌,就覺得相對容易復發,甚至死亡風險較高,因此決定消極治療。其實,這樣的觀念已經隨著醫療進步而改變,現在即使是高風險的早期三陰性乳癌,仍有機會追求不復發、治癒的機會,是什麼樣的治療策略改變了以往的困境呢?
閱讀更多
被動物咬傷、抓傷怎麼辦?醫教緊急處理,狂犬病致死率高別大意!
王威傑醫師建議,被動物抓咬傷的當下,可用大量流動的清水及肥皂沖洗15分鐘,其後用生理食鹽水清洗,並將傷口殘餘的滲液沖洗乾淨,再用優碘或75%的酒精消毒,妥善初步處理後便盡快就醫,可至急診或是感染科、家醫科、外科等。基於上述處置,也建議登山出遊的民眾準備基本的醫藥箱,以備不時之需。
閱讀更多
蛋蛋痛、睪丸痛怎麼辦?醫指6可能,久坐也會,4情況速就醫!
程威銘醫師指出,睪丸疼痛除了外傷、撞擊外,也有可能因翹腳、久坐壓迫睪丸,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精索靜脈曲張」。醫師解釋,睪丸一帶有三套靜脈系統,受到姿勢、勃起等影響,可能使得其中幾套原本會將血液引回體內的靜脈血管,出現逆流、積血等情況,像是許多剛認識新對象、牽個手就有反應、勃起時間太久的「約會症候群」就相當常見,而久坐不動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
閱讀更多
年紀越大越容易得皮蛇?疹後神經痛和長新冠一樣難纏!
閱讀更多
Previous
Next
最新文章
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先期性治療成關鍵!擺脫高復發、死亡率困境!
被動物咬傷、抓傷怎麼辦?醫教緊急處理,狂犬病致死率高別大意!
蛋蛋痛、睪丸痛怎麼辦?醫指6可能,久坐也會,4情況速就醫!
年紀越大越容易得皮蛇?疹後神經痛和長新冠一樣難纏!
三陰性乳癌別驚慌!免疫治療助攻,高風險早期也有機會治癒、不復發
身體無力休息一下就好?醫:單邊無力速就醫,搶腦中風救援、復健時機!
有效防癌定期篩檢超重要!國健署補助5篩檢不要省
酗酒、酒駕、戒酒改不掉?「酒精使用障礙」自我檢測,應以疾病治療!
圖解健康新聞
今健康嚴選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2021-05-25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2021-05-06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2021-05-04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2020-09-08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
今健康
腎細胞癌難發現?出現症狀多已母湯!典型三徵兆必知
今新聞
閱讀更多
年紀越大越容易得皮蛇?疹後神經痛和長新冠一樣難纏!
2022-08-10
夏天總是這也癢那也癢?異位性皮膚炎攻略一次懂
2022-08-03
隨著季節更替,即將進入炎炎夏日,氣溫升高加劇異位性皮膚炎,所以「皮更癢」!特別是學齡孩童一下課向外跑跟同學打鬧玩耍,玩得滿身大汗,接著皮膚可能就開始泛紅、搔癢,到了晚上更是癢到睡不著。醫師呼籲家長應讓孩子配合醫囑治療,切勿自行停藥,或是使用其他偏方,以免異位性皮膚炎進入重複搔抓的惡性循環。
1分鐘檢測思覺失調症前驅症狀!把握黃金治療期防大腦惡化
2022-08-01
思覺失調症起源於「大腦生病了」,為了讓大眾更瞭解思覺失調症,台灣精神醫學會特別舉辦照護心起點記者會,分享思覺失調症的15大前趨期症狀,鼓勵民眾透過簡單評估,及早發現大腦生病的警訊,把握發病最初的5年黃金治療期,搭配心理、社會與精神復健治療,也有機會翻轉思覺失調的人生,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男子意外「跌」破膀胱!飲食、習慣、藥物、手術 四大招對抗攝護腺肥大
2022-08-01
輕度到中度攝護腺肥大患者可透過生活飲食調整或合併用藥減輕症狀。一旦出現反覆泌尿道感染、經常性血尿、膀胱結石、膀胱憩室,或發生「尿不出來」必須依賴導尿排出尿液等併發症出現時,建議考慮手術治療。否則不僅可能影響腎臟功能、一不小心甚至引發致命危機。
青少年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難?8月健保擴大給付全身性標靶藥物!
2022-07-21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友,往往因無法忍受劇烈的癢感,不斷搔抓,結果造成全身傷痕累累、傷口流湯流血、皮屑滿天飛,嚴重影響外觀和社交關係。而青春期正是一個人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產生急遽變化的階段,此時爆發異位性皮膚炎,往往身心俱疲,同時面臨嚴重感染、憂鬱的高風險危機。
【肺炎鏈球菌疫苗專題】有錢沒錢大不同!高風險長者肺炎鏈球菌疫苗一國多制 醫師:疫苗政策接軌國際 有賴永續穩定的疫苗經費來源
2022-07-15
疾病管制署今年擴大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施打對象,從原本 75 歲以上、放寬至 71 歲以上長者都能免費接種,預計有將近20萬長者受惠。不過,包括免疫缺損、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此波仍未列入公費施打範圍。
【肺炎鏈球菌疫苗專題】「免疫負債」效應 嚴防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反撲 民眾準備好了嗎?
2022-07-15
COVID-19新冠疫情逐漸降溫,民眾越來越期待防疫規範鬆綁。不過,近日醫師接連警示,經過逾兩年超高規格防疫,全球解封過程中,「免疫負債」恐引發肺炎鏈球菌與流感等病菌反撲。屆時若新冠疫情未完全解除,可能演變成「雙疫夾擊」狀態。
猴痘是什麼?得了會怎樣?WHO為何警示?一張圖看懂!
2022-07-14
王任賢醫師表示,猴痘如天花、牛痘同屬痘科病毒,雖民眾較為陌生,但並非新的病毒,早於約1970年就在非洲出現人類病例並出現一波流行,因具有猴、齧齒類動物傳人的特性,意味著不易斷根、不易絕跡,值得慶幸的是傳染率並不高、擴散速度也不快。
常覺得吞嚥困難、肢體障礙?認識威爾森氏症,及早確診防惡化!
2022-07-11
20歲女大生小真,今年初突然發生憂鬱症與學習障礙現象,並出現肢體顫抖、吞嚥困難、運動失調等嚴重症狀,醫師檢查發現腦部核磁共振異常,疑似威爾森氏症,治療數月未見起色,小真只好休學在家,後來經過跨團隊共同合作,才確診罹患威爾森氏症。透過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現已將疾病控制良好,讓醫療團隊及家屬都鬆了一口氣!
「就像是被小黑蚊叮了一千個包!」 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男子癢到進急診!
2022-07-07
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癢到進急診!20歲的張同學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自小身上就不乏抓癢留下的傷口,嚴重時不僅滿身是傷,甚至滿臉紅腫脫屑,看來就像臉上布滿龜裂的黏土,有如漫威英雄「石頭人」般。雖然就醫,但仍不時發作,先前還一度因為連續爆癢紅腫四天,被家人送急診求助。
異位性皮膚炎別放棄治療!中重度病友健保武器選擇多!
2022-07-06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與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等,都屬於免疫力失衡、第二型發炎反應活動過強導致的過敏性疾病。異位性皮膚炎不具傳染性,但其搔癢、紅腫、發炎與脫屑的症狀,卻常被誤認為乾癬或其他疾病。
骨質疏鬆症迷思大破解!醫籲及早治療防骨鬆、骨折
2022-06-30
骨質疏鬆症是個相當常見的疾病,但因為大多症狀不明顯,在真正發生問題前往往難以察覺,因此又被稱為銀髮族的隱形殺手。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劉亦修醫師提醒,防範骨鬆要趁早,以避免骨折發生帶來不便,甚至久臥在床或間接提升死亡風險。
今好看
閱讀更多
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先期性治療成關鍵!擺脫高復發、死亡率困境!
乳癌近年來始終是國內女性健康的頭號威脅。但隨著乳癌篩檢的推動及治療方式持續進展,存活率比起其他癌症都來得高。不過,許多癌友聽到自己確診的類型是三陰性乳癌,就覺得相對容易復發,甚至死亡風險較高,因此決定消極治療。其實,這樣的觀念已經隨著醫療進步而改變,現在即使是高風險的早期三陰性乳癌,仍有機會追求不復發、治癒的機會,是什麼樣的治療策略改變了以往的困境呢?
三陰性乳癌別驚慌!免疫治療助攻,高風險早期也有機會治癒、不復發
台灣每年新增1萬5000多名乳癌患者,其中10-15%屬於三陰性乳癌,因為治療選擇少,容易復發、轉移,以往被認為最難治療。不過,近年隨著醫藥進步,三陰性乳癌也有機會追求治癒、不復發。研究發現,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透過手術前導入先期性治療(免疫藥物+化療組合),術後接續免疫輔助治療,能有效突破三陰性乳癌的治療困境!
腎細胞癌確診多是晚期?治療困境有哪些新突破?
腎細胞癌在台灣一年有超過1400多人罹患,其中部分患者因為發現時已是晚期,必須接受藥物治療。不過,早期晚期腎細胞癌因為沒有良好治療對策、存活相當有限!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晨洸醫師表示,一旦確診晚期腎細胞癌時,容易轉移的器官有肺部、骨頭、肝臟等,以致病人就醫時,已經相當痛苦,尤其在早年沒有太多好的治療對策。
腎臟超音波照出腫瘤一定要切?腎細胞癌手術治療會好嗎?
「腰子」(腎臟的俗稱)長瘤一定要動刀?在台灣,每年有超過1400人罹患腎臟癌,其中以「腎細胞癌」居多,許多病友確診後擔心手術切除腎臟會影響健康,在診間又不好意思問醫師,只能胡思亂想甚至誤信謠言,錯失正確治療的良機。究竟腎細胞癌該不該動手術?快看看醫師怎麼說!
今養生
閱讀更多
素食者必知吃法,防缺6營養!避免肌少、掉髮、骨折,更養生!
素食者因為長時間未攝取動物性養分,容易出現六大營養素缺乏,包含蛋白質、鐵、鋅、鈣、維他命B12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就讓我們看看這些營養素缺乏會出現什麼症狀,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吧!
水果要飯前吃?飯後吃?營養師指6情境,視需求、選時間、挑水果!
台灣水果豐富多元,不少民眾飯前飯後都會來個水果,不過在講究健康的現代,水果到底要在餐前吃比較好?還是餐後吃比較好?對此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沒有一定的答案,可視個人需求選擇水果和時間,若沒有特別需求就選個對自己有利的吃法、避免踩雷就好。
常常腰酸、背痛、肩頸痛?醫指1關鍵改善各種姿勢疼痛!
史考特醫師表示,低頭滑手機、三七步、翹腳、背躺在椅子上等,這些都是民眾常說的不良姿勢,確實日久可能讓身體結構逐漸習慣而定型、又或是說習慣這樣的行為讓身體常常處於這樣的姿態,容易出現骨骼結構可能歪斜或改變、肌肉也容易緊繃,也有可能因此壓迫到神經,出現各種不同的疼痛。不過另一方面,許多人行的正、坐得直,但也還是出現各種疼痛的情況,關鍵不單單只在姿勢不良,也包括了「同個姿勢維持太久」,肌肉使用過度。
長新冠、新冠後遺症如何調養?中醫院長推穴位、茶飲、食療助改善!
不少民眾討論,染疫康復後常會感覺自己腦袋有如當機一般,甚至突然出現不知道自己在哪、類似短暫失智的腦霧現象。對此郭祐睿院長表示,不少研究認為此為病毒導致腦神經細胞受損,從中醫的臟象學來看「腎藏精、精生髓、髓聚於腦」,因此針對腦霧可從補腎滋陰的「補腎清腦茶」調養。材料也很簡單,包括麥門冬1錢5分,玄參1錢5分,五味子1錢,包起後用300c.c.開水沖泡即可。
今好瘦
閱讀更多
簡單熱門的減肥組合技!168+211+飲食順序,穩瘦又健康!
減肥的方式百百種,但未必有所成果,這總讓人心灰意冷,嫚嫚營養師介紹幾種熱門、簡單、容易執行的減重方式,包括168飲食法、211飲食法、飲食順序等,不僅有利減重也有助健康,且還能組合在一起,讓減重效果更加分!
生酮飲食吃肉、不餓也能瘦?!吃前必知4大優缺點營養師揭露。
生酮飲食減重效果顯著,卻也有不少的疑慮。嫚嫚營養師首先釐清,許多人聽到生酮飲食能吃肉,便會誤以為重點在肉,但其實重點在脂肪,若透過大量吃肉,比例錯誤、吃錯自然不利減重。而若真的嚴格執行生酮飲食,其為一種極為營養不均的飲食方式,營養攝取大多集中在脂肪,水果、全穀雜糧類等各類可能提升或微幅提升血糖、進而影響酮體產生的食物,在生酮飲食階段皆需特別控制。而較少被提到的蔬菜類,嫚嫚營養師表示可吃,但計算約為每餐半碗,也是少量,常見直接被忽略。
最佳減重飲食法:彈性素食!營養師:穩降體重,還助防三高、癌症!
彈性素食不僅有助於減肥,也會間接對身體產生正面的影響,如有助防範三高、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痛風等,且因為彈性素食是以蛋奶素進行,可提供人體足夠需求的非植物性營養,因此在確實執行下,即便沒吃肉也不會有營養失衡或缺乏的問題。
真實案例!從118公斤到46公斤,減重營養師分享成功4原則。
倪曼婷營養師指出,該案例原本生活心跳過快、血糖過高、尿酸高、痛風發作數次、經期不正常,身體健康問題相當不理想。在持之以恆的努力、經過兩年半以上的時間,現已完全不用藥、一切恢復正常,體重也從118公斤降至46公斤,獲得的成果相當驚人。
今生活
閱讀更多
被動物咬傷、抓傷怎麼辦?醫教緊急處理,狂犬病致死率高別大意!
王威傑醫師建議,被動物抓咬傷的當下,可用大量流動的清水及肥皂沖洗15分鐘,其後用生理食鹽水清洗,並將傷口殘餘的滲液沖洗乾淨,再用優碘或75%的酒精消毒,妥善初步處理後便盡快就醫,可至急診或是感染科、家醫科、外科等。基於上述處置,也建議登山出遊的民眾準備基本的醫藥箱,以備不時之需。
蛋蛋痛、睪丸痛怎麼辦?醫指6可能,久坐也會,4情況速就醫!
程威銘醫師指出,睪丸疼痛除了外傷、撞擊外,也有可能因翹腳、久坐壓迫睪丸,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精索靜脈曲張」。醫師解釋,睪丸一帶有三套靜脈系統,受到姿勢、勃起等影響,可能使得其中幾套原本會將血液引回體內的靜脈血管,出現逆流、積血等情況,像是許多剛認識新對象、牽個手就有反應、勃起時間太久的「約會症候群」就相當常見,而久坐不動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
身體無力休息一下就好?醫:單邊無力速就醫,搶腦中風救援、復健時機!
提醒發現身體無力時,切不可單單休息了事,醫界普遍建議以「微笑、舉手、說你好」檢視當前狀況,微笑看自己是否有臉歪嘴斜,舉手看自己是否有單側肢體無力、肢體障礙,說你好看是否有語無倫次、口齒不清。若有疑慮務必即刻就醫,此時分秒必爭。許斯凱醫師分享,日前就曾遇過個婦人中風但救不回來,據與家屬了解,就是因為覺得只是年老身體不好,休息一下就沒事了,孰不知卻是腦中風,休息後便錯過了救援時間,實在非常可惜。
有效防癌定期篩檢超重要!國健署補助5篩檢不要省
吳昭軍署長呼籲,符合癌症篩檢資格的民眾,可定期到醫療院所接受篩檢,若結果有異常也請遵循醫囑,做進一步的追蹤及確診。由於癌症初期並無明顯症狀,不易覺察,惟有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後續花費更龐大的醫療費用。
今專題
癌症專題
心血管專題
耳鼻喉專題
肝膽胰專題
胃腸道專題
泌尿道專題
慢性病專題
Copyright © 今健康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C.J.C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