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血管疾病先檢測血管內皮功能?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
2022-01-21
文/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腎臟科 洪堯民醫師
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監控血壓、血糖、血脂,你知道還可以測「血管內皮功能」嗎?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國人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與心臟血管疾病是僅次於癌症、威脅國人生命的殺手!
一位擁有明顯鮪魚肚的男性業務主管進入診間,主訴長期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又少運動,擔心自己健康出現破洞,尤其是發現血壓、血脂都偏高,空腹血糖值高達112毫克/100毫升,又有家族腦中風以及心臟病史,相當擔心自己會不會罹患心血管疾病!
預防心血管疾病 內皮功能異常是早期指標
不論是腦血管、心血管疾病,其主因是動脈硬化。隨著分子生物技術以及醫學之日益進展,我們對於血管疾病之基本病理機轉及動脈硬化進展,有了更多的認識。最新觀念是:醫學研究發現全身血管的內皮細胞暨功能和心臟血管疾病有密切關聯。
動脈硬化的進程如同一連串的骨牌效應:血管內皮受損,引發白血球和血小板聚集,伴隨膽固醇、脂肪、各類結締組織的堆積以及血管平滑肌增生,共同形成粥狀斑塊,血管壁逐漸變厚且缺乏彈性、管腔變窄、而動脈血管阻塞,進而產生臨床疾病。
造成動脈硬化因素很多,可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屬傳統的危險因子,比如年長、抽菸、高血壓,和血中血糖、膽固醇過高;非傳統危險因子則有代謝症候群、慢性腎臟病、左心室肥大、與長期壓力與慢性發炎疾病等。
內皮功能異常,是動脈硬化最早期的指標,出現於動脈硬化過程的第一步,此時只有血管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而還未產生立即明顯之臨床症狀,相較之下更容易透過生活習慣調整恢復血管健康。
定期檢測預防動脈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要瞭解目前的血管內皮功能,我們可以測量血流介導擴張程度(Flow-Mediated Dilation,簡稱FMD)。這種檢測操作簡單、非侵入性、檢測完成後數據立即呈現,是評估內皮功能異常的理想選擇。
實施方式:
受檢者採用仰臥位,右上臂外展15~25°,高頻超音波探頭在肘關節上方約10公分處,沿肱動脈縱軸進行探測。將血壓計放置在前臂上以在肱動脈中產生流動刺激,充氣直到收縮壓高於 50 毫米汞柱並造成缺血,持續5分鐘。當血壓計放氣時,肱動脈會發生反應性充血。反應性充血後測量的直徑與基礎直徑之間的百分比差異即為FMD值。
通過檢測血管內皮功能,可進行對應的治療,預防動脈硬化。定期檢測血管的健康,別等到演變成重大心血管疾病再後悔莫及喔!
《延伸閱讀》
.年輕高血壓破2成5!恐影響腦心腎 正確量血壓掌握「722原則」
.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營養師:有好壞之分,4招提升好的改善壞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