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開車突然暈眩!?「駕駛座暈眩症」轉頭看車時最要注意
2023-01-04
文/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主治醫師陳建志醫師
在暈眩門診中,「駕駛座暈眩症」相當地獨特,並非乘客容易暈車、暈船或暈機之「動暈症」,而是駕駛者正在操作交通工具時,常常會突然感到四周或眼前景物在旋轉,有人一緊張,緊急剎車發生追撞,有人誤打方向盤,造成擦撞或翻車,對於需要頻頻駕駛交通工具的職業,例如業務或司機,影響甚鉅。
在正常狀況下,駕駛者主動控制車輛速度及轉向,不可能會「暈車」,那麼,這些人為何會暈眩?
(圖解說明:管耳石沉積是造成駕駛座暈眩症最常見的病因。患者一轉頭,脫位的耳石依慣性作用,持續帶動水平半規管內淋巴液,引發暈眩。)
認識駕駛座暈眩症常見6原因
・管耳石沉積
這是最常見的病因,耳石脫離內耳橢圓囊,順著內淋巴液迴流,沉積於水平半規管內;當患者駕車時,為了觀察左右後照鏡內的投影,小幅度且快速地轉頭,或是準備轉彎前,為了觀察車身旁視線死角之來車,快速轉頭時,就會使脫位的耳石依慣性作用,帶動水平半規管內淋巴液,引發暈眩。
・半規管破裂
曾經頭部外傷,傷及骨性水平半規管,留下裂縫,尚未癒合,但膜性水平半規管仍完整,只要頭部轉動,內淋巴液流動時,就會在該處製造擾動,使患者誤以為頭部還在轉動,進而出現暈眩。
・震動視幻覺
患者正值偏頭痛發作或睡眠不足,影響到腦幹內眼球運動反射系統,眼球追蹤目標景物的效能不足,任何目標景物投射在視網膜上後,均會出現多餘的移動,超過視網膜之偵測閾值(每秒0.1度),遂成平衡錯覺,出現暈眩。
・頸部肌肉酸痛
長期姿勢不良,保持頭向一側轉,例如彎頭看電視或滑手機,久而久之,一側胸鎖乳突肌使用過度,乳酸堆積產生疼痛。病情嚴重時,只要一轉頭,肌肉開始收縮痙攣,兩側肌肉肌膜所接收到的本體感覺不同,訊息傳進大腦後,感到暈眩。
・近端聽神經病變
主因為基底動脈病變,例如動脈硬化、扭曲或管腔狹窄,影響到聽神經動脈的血流,近端聽神經受損,無法正確地傳遞該側半規管及前庭所發出的平衡訊號,只要一快速轉頭,就會凸顯兩側平衡訊號的差異,出現暈眩。
・第8腦神經受動脈壓迫
主因為基底或前下小腦動脈壓迫一側第8腦神經,只要頭一轉動,動脈跳動干擾到該條神經傳遞平衡訊號的功能,傳進大腦的訊號變成斷斷續續,出現一陣一陣的暈眩。
騎車、開車突然暈眩怎麼辦?醫教正確應對及治療方式
開車時,突然暈眩發作,只要機警地緊握方向盤,放慢車速,停在路邊休息,或等待救援,千萬不要慌張緊急煞車或誤打方向盤,以免釀成車禍。在治癒前,患者對駕駛總感到恐懼與壓力,乾脆在開車前先服用止暈藥。
此病治療,並非持續服用止暈藥物,而是就醫後,根據上述致病因給予相對應的治療,安排耳石復位術或物理治療(頸部牽引),口服乙型受器調節劑、丙型胺基丁酸受器調節劑或二十碳五烯酸,甚至鈣片及維生素D。
(圖解說明:陳建志醫師正以耳石復位術治療駕駛座暈眩症患者。)
《延伸閱讀》
.常常頭暈、無力留意低血壓!醫:6族群應每日測量血壓防休克。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