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卡病毒」現蹤台灣!小兒感染醫提醒:孕婦更要特別留意。
2023-05-12茲卡病毒雖是蟲媒病毒,但傳染途徑不單單只有蚊子叮咬,其他也包括了性行為傳染,研究就曾發現於人類的精液當中發現茲卡病毒,這點也需留意。另也包含母嬰垂直傳染、輸血傳染。
美式賣場爆A肝毒莓果!懶人包解析,醫籲這些食物都要小心。
2023-05-10近日知名美式賣場爆發「A肝毒莓果」的消息,人心惶惶,大賣場湧入大量退貨民眾,不免也擔心自己是否中鏢。腎臟學、毒理學、食品安全專長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解析並提醒,不必緊張,但如有疑慮仍應檢查。
中國疫情升溫該擔心嗎?重症醫:做好2件事安心過好年!
2023-01-04中國快速解封下疫情不斷升溫,大白肺(肺部纖維化)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而緊接著又是春節假期,台灣和世界各國皆繃緊神經,民眾也怕是否會有新的、更具威脅性的變種病毒出現,甚至是倒退回到疫情剛爆發時。對此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說明,並提醒做好2件事安心過好年。
快篩陽、確診,隔離留意3情況!重症醫:作好準備才好輕鬆面對。
2022-05-27黃軒醫師表示,為防染疫後原本沒事、過了一晚病情急轉直下,快篩陽、確診、隔離等族群,在與時俱進的遵照CDC及地方政府指示下應對後,接下來就是調整心態、適度的面對,注意體溫、症狀、血氧。
染疫就無敵?該主動染疫?重症醫指盲點,根本邏輯不通。
2022-05-25若主動染疫目的是建立在「避免重症和死亡」,那麼冒著「避免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而染疫根本是本末倒置,邏輯不通,在主動染疫試圖獲得抗體的行為下,最嚴重很可能出現死亡的結果。而若非建立在此目的,那麼也不必主動染疫。
多國傳出「兒童不明肝炎」!與新冠有關?有何症狀?有何影響?
2022-04-28截至4/21,已有169例確定病例,包括英國114例、西班牙13例、以色列12例、美國9例,丹麥、義大利、荷蘭、愛爾蘭、法國、挪威、比利時及羅馬尼亞等國亦報告類似病例。
首例!中國傳H3N8病毒禽傳人!會大流行嗎?有哪些症狀?重症醫解說。
2022-04-28近日中國河南省傳出首例人類感染H3N8禽流感的消息,據了解該病例為4歲孩童,出現了發燒等不適住院治療。消息一出在社群上引起關注、討論及轉發,在新冠病毒肆虐下,難道又得防範其他新的病毒?會大流行嗎?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防範?對此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提出觀點解說。
大規模確診可能人人有獎?如何自保?醫教4情況應對!
2022-04-14大規模確診可能人人有獎?如何自保?醫教4情況應對!
確診數爆增該擔心嗎?醫:新疫情時代,重點已非確診數。
2022-04-12黃軒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演化至Omicron,最大的威脅已不在重症和死亡,而是擴散率極高,以無惡意但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說,這意味著「普獎」機率大幅提升,重症率、重症人口等「大獎」自然也會跟著上升。而若確診數上升提高了重症率,威脅到的將會是醫療量能,醫療量能受到衝擊,重症的治療便是個問題,死亡率也會跟著增加。Omicron在台灣開始蔓延時,台灣就進入了「新疫情時代」,以當前擴散速度來看,人人有獎將會是後續最有可能的發展趨勢。
布魯斯威利「失語症」息影!醫:3情況速就醫,中風等6種人更要注意
2022-04-01楊聰財醫師表示,語言表達能力出現問題原因繁多,可能因心理障礙而起,也有可能是因腦部障礙所致,而失語症正是後者。這一詞雖然陌生,但其實並不是罕見疾病,最常見的風險族群就是腦中風者、曾經腦中風者,也包括所謂的小中風,約佔整體30%。
一次15例突破性感染!專家指台灣防疫3大隱憂:真的不能鬆懈。
2022-03-25國人因疫情控制,對於防疫相當有信心,再加上防疫已防到疲勞,病毒又有日漸流感化的趨勢,確實讓不少人鬆懈,甚至出現「疫情已經差不多要結束了」的想法,路上也更常看到口罩拉至下巴、不遮鼻子的、甚至直接不戴口罩的,這樣的觀念其實不安全。
福島食品解禁!是核食?有何風險?要注意什麼?醫詳解!
2022-02-10國內近日預計解禁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引起社會關注,民眾關心這是否代表核食將進入台灣?是否會致癌?有什麼風險要注意什麼?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逐一說明。
N95、KN95、KF94口罩該怎麼選?戴哪一種?重症醫詳解!
2022-01-24近日民眾詢問度高的N95、KN95、KF94口罩,較顯著的差異在於認證國家、過濾效率及配戴方式。N95口罩認證國家來自美國,KN95則是中國,KF94則來自韓國,隨過濾效率賦予不同的數字,95代表著可過濾95%低於3微米的顆粒,94則代表為94%。
Omicron會腦霧、終身影響?後遺症有哪些?醫籲:還是要小心!
2022-01-24黃軒醫師指出,Omicron病毒確實可能留下腦霧的後遺症,使得人出現疲倦、遲鈍、健忘、難以專注等情況,據英國研究指出Omicron患者約有1/4的機會出現腦霧,這確實可以參考,不過醫師認為,這是因為此病毒是現在正在全世界大流行的病毒,所以特別聚焦在此事件上,但其實不只是Omicron,日前的原始株、Delta等都有可能引起腦霧。
第三劑疫苗怎麼打?打哪支?一張圖看懂,招名威詳解!
2022-01-12第三劑會建議施打不同的品牌,主要是因為病毒具有適應生存的特性,很容易隨著環境變化存活下來,若只打同一個品牌的疫苗,防範的作用方式都一樣,病毒有機可乘的機會也就比較高,突破性感染的機會便可能大增。要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便是讓自己的防護更多樣性,增加病毒感染的困難度,如此才更有利對抗更適合生存的Omicron病毒。教授也舉例,以色列是唯一施打BNT四劑的國家,但卻確診數卻也是全球前幾名,由此可見第三劑施打不同品牌的重要性。
一張圖看懂萊豬!吃了會怎樣?會生病嗎?招名威詳解!
2021-11-08招名威教授解釋,萊克多巴胺不具毒性,吃了萊克多巴胺的豬並不會變成病豬或瘋豬,吃了萊豬的人也不會中毒,也沒有致癌的疑慮,更不會影響性器官、生孕或是下一代。且也因為其為水溶性,代謝率相當高,約一至兩天的時間就可排出99%以上
如何避免暈針?醫教「手勾手」簡單6招有助預防!
2021-10-07黃軒醫師指出,一般暈針為「迷走神經性昏厥」的一種現象,又稱「血管迷走性昏厥」,迷走神經是人體的第十對神經,主要包括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副交感神經等,當中副交感神經主要掌管的就是血液相關、心跳、呼吸等生理反應。
打完疫苗皮膚紅、腫、癢?醫指常見7皮膚症狀,1情況速就醫!
2021-10-07患者可能在隔日後才陸續出現,包括了局部注射反應、延遲性手臂腫脹,又稱新冠手臂(Covid arm),以及蕁麻疹、麻疹樣、紅斑性之痛症、注射填充物紅腫、皮下廣泛小出血點等。
一圖看懂!打完疫苗可以XX嗎?10件日常大小事,重症醫詳解!
2021-10-05打完疫苗可以「打手槍/自慰/性愛」嗎?此問題在黃軒醫師的粉專上意外的相當多人詢問,不過確實也是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值得重視。對此黃軒醫師表示可以,不論男女,新冠疫苗對這些行為都不會有所影響,也不會讓疫苗失效,疫苗不會藉此排出體外。不過還是有需要留意的地方,如前述避免太過激烈的行為,以免身體痠痛、疲憊等不適,無法辨別是疫苗引起或是性行為引起。
龍劭華逝世,醫籲糖尿病積極治療,心肌梗塞是常見死因!
2021-09-16洪暐傑醫師表示,因疾病逝世最大的問題往往就是出自於心臟,例如心肌梗塞、心臟驟停等,糖尿病就是常見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未妥善控制,易使得心臟血管長期浸泡在糖份過高的血液當中形成病變,進而引發心臟相關疾病。
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 都打助防重症死亡!6種人建議早打。
2021-09-14黃軒醫師以較為常見的流感病毒比喻,其有如先遣部隊,一般而言殺傷力不高,但一樣有可能致命,通常在進入呼吸道後會一路破壞呼吸道,後續若染上新冠病毒或肺炎鏈球菌,將有如重裝部隊、特種部隊一般大舉入侵,病菌的侵害將易如反掌,重症、死亡的機會將大幅提升。反之也是如此。
打疫苗頭暈癱軟,是暈針?休克?重症醫指5點觀察多留意!
2021-09-03休克因過敏反應往往會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相較暈針沒那麼快,通常約在5~30分鐘左右出現,患者往往會有昏迷、意識不清的情況出現,整體狀態會遠比施打前、比前述的暈針情況還要更差
別年紀輕輕就洗腎!多囊腎是什麼?醫籲3族群務必盡早檢查
2021-09-01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國內洗腎人口已超過9.2萬,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民眾普遍認為洗腎的元兇是飲食習慣或糖尿病,但其實有2至3%的洗腎病患,是因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多囊腎)所致。
擔心BNT心肌炎?年輕人打不打?為何先打?重症醫黃軒詳解
2021-08-31黃軒醫師則指出,心肌炎是非常罕見的副作用,約略每百萬人才會有12.6人發生,在美國已有304位確定因疫苗引起心肌炎的住院患者,95%為輕症,至今無人因心肌炎而死亡,死亡率為0.00%。相較之下,兒童、青少年等年輕族群,雖因染疫死亡的可能性也不高,但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染疫後死亡率還是有0.03%~0.22%,比心肌炎致死的機率高上非常多,施打疫苗才是上上之策。
高端釀主動脈剝離?醫:注意症狀!致死率每分鐘上升1%!
2021-08-27主動脈剝離的疼痛則會有相當明顯的撕裂疼痛,且也會有背部疼痛的感覺,延伸性疼痛則很少出現。據了解,陸姓作家在生前就曾和朋友反映有胸痛、背痛的情況出現,遺憾的是未緊急就醫。
高端、AZ、莫德納、BNT打哪支?疫苗比一比,洪暐傑醫師破除迷思!
2021-08-20AZ與血栓之間的關係,是民眾關注度最高的,不過和一般民眾所認識的三高等疾病所帶來的血栓不同,AZ疫苗的血栓是少部分的特殊情況,例如曾有過肝素誘發血小板低下症的族群才可能提升此血栓的機會,因此三高等多數認為自己可能為血栓高風險族群的疾病患者,其實也可以打AZ疫苗。
看電影如何兼顧防疫?醫:注意相關風險,安心觀影免緊張!
2021-07-26黃軒醫師建議,看電影前最好就先以線上購票的方式完成訂位,除了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座位,更重要的是可避免現場可能出現人擠人排隊買票的風險。在出門看電影前,確認口罩是否妥善配戴、遮好口鼻,也建議隨身攜帶酒精,以利隨時做手部清潔。並且在看電影前先上完廁所,如此可避免使用公廁。
疫情不敢就醫?6成頭頸癌發現已晚期!怕染疫延遲治療將增9%死亡風險
2021-07-26全球新冠疫情持續蔓延,降低民眾前往就診意願,也讓台灣十大好發癌症第六名的頭頸癌拉警報,根據研究顯示,已確診病患,因疫情延遲治療,將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務必配合醫囑治療。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提醒,癌症進展快速,多數病患缺乏健康意識、擔心治療副作用而拖延治療,導致近6成患者確診已屬於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使治療更棘手。
淹水善後千萬別穿拖鞋!疾管署提醒:小心傳染病感染。
2021-07-23除了淹水善後,也要小心風災後孳生病媒蚊。疾管署提醒,風災後一周為防治登革熱的關鍵期,應在大雨過後落實「巡、倒、清、刷」。包括仔細地巡視戶內外的各種容器,並將積水倒掉、清除,如有浴缸或水族箱等大型的容器廢棄物,可以透過聯繫清潔隊協助清運。若有留下器物,也應徹底的洗刷,去除可能存在的蟲卵後,妥善的收拾或倒置。若有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刷洗並且加裝細網,以避免病媒蚊孳生。
混打疫苗將成趨勢?安全有效嗎?W.H.O指危險?重症醫詳解
2021-07-16黃軒醫師表示,以醫學的角度及現有的研究來看,混打疫苗部份副作用的機率確實可能上升,且對人體的影響也可能較大,但不至於到無法負荷的程度。至於民眾所擔心的血栓、猝死等罕見不良反應,則無提升的趨勢。
殘劑疫苗現場如搶頭香?招名威憂2風險:恐成防疫破口。
2021-07-12招名威教授表示,施打疫苗的目的是為了身體不受病毒威脅、維護生命安全,但施打疫苗也一樣會感染病毒,排隊搶打的場合如同搶名牌、搶頭香一般擁擠,如同大賣場搶購一樣,形成變向群聚,非常難達到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並且也同時增加接觸的風險,即便自己刻意保持距離,但難保他人從身邊擠過、發生擦撞等。
高鐵人員染疫。購票防傳染,招名威:注意3重點。
2021-07-09招名威教授提醒,防範買票時染疫,要注意的不只有前述的人工售票,也包括了自動售票。自動售票機雖不用和人面對面,但畢竟為開放式的公共設備,接觸的更多,接觸傳染的風險自然相對較高,我們並無法得知前一個使用者或再更前面的使用者是否染疫、是否戴好口罩等,若染疫者手上沾有病毒或在機器面前打噴嚏、咳嗽等,售票機的面板、按紐、機器外殼、找零處等皆有可能有病毒存在。
避免戴口罩破皮、蜂窩性組織炎!醫教4撇步防範,相關症狀速就醫。
2021-07-06唐豪悅醫師提醒,蜂窩性組織炎除了會讓傷口惡化,發生在頭頸部,因離腦部位置接近,是很有可能入侵腦部造成腦膜炎、腦部受損的情況,不可大意。若耳部已受傷,建議先貼個OK蹦、人工皮阻擋口罩持續摩擦,也讓傷口得已妥善恢復。但人工皮不宜用在感染性化膿性傷口,以免培養致病細菌。
避免共用電梯染疫!醫:風險不只按鈕,注意2關鍵防範。
2021-07-05打噴嚏、咳嗽是人體肉眼就可以看見的大型顆粒飛沫,人在打噴嚏、咳嗽的時候,反射動作會以前方、下方的方向運行,若染疫者搭乘又未戴口罩,病毒飛沫就會噴濺在牆壁,更多的是地板,且整個空間都會散布著病毒。
夜市微解封真的沒問題嗎?招名威指3隱憂:全台都應提高警覺。
2021-07-02招名威教授表示,在疫情警戒尚未解除、印度變種病毒又進入國內之際,從科學、醫學的角度來看,夜市微解封是完全沒有益處可言,但危險卻非常高。
倒垃圾無緣無故也會染疫?招名威指6因素:不可能。
2021-07-02病毒雖然不斷進化,但不可能強大到在保持好距離、戴好口罩等真的「完全做好防疫」的情況下,無緣無故的傳播導致染疫,會染疫一定有原因或某處疏忽的地方。
疫情趨緩能出遊、聚餐嗎?重症醫:趨緩之際更要小心大爆發。
2021-06-24小不忍亂大謀,以目的、目標來看,若好好出遊、好好做生意是所有民眾共同的目標,現階段直接解除警戒、開始出遊、開始聚會等,諸多「報復性行動」恐讓疫情再度爆發,離共同目標會越來越遠。疫情目前正以「流感化」的方向發展,短期內很難恢復原本正常生活,至少需要約2~3個月,從諸多角度來看,不論是民眾、店家都還是得辛苦一陣子。為了彼此所期盼的原本生活,提醒此時不論是否為中央宣布延長,都建議民眾持續做好防疫、維持警戒。
本土334加校正回歸256例 陳時中:專家建議延長三級警戒
2021-05-24新增334起本土個案,以及校正回歸本土案例256例,截至今日已有3,748例本土個案。三級警戒仍預定實施至5月28日,但專家已建議應延長實施,目前正在研議中。
新冠肺炎/本土增287校正回歸170例 連6天確診破300人
2021-05-23指揮中心也公佈各縣市快篩站量能與陽性比率,台北市4個快篩站由5月19日最低的4.4%,又回升至5月22日的8.8%,顯示疫情可能尚未趨緩。
無症狀「缺氧」恐猝死!新冠病毒「殺招」難防 集中檢疫所將發血氧監測儀
2021-05-23COVID-19死亡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長期重症後死亡,一是感染不久症狀不嚴重卻迅速死亡,感染COVID-19後血氧濃度太低,自己主觀意識上無法察覺,病情因此迅速惡化甚至喪命。
本土新增321例加400例「校正回歸」 陳時中駁「蓋牌」:有多少狀況說多少事
2021-05-22新增321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並且有400例「校正回歸」,合計本土確診數共增加721例,累計已達2701人,篩檢數與確診數校正回歸之後,可初步看出國內篩檢陽性率變化。
洪峰還沒到?本土又新增312例 陳時中:假日多忍耐別出門
2021-05-2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本日(21)新增COVID-19本土個案312例,新北市144例,板橋區37例最多。臺北市127例,萬華區60例。桃園市13例、基隆市9例、臺中市及彰化縣各5例,高雄市4例,宜蘭縣2例,屏東縣、南投縣、雲林縣各1例。
中藥「清冠一號」獲緊急授權,幫助「採陰速度」加快?哪些病人最對症
2021-05-21新冠疫情升溫,國內確診本土案例持續增加。衛福部公佈,同意已取得「清冠一號」藥證之藥廠可申請專案製造。衛福部新聞稿指出,清冠一號處方組成包括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蔞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無症狀帶原與初發作症狀者,須由中醫師處方使用。
防疫不出門!700萬慢性病人快斷藥?健保署:即日開放「通訊診療」
2021-05-21我國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人數約707萬,隨防疫升為三級警戒,慢性病患與年長者如需回診與領藥,又不敢出門怎麼辦?健保署指出,慢性病人及長者是新冠病毒感染和重症高危險群,最好應避免外出,特別是前往醫療院所或藥局,恐增加暴露風險。
為什麼不是全部縣市都快篩?羅一鈞:低風險區域偽陽性恐達70%
2021-05-20全國防疫升至三級警戒,各地方將設置社區篩檢站,輔大醫院也宣布成為新北市第5處篩檢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本的COVID-19篩檢機構都在各級醫院。現在各地方社區篩檢站設置,將以個案數最多或確診者足跡最集中頻繁的區域為考量。
本土新增286例 茶藝館3天破221人!曾去萬華有「3症狀」應就醫採檢
2021-05-20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已連續6天超過百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今(20)日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增加286人,其中,新北市157例以中和區40例最多,臺北市87例以萬華區40例最多。桃園市17例、宜蘭縣8例,彰化縣6例,基隆市5例,高雄市及臺中市各2例。
日增267例全國升三級警戒!40萬劑疫苗來了 陳時中:醫護勿遲疑盡快施打
2021-05-1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公佈,新增267例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本土病例累計達1,386起。今日新增確診最多縣市為新北市129例,以中和區26例最多;臺北市70例以萬華區31例最多,其他縣市依序為:彰化縣28例、桃園市16例、高雄市8例、臺中市5例、基隆市4例、宜蘭縣3例、臺南市及新竹市各2例,臺南市更是首度有確診列案。
台大醫院員工確診36人驗出10陽性!王亭貴:恐辦公室內用餐傳染 已啟動全院普篩
2021-05-19日前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方發表公開信,表示目前急診篩檢陽性率為10%,而台大先前篩檢1000多名住院病人都沒有陽性,希望各界勿謠傳疫情相關訊息。然而,今日(19)上午台大醫院緊急發佈新聞稿,院內一名工務室同仁驗出COVID-19陽性,台大醫院立刻啟動隔離與篩檢作業,發現該員工相關接觸者一共36人驗出10人陽性。第一波親密接觸者的篩檢陽性率,竟接近高達27%。
蔡英文視訊高端、聯亞 國產疫苗預計7月底供應 陳時中:晚開始要打得快
2021-05-18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連續4日單日新增人數破百人,本土病例已達1,121例,國人關注國產疫苗是否能盡快問世。上午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後表示,近日國內公費疫苗施打踴躍,也已暫停自費疫苗預約,從各管道向國外購買的疫苗將陸續到位,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擔心。
再增240本土案例!啟動廣設社區篩檢站 陳時中:輕症者勿直接到大醫院
2021-05-18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人數連續4天突破單日百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佈,新增240起COVID-19確診各案。包括新北市106例,以中和區33例最多。台北市102例,以萬華區48例最多。其他縣市部份為桃園市12例,彰化縣10例,基隆市與高雄市3例,新竹縣2例,新竹市及雲林線各1例。
疫情升溫6件事不要做!重症醫:恐讓自己暴露風險當中。
2021-05-18黃軒醫師建議,民眾雖不必過度恐慌,但可以在保有禮節、沒有惡意的前提下,自己設定一個情境,假設現在身旁的人、物品、場所都是有病毒存在可能的,自己會如何躲病毒?以此將個人防疫提升到最高,更有利保住健康。
本土個案增333例!「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收治輕症 明日禁止無居留證入境
2021-05-17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攀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發佈,本日新增本土個案333例,其中臺北市158例最多,確診人數集中於萬華地區,高達89例。新北市單日新增148例,以板橋區41例最多。其他縣市部份,基隆市6例,桃園市10例,彰化縣5例,宜蘭縣及臺中市各2例,新竹縣及苗栗縣各1例,國內總確診人數來到2017人,其中883例為本土案例。
再創新高!新增206本土案例!比機師還早?有人4/6就有症狀
2021-05-17疫情持續升溫,台灣今天(16)一口氣新增206例本土案例。新增確診者仍以雙北居多,分別為臺北市89例、新北市97例、彰化縣9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3例、桃園市及基隆市各2例、臺中市1例。
本土單日新增29例創新高!陳時中:目前沒有準備升級3級警戒
2021-05-14台灣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今日新增29例本土個案,其中,5例與獅子會相關、16例萬華相關,1例與宜蘭遊藝場相關,7例目前尚未掌握感染來源。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7例本土案例的流病相關性仍在持續疫調當中、「指揮中心目前並沒有準備要升級到三級警戒」。
人與人連結!又增13起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獅子會相關已達20例、萬華茶藝館共7人
2021-05-13今(13)新增13例COVID-19本土病例,其中9例與個案1203獅子會活動群聚有關,另3例與臺北市萬區茶藝館群聚有相關活動史,尚有1例感染源待釐清。
新增本土16例確診!維持第2級警戒!啟動防疫6大方向
2021-05-12臺灣今天新增16起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及1起調查中。16起個案中,3起為宜蘭遊藝場群聚個案之相關接觸者(案1216、案1231、案1232),10例為案1203接觸者(案1208、案1219,案1223至案1230),其中,3起感染源待釐清(案1217、案1220、案1221);1起調查中個案為案1187接觸者(案1222)。
疫情升溫沒出國卻發燒怎麼辦?公車、捷運安全嗎?中國網購有風險嗎?
2021-05-121922專員表示,在疫情升溫之際雖然確實還是會有些風險,但相對較低,民眾若在沒有相關風險的情況下出現咳嗽、發燒等疑似症狀,在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自行就診即可,經檢查醫師發現有疑慮,會再通報篩檢。
新冠肺炎本土案例破新高!疫苗公費對象、接種醫院一次詳解
2021-05-11亞東醫院感染科蔡欣諺醫師受訪表示,以中央主管機關能夠施打疫苗的對象,可分為公費與自費。目前公費接種對象開放至第7及第8類,考量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包括軍人、軍事機關及國安單位文職人員,以及65歲以上長者,自5月10日起,開放接種公費疫苗。
暴增7名來源不明本土新冠肺炎 創疫情以來新高 陳時中:已是社區感染
2021-05-11台灣今天新增兩起、共七名感染者的社區不明感染源新冠肺炎事件!其中,一起為宜蘭羅東的遊藝場發生的群聚感染事件,共五人確診。另一起則是發生在新北五股的單人感染事件。由於兩起案例目前皆無法找到確定的感染源,也就是感染源不明的社區感染事件,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不再是社區感染邊緣,已經是社區感染。」
新冠疫情助長床上慾火?研究:性行為未減少 PrEP預防性用藥仍重要
2021-04-22新冠病毒造成全球大規模感染,不僅導致數百萬人死亡,也連帶排擠人類對其他疾病的關注程度,包括HIV感染的篩檢率及回診率皆呈現下降,甚至可能導致高風險族群中斷或間歇使用PrEP預防性用藥,因而增加潛在感染風險。
也是無症狀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率可破5成 醫籲:認識4大症狀
2021-04-21「無症狀感染」的傳染病令人聞之色變,環境中並非只有新冠病毒具此特性。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指出,易透過親密接觸、群聚傳染的腦膜炎,嚴重時死亡率逼近50%,僅107年3例腦膜炎確診個案就有2例死亡。加上症狀不明顯、感染後惡化速度快,若未及時就醫處理,恐留下難以挽回的後遺症。
牙齦腫竟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作!醫籲:認識4大症狀、兩種檢查
2021-04-19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醫師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中人數最多,病情也最危急的一種,為主要症狀不典型,容易與老化、感冒混淆;且病情惡化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有生命危險。
日核廢水對台民眾有何影響?專家指4大問題:不單只是吃魚與否。
2021-04-16以目前的事態來看,排放核廢水一事日本政府心意已決,在此情況下民眾要如何為健康把關?飲用水台灣多以水庫儲水為主,飲用上較無疑慮,但首當其衝的各類海產是具有人類所需的營養,招名威教授建議,魚還是可以吃,但少吃,建議一週最多三次就好,如此可避免中斷從海產攝取營養,也可以持續支持台灣漁業。吃魚也可以以水煮的方式進行烹飪,因為氚為水溶性,水煮可再做更進一步的處理,再度降低氚對人體影響的可能,但要注意別喝湯。若太平洋海域的海產真的會有所介意,招名威教授則建議,在購買海產時可多加留意產地出處,改吃其他國家出口的海產。
嬌生新冠疫苗發生血栓事件一人死亡 美國CDC緊急宣佈暫停施打
2021-04-14嬌生(J&J)疫苗,傳出有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美國食品管制署(FDA)與疾病管制中心(CDC),緊急宣佈暫停施打。根據美國CDC最新數據,該疫苗已施打680萬劑,其中有6例出現罕見血栓與血小板異常低下,其中一名女性死亡,另一名女性仍處於危險之中。
她咳嗽就醫驗出10顆肺癌!醫籲:40歲後肺癌風險激增,最好定期接受電腦斷層篩檢
2021-04-0850多歲女性因慢性咳嗽就醫,採取抗生素治療後並未改善。兩個月進行胸腔電腦斷層掃描,赫然發現肺臟中有數十顆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結節,其中有十顆為「原發性肺癌」腫瘤。X光攝影對於1公分以下的肺癌檢出率不理想,而國人40歲後肺癌風險與死亡率陡然升高,若具有危險因子應更為警惕。
前法務部長羅瑩雪乳癌病逝!乳癌年輕化難預防?醫師點名「危險族群」40歲就要檢查
2021-04-06部份女性對乳癌篩檢意識不足,恐增加乳癌太晚發現,導致預後不佳之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暨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沈陳石銘教授曾指出,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約可達9成,而第4期後的晚期乳癌,5年存活率僅約3成左右,存活率相差不只倍蓰。
今起施打AZ新冠疫苗,有血栓風險能打嗎?接種後出現「異常症狀」速就醫
2021-03-22中原大學生科系教授、毒理專家招名威發文表示,出現血栓與凝血功能問題相關病變,除了有瀰漫性血管性凝固病變的人一定不建議施打之外,如服用抗凝血藥、避孕藥、荷爾蒙治療,現階段都建議暫時不要接種。
研究:吃垃圾食物心血管疾病增46% 吃對蔬菜水果降發炎
2021-03-18研究追蹤隨訪超過21萬名男女。與攝取降發炎食物最多的人群相比,吃下促進發炎食物份量最多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46%、中風風險增加28%,其中更有高達33,700名的受試者血液中,發現3種與炎症相關的指標明顯偏高。
感冒喘咳竟掉出「10公分」子宮肌瘤!醫:貧血頻尿便秘要當心
2021-03-1142歲女病人感冒後嚴重喘咳,直到反覆發燒看急診,上廁所竟掉出10公分大小的肌瘤組織,子宮更被撐到14公分大,
打新冠疫苗會疲倦、發燒、疼痛?是副作用還是不良反應?
2021-03-04疫苗的「不良事件」與「副作用」不是同一件事。副作用是指可預期出現的反應,如打針後的紅腫熱痛。打疫苗所產生的嚴重副作用極為少見,否則任何國家的主管機關都不會允許上市。而不良反應是指不可預期的過度反應,雖然通常數量多,但與疫苗真正相關者其實很少。
台灣醫學高品質!國泰醫院助巴拉圭建系統 獲外交之友貢獻獎
2021-03-02國泰綜合醫院從民國96年起,就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多次至巴拉圭醫療服務,更於民國105年起攜手國合會,與巴拉圭簽訂各為期4年的第一、二期「巴拉圭醫療資訊管理效能提升計畫」,派遣資訊專家赴巴國進行醫療資訊系統開發,並在台灣訓練14位巴國種子教師。協助巴國建置與開發完成「醫療資訊整合系統」,幫助巴國就醫流程資訊化。
中研院人體生物資料庫跨界合作演譯基金會 陳建仁:助國人預測疾病風險
2021-02-03陳建仁今(2/3)出席揭碑儀式表示,人體生物資料庫是達成「精準健康」的基礎,最主要的功能是在疾病發生前提出精準預測,幫助減少社會醫療負擔,也讓國人更能「健康老」。疾病發生不外乎基因與環境的互動,生物資料庫能夠分析基因特質、飲食習慣等風險,結合專家學者的研究,及早在疾病發生前正確預防,甚至能避免心臟病、腦中風等重大疾病發生。
戴口罩照染新冠肺炎?重症醫:候診區比病房危險
2021-02-03黃軒醫師表示,第908例新冠肺炎確診者,因陪同母親看診時,與第889例於同一候診室共處26分鐘而被傳染,此處的風險確實相對較高。
彩色口罩會致癌?招名威:除非拿來吃,這2情況才會釋放致癌物
2021-01-19會有致癌疑慮傳出,主要是因為彩色口罩上的染劑「偶氮」,被拿出來討論是否有「苯胺化合物」,其被認為可能有致癌的風險。對此招名威教授指出,偶氮這樣的染劑其實平常本來就普遍用於日常生活的紡織品,在新冠肺炎爆發後,因應大眾需求開始用於製作彩色口罩上。不過即便如此,口罩上的使用在整體的產業比例還是偏低。
癌症新增破11萬人!防癌不可少植化素 賴基銘:蔬果空腹吃最好
2020-12-30植化素(phytochemicals),會透過增加癌細胞標靶、增加良性分化、阻斷癌增生訊號通路傳遞及抑制血管新生等方式,達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讓身體吸收植化素最好的方法,建議在空腹飯前時攝取蔬菜水果,且生吃效益會更佳。
王怡中天冷運動猝死僅39歲 醫指常見風險因子,突發胸痛速就醫。
2020-12-28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洪惠風醫師就曾指出,猝死通常是因為突如其來的心律不整或心肌梗塞等原因所致,其有如土石流一般,原本風平浪靜毫無異常,在經過如大雨沖刷般的風險因子洗禮後,狀況就突然發生。風險因子不僅限於天氣變冷,其他像是壓力過大、情緒緊繃、運動過度、身體疲倦、作息不良等,這些都是風險因子。且有別於多數民眾的認知,猝死不僅僅只會發生在中高年齡層身上,健康的青壯年也有可能發生。
哪些人要打疫苗防肺炎?醫籲:肥胖、抽菸、多重慢性病最危險
2020-11-16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醫師指出,容易被忽略的肺炎高風險族群包括肥胖、高血壓、抽菸三大因子。BMI──身體質量指數在30-34.9之間,罹患肺炎的風險將升高1.4倍;BMI值大於35則肺炎風險增加兩倍,尤以男性為甚。黃信彰表示,一項美國追蹤超過10萬人的研究發現,抽菸者比起一般人,肺炎風險上升1.5倍,且菸齡超過25年者,肺炎風險更上升至2.54倍。
氣炸鍋油煙爆表?毒物專家:不大可能,但小心其他風險
2020-10-27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表示,若以料理方式來說,氣炸鍋是一種主打「無油」的料理方式,先不論食材是否本身帶有油脂,在正常的操作情況下,一般而言氣炸鍋本身就不容易產生油煙。
美豬瘦肉精是什麼?吃了會怎樣?哪些族群不能吃?怎麼煮降瘦肉精?顏宗海詳解
2020-09-10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表示,所謂「瘦肉精」其實種類繁多,此次因美豬進口備受關注的「萊克多巴胺」為其中一種,之所以被稱為瘦肉精,原因是主要用途為加入豬牛等家禽飼料中,幫助刺激家禽的類交感神經,達到減少脂肪組織比例、增加瘦肉比例的目的。
腎友感染肺炎死亡風險恐多5倍!醫籲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增保護力
2020-09-07透析患者中包括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族群、「洗肚子」的腹膜透析族群,都是利用機器代替腎臟代謝功能,清除血液中新陳代謝廢物。由於透析患者免疫力較弱,往往是感染重症的高風險族群。黃尚志指出,透析患者住院超過14天中有38%是感染性疾病造成,且佔死亡個案近20%,對腎友的健康風險不可謂不大。
陳建仁:大家一起當大仁哥 助惠民醫院募5.5億重建助澎湖長照
2020-08-13前副總統陳建仁公開呼籲,社會大眾加入幫助惠民醫院重建,由於人口老化速度更甚本島,澎湖目前已有3800位失智失能者,預計未來6年內失智失能長輩將多達4700人,比例激增25%,然而澎湖總計僅有5個住宿式長照機構與272床位,
中藥鉛中毒對身體有多傷?顏宗海:傷全身,留意老水管.不明草藥.化妝品等
2020-08-07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表示,鉛對人體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成分,能避免應盡可能避免,能堤防應盡可能堤防。醫師也表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就指出,成人體內含鉛的成分不得超過10(µg/dL),兒童不得超過5(µg/dL)。
嬰兒死亡率最高!脊髓性肌肉萎縮症7月1號納健保給付,有望助病兒展翅追夢
2020-07-01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從症狀來區別可分為嬰兒型與晚發性,嬰兒型患者大多2歲前就會面臨死亡,而晚發型雖然發病時間晚,依然有肌肉無力與殘疾風險,也可能無法獨自站立與行走。由於脊髓及腦幹的運動神經元退化,患者會有嚴重持續性的肌肉萎縮、無力,最終出現行走及進食困難,並且無法呼吸。
找到治療武肺新方法?北榮創新療法抑制併發症,救起重症阿嬤
2020-06-30新冠肺炎尚無疫苗問世,選擇有效治療方式成為病人存活關鍵。臺北榮總日前成功搶救一名武漢肺炎重症女性患者,轉診至北榮時情況相當不樂觀,X光片中肺部已呈一片全白,幾乎沒有空氣流通空間,因而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葉克膜維生。經過北榮醫師團隊評估後,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IL-6予以治療,患者治療後情況相當良好,目前已痊癒返家。醫師指出,新冠肺炎感染會引發肺部發炎反應,日後有可能會面臨肺部纖維化風險,所幸成功達到治療目標,為婦人保住寶貴性命。
健保擬設醫材自費差額上限 價差43倍好黑心?醫駁:功能、品質差很大
2020-06-17洪惠風發文表示,翻查當初新聞以心律調整器「黑心醫界價差43倍」為標題,指控2013年時A醫院心律調整器自費價差1450元,B醫院心律調整器自費價差高達65,000元,引發輿論熱議,紛紛將矛頭指向「剝削病患」的無良醫院。洪惠風認為,民眾接收這樣的訊息時必須理性思考。若以該狀況為真來設想,如此嚴重的採購價差,連採購到均價的行政人員都會受到嚴重關切。但若每一家的醫院採購都有問題,政府機關也在睡覺,豈不是結構性的犯罪「爛到骨子裡去了」!
死亡率恐超過50%,胸腔重症醫師:濃煙嗆傷比直接燒傷造成死亡數更多
2020-04-29台北市發生嚴重消防火警,造成多人輕重傷送醫救治,55人送醫中包括5人死亡,48人受傷。由於火警發生當下,室內警報器與灑水系統皆未啟動,起火濃煙快速蔓延,而濃煙所造成的嗆傷,在火災現場中造成的死亡風險,比起直接燒傷可能更勝一籌。
回家勿直接躺床,武漢病毒恐殘留衣物?黃軒醫師:洗衣溫度很重要,6招徹底消毒
2020-04-15記得如果是綿製衣物,可以用至少40度C的溫度水溫,同時在洗衣機內,又加上漂白劑或其他消毐水,才會殺死了大部分病箘,如果是麻製或其他質料,水溫可以調低一點(小於60度C),以免破壞衣服的結構。記得不管哪個溫度,洗衣機要設定至少60分鐘循環的清洗。
英國「佛系防疫」發燒自行在家隔離,拖延戰術換取群體免疫?胸腔重症醫:病毒反覆感染恐拖全球下水
2020-03-16英國政府認為,新冠病毒在疫苗開發前,蔓延勢態難以抵擋,已宣佈非確診重症患者應在家自行隔離,以保障染病風險最高的族群能受健保保障。估計英國本土最終感染率可能達60%至70%,同時產生所謂「群體免疫」的功效,多數人終將獲得病毒抗體,又可讓醫療資源免於在當前短時間內,如義大利等國一樣面臨崩潰。
口罩實名制2.0線上預購開始 不受限身份證單雙號超商領貨
2020-03-10為防止搶購、屯積口罩物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實制「口罩購買實名制」至今已超過一個月,然而仍有民眾反應口罩分配不均,以及無法分身前往實體藥局通路排隊的上班族、學生族無口罩可用。因此,指揮中心今日宣佈,口罩購買將推行線上2.0預購模式。本周日3月12日開始,可透過健保卡、自然人憑證登入線上平台,或使用健保快易通手機APP,通過認證後就能預購口罩,預購成功者預計3月26日起可陸續至超商門市領取。
武漢肺炎增2例達47人 17名解除隔離 一張圖看懂確診個案關係
2020-03-10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再新增兩名確診案例,人數增至47人。國人經常往返的日本、韓國、義大利疫情仍持續擴大,截至3月10日已有9,172名確診案例,其中463人死亡。原先封城範圍緊急擴至全國,義大利各級學校也延長停課至4月3日。
女星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急救,心臟外科醫師:有這些症狀盡早就醫檢查。
2020-03-02心臟主動脈瓣膜狹通常分先天及後天,後天常隨著人體老化,身體自然不如以往而出現,若是身體出現了異常呼吸急促、喘、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悸等、甚至感覺到延伸至左肩疼痛、左背部疼痛等延伸性疼痛,這些都很有可能是警訊,
開學擔心孩子得新冠肺炎?4大疑慮抗SARS醫師黃軒一次詳解。
2020-02-25新冠病毒造成的小孩症狀,有98.2% 其實無症狀及輕微的症狀。這些輕微的症狀類似感冒症狀:發燒、咳嗽、無力、肌肉酸痛、流鼻水、喉嚨痛等,也不會像流感病毒在小孩身上易有神經症表現。發生極重症的症狀,在小孩只只有1.4%機率而已。
武漢肺炎出現無出國旅遊史病例,醫籲小病勿跑急診勤洗手「說真話」
2020-02-2060多歲無出國史的女性,1月22日出現發燒咳嗽四度至診所就醫,因症狀加劇出現呼吸急促,29日轉入醫院急診,確診肺炎,30日收治入院。之後病情惡化,於2月10日轉入加護病房,17日配合指揮中心加做武漢肺炎篩檢
台灣首起武漢肺炎死亡個案 醫籲勤洗手3招自保
2020-02-16中部一名60多歲男性1月27日咳嗽,2月3日因呼吸急促就醫,當日進入負壓病房接受治療,2月15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狀死亡。根據病史顯示,該個案有B型肝炎及糖尿病史。
武漢肺炎/台灣新增2病例確診13人 首例個案痊癒出院喊「在台灣很幸福」
2020-02-06我國新增一名北部40多歲男性及一名20多歲女性確診,男性去年底前往武漢工作,2月2日由大連返台後出現症狀。女性個案長住武漢,1月21日從深圳返台,目前均收治於隔離病房。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內案例增加為13人,病情皆穩定控制,第一例個案已痊癒出院。
武漢肺炎/全中國皆為疫區 中港澳入境須居家檢疫14天
2020-02-05今日起有赴中港澳旅遊史者,回台後應執行居家檢疫十四天。惟有赴港澳但事先申請核准者,可於回國後可採取自主健康管理。
喝紅茶可抗新型冠狀病毒?食藥署:無科學證據莫輕信
2020-02-05目前醫學研究針對新型冠病毒之特性仍未完全瞭解,在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基礎下,紅茶或普洱茶,可以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增加免疫力之偏方不要隨便輕易相信,也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
解決口罩搶購亂象,2/6起實名制憑健保卡購買,戴口罩謹記「一不三要」
2020-02-03搶購口罩問題與供需不平衡、民眾搶購以及不必要的過度使用有關。2/6起啟動實名制購買,並採取身份證字號單雙號分流。每七天可購買2片口罩價格為10元
武漢肺炎/感染人數遠超統計?一般流感與新型冠狀病毒輕症如何分辨?洗手前勿碰眼口鼻
2020-02-03新型冠狀病毒確實有輕症無肺炎的感染個案,再加上從感染到發病之間的空窗期仍有傳染風險,一般流感常見有高燒與肌肉痠痛。新型冠狀病毒目前的臨床症狀與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類似,會有發燒、咳嗽,較無明顯肌肉痠痛。雖然如此,武漢肺炎仍無法與其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從症狀上明顯區別,民眾若有身體不適,還是要盡快就醫。
兒童口罩大缺貨,指揮中心:學生不必戴口罩,有症狀或慢性病外出時再戴
2020-01-31民眾對於病毒可能人傳人風險產生焦慮,且有搶購口罩現象。指揮中心強調,我國目前尚無社區感染病例,健康民眾不必一律配戴口罩,而以有症狀或身體不適者為優先配戴。莊人祥指出,若民眾自中國大陸地區返台,14天內建議盡量在家休息,外出配戴口罩。民眾如果有任何防疫資訊,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將由地方相關單位入案處理。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感染9700例 WHO宣佈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2020-01-31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流行疫情儀表板最新顯示,全球共有9,776人被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死亡人數達到213人。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強調,宣佈公衛緊急事件是因為擔心病毒將擴散至衛生系統較脆弱的國家,防疫需要全球各國攜手共度難關。WHO仍對中國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滿信心。
武漢肺炎第9例家庭群聚感染 丈夫回台傳給太太 指揮中心:全面徵用國內口罩
2020-01-30其丈夫12日返台後13日發病,當時的通報病例定義為發燒、呼吸道症狀及武漢旅遊史,研判該案丈夫屬症狀較輕微的感染者,包括老家、親友、武漢當地的接觸者,調查發現約10人左右,目前也都無症狀發生,會視同感染個案,持續處以高規格之追蹤監控。
防武漢肺炎口罩怎麼戴?4步驟貼緊口鼻阻絕病毒入侵
2020-01-30一般「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適用於不通風場所或有呼吸道傳染病等流行地區,可阻擋大部份的5微米顆粒,有破損或髒污時應立即更換,也不建議重覆配戴一天以上。至於「N95口罩」因呼吸阻抗較高,不適合一般民眾長時間配戴。
國內第一例返台武漢肺炎確診 疾管署提醒4步降感染風險
2020-01-21一名55歲女性台商在返台班機的檢疫中,經通報後送確診是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疾管署已針對包含機組人員的機上46名乘客進行後續追
日本、泰國皆傳武漢肺炎,疾管署:未通報最高開罰200萬。
2020-01-16疑似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武漢肺炎,在周邊國家陸續傳出疑似案例,各國衛生單位已加強警戒,我國疾管署也緊急通過,正式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不能排除有限度的人傳人風險,應做好準備預防大規模擴散。
選舉情緒高漲易引急性病,防中風、猝死等慢性病患者要小心,醫:護身小物帶著保健康。
2020-01-10何松穎醫師表示,在這樣情緒高漲的環境下民眾除了關心選情,也應當留意急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猝死等)、腦血管疾病(如中風)、大血管疾病(如腹主動脈瘤破裂)等狀況;另外不論是投票時或開票時,民眾也常常容易有長時間缺乏水份補充,因而導致脫水,間接引起各種急性問題,如痛風發作、急性腎衰竭等;而許多人更常忽略卻影響甚大的還有心理層面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選舉壓力症候群」或稱「選舉後壓力症候群」。
中國不明病毒性肺炎已排除SARS、MERS。正值流感、肺炎好發期如何做好防範?
2020-01-06日前中國大陸漢武市爆發不明病毒性肺炎的疫情,網路上流傳恐為SARS再現人心惶惶。而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20年1月5號接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知,個案發病時間介於2019年12月12日至12月29日之間,截至2020年1月5日8時已累計59例病例,其中重症7例,無死亡病例,目前均於漢武市醫療機構中隔離治療,另有163例密切接觸者正持續追蹤中。
男星激烈運動猝逝!心臟內科名醫洪惠風:心臟驟停如土石流,日常4步驟護心
2019-12-02猝死通常是因為突發的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所致,其往往就像土石流一樣發生的非常突然,前一天、甚至前幾個小時身體還非常硬朗、狀態非常良好,但在受到外界刺激就突然發作。如天氣變冷、情緒緊繃、壓力過大、身體疲倦、睡眠不足、運動過度、空氣汙染、咖啡飲用過量、飲酒過量、服用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