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能出遊、聚餐嗎?重症醫:趨緩之際更要小心大爆發。
2021-06-24台灣國內疫情近日逐漸趨緩,疫情指揮中心06/23宣布三級警戒延長至7/12,再觀察兩週,盼國人再忍耐幾日。而近日除了民眾開始陸續「重返街上」,各界人士也討論著該不該解除3級警戒、要怎麼解除。胸腔內科/重症醫學黃軒醫師提醒,疫情趨緩之際絕對是需要更加小心,並指出各國疫情緩和後再度爆發的關鍵。
解除警戒宜漸進式 全民避免報復性出遊
黃軒醫師表示,不論是哪個國家,所有的封鎖、警戒都應是立即性,當天馬上封鎖、警戒,如此才能達到效果。解封、解除警戒則相反,應是漸進式的,如從三級警戒先多觀察一至二週、降至2.5等,這樣的做法有利避免報復性出遊、報復性群聚等,避免釀成疫情大爆發的災難。
另一方面,台灣當初進入三級警戒,是因為一天本土案例超過10個不知來源,那麼解除警戒也應是以此而定。但以此決策非常嚴謹,雖為好事,但疫情持續,不少店家、公司快撐不下去,在防疫和生活上需取得平衡的情況下,警戒也就得逐漸降階。公共場所應以「能不拿下口罩」優先,如博物館、美術館等,電影院則需多加考量,畢竟相較難以監督、制止民眾入場是否全程完善的配戴口罩,即便暫時停止販賣熱食,也難保民眾帶食物入場並飲食。
疫情警戒降階應全國性,避免非必要跨縣市移動!
關於解除警戒傳出不少分區解除的建議,黃軒醫師則表示,台灣國內若警戒降階或解除,應為全國性,不可區域性。以目前疫情較為嚴重的雙北為例,若雙北等地持續維持三級警戒,其他縣市警戒降階,將可能出現「脫北潮」,雙北民眾平日、假日紛紛前往其他各縣市旅遊、消費、透透氣,到時恐又造成第二波疫情爆發。被關久了都會悶,這是人之常情,但遠距離移動、跨縣市移動是當前應避免的,以避免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疫情降溫更要小心:染疫者跟著到處跑。
台灣國內防堵疫情現多已「自主封城」進行,但在疫情逐漸趨緩之下,加上疫情久了也逐漸出現心理麻木、新冠壓力症後群等,相信不少民眾正盼望出門逛逛街,甚至已經開始出門,近日各地也陸續傳出小規模人潮湧現、飯店訂房數暴增的情況。
黃軒醫師提醒,此時更是需要提高警覺的階段,因為我們無法得知染疫者是否也正在到處跑、也出現在報復性出遊、報復性群聚的現場當中。若此情況真的出現,沒有人知道,病毒就在身旁,加上個人防疫疲乏、鬆懈,這將使得日前的防疫努力功虧一簣,甚至使得疫情一發不可收拾造成大爆發,此情況世界各國已有不少案例做借鏡。
正常生活為共同目標,持續小心防疫是最快方法
小不忍亂大謀,以目的、目標來看,若好好出遊、好好做生意是所有民眾共同的目標,現階段直接解除警戒、開始出遊、開始聚會等,諸多「報復性行動」恐讓疫情再度爆發,離共同目標會越來越遠。疫情目前正以「流感化」的方向發展,短期內很難恢復原本正常生活,至少需要約2~3個月,從諸多角度來看,不論是民眾、店家都還是得辛苦一陣子。為了彼此所期盼的原本生活,提醒此時不論是否為中央宣布延長,都建議民眾持續做好防疫、維持警戒。
提高警覺,適度外出 出門透透氣留意6重點
持續小心防疫是最佳上策,不過民眾生活的現實面還是得顧,民眾平常居家防疫真的已經快悶壞了,建議可以稍微外出透透氣,在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到戶外走走,但前提是避免群聚,避免遠距離、跨縣市移動,並以戶外空間為主,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時時提高警覺。如此可在高度防疫的情況下,也取得一些生活上舒展的彈性。
《延伸閱讀》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營養師:有助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