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選舉情緒高漲易引急性病,防中風、猝死等慢性病患者要小心,醫:護身小物帶著保健康。

    2020-01-10

    2020總統大選將至,國人對於關心社會政治的議題相當熱衷,各陣營的支持者都希望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能脫穎而出高票當選,然而在開票時總是最煎熬的最緊張的時刻,而不論是投票的當下或收看開票節目、不論結果是好是壞,都可能對身體帶來負擔,如據綜媒報導2018年高雄就傳出民眾投票時感到不適突然暈倒,搶救後宣告不治的消息。究竟在這樣緊張的時刻要如何保重身體?今天《今健康》就特別專訪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何松穎醫師 來教大家如何自保,來看醫師怎麼說。

    高漲情緒易引健康問題,選期應留意身體狀況。

    高漲情緒易引健康問題,選期應留意身體狀況。

    何松穎醫師表示,在這樣情緒高漲的環境下民眾除了關心選情,也應當留意急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猝死等)、腦血管疾病(如中風)、大血管疾病(如腹主動脈瘤破裂)等狀況;另外不論是投票時或開票時,民眾也常常容易有長時間缺乏水份補充,因而導致脫水,間接引起各種急性問題,如痛風發作、急性腎衰竭等;而許多人更常忽略卻影響甚大的還有心理層面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選舉壓力症候群」或稱「選舉後壓力症候群」。

    相較心臟病、心肌梗塞、急性腎衰竭等,「選舉(後)壓力症候群」一詞民眾較為陌生,顧名思義為一種在選舉期間或選舉結果造成的一種精神症狀,如焦慮、沮喪、憂鬱、躁鬱等負面情緒,其也可能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如心悸、胸悶、喘、手心多汗、失眠、食慾下降等,甚至也可能出現「大難臨頭」、「大限將至」等過度緊張的情緒表現。選舉(後)壓力症候群目前在醫界尚未達到共識,暫未將其編列診斷中,但各國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專家等都認為其確實存在,也正陸續研究中,不容小覷。而不論是身體上的狀況或心理上的狀況,這些都是在選舉期間或其後相當容易出現的健康問題,民眾應多加留意。

    防選期健康出問題,慢性病族群更要留意。

    正如前述的各種健康問題,醫師建議若有四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有中風史、心肌梗塞、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史者都應當留意。

    <選前、投票留意健康安全>

    <選前、投票留意健康安全>

    醫師也建議不論在選舉前或者是投票時,如果有前述相關病史者都應隨身攜帶相關藥物,切勿認為只是出門投個票因而大意。而民眾也可以隨身攜帶小板凳等隨時可作歇息,避免久站、過度疲倦等所造成的不適。除此之外也應隨時作好水分補充,並且留意氣候狀況,不論是氣溫太高容易引起中暑,或是氣溫太低、室內外溫差過大等容易使長者、慢性疾病者引起相關急性疾病都要格外注意。而年長者也要注意站穩腳步,親友留意避免其遭受推擠,以免跌倒受傷,若有骨質疏鬆情況者更要留意。

    <開票時留意情緒波動及補水>

    <開票時留意情緒波動及補水>

    而在開票時醫師建議可以準備壓力球或是抱枕、娃娃等宣洩緊張或不滿的壓力,以避免當下或選舉結果極度興奮或憤怒等高漲情緒影響身體;也要時時備好水,以避免前述所提到的脫水造成身體出問題的狀況發生。而若真的投票結果看不下去,就建議先遠離相關資訊,避免自己太過於沉浸在其中引響心理,包括電視新聞、社群媒體等。

    觀察自己並留意親友,若察覺有異盡早就醫

    觀察自己並留意親友,若察覺有異盡早就醫

    醫師也提醒,在選舉期間出現任何身體不適都應多加注意,而患者通常在第一時間往往不自覺,身旁的親友也應當留意。例如左胸口出現悶、痛、喘不過氣,甚至延伸到左肩疼痛,這很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往往下一步就是直接昏倒;而像是中風前兆則會出現手舉無力、口齒不清、臉不對稱的情況,此時就應立即就醫以保安全。

    醫師提醒,不論選舉結果如何生活都還是要過,關心政治是好事,但無須過度恐慌或緊張以免樂極生悲,不論是心理或身體狀況若有任何異樣都應盡早就醫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今健康New新聞
    急性血癌不再是絕症!血癌全攻略:精準治療+檢驗有望痊癒!
    過去電影、電視劇常見男女主角一確診罹患血癌便不久於世的虐心情節,使多數民眾認定血癌難以治療,罹癌等同宣判死刑,對治療不抱希望。但隨著診斷、分類和治療不斷進步,現已打破此刻板印象。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柯博升醫師表示:「尤其是急性血癌,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跟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經過適當治療後長期存活率高,甚至有痊癒的可能。」
    年輕未婚乳癌治療陷兩難!健保擴大給付CDK4/6抑制劑成新福音!
    年紀輕輕確診轉移性乳癌,必須摘除卵巢強制停經才能繼續治療嗎?一名40歲出頭的未婚女性,就醫檢查已是第四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嚴重轉移至全身骨頭,因希望保留卵巢性徵,接受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幾個月後骨頭處癌細胞全部消失,迄今約2年維持病況穩定。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表示,「停經前」轉移性荷爾蒙乳癌病友過去使用CDK4/6抑制劑需自費,但今年起健保新納入給付,幫助減輕抗癌負擔,鼓勵年輕乳癌病友勇敢積極治療。
    一藥治多癌開啟精準治療新趨勢?基因檢測對症下藥成關鍵!
    癌症治療不只看器官,揪出不常見於該器官的基因變異,才能找出最精準治療!以肺癌為例,台灣肺癌是發生率和死亡率雙冠的「新癌王」,也是標靶藥物與精準治療發展較早且較成熟的癌別,但臨床發現有一群病友過去僅有化療可用、預後差,隨著基因檢測的進步才發現是一些不常見但可能發生在多種癌症的基因變異。隨著醫藥進步,健保陸續給付肺癌使用跨癌別特定基因變異的對應標靶藥物,加上即將給付的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不僅在肺癌有精準治療,也可望成為更多癌別病友的希望,找出更多精準治療的選擇。
    石棉致癌「惡性肋膜間皮瘤」存活恐不到一年!雙免疫治療納健保重拾希望!
    多數民眾對於「惡性肋膜間皮瘤」相當陌生,其不僅是一種潛伏期長且惡性度高的癌症,成因更是潛藏在生活周遭,與建築、裝潢常用的石䃇材料等有關。以往因為治療選擇少、成效有限的困境,即便接受手術、化療等,預後仍不甚理想。近年因為免疫治療的加入,終於迎來轉機,大幅改善存活及生活品質。健保更首度將免疫合併治療納入惡性肋膜間皮瘤一線健保給付範圍,期望能減輕癌友負擔,為人生重燃新希望!
    喚醒士氣!增治療成效!《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從心抗癌
    根據PLOS ONE期刊2023年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至3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療策略,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目標外,在展開治療前,也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讓治療發揮最大效益。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