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流感肺炎,人就走了?胸腔醫:流感勿輕忽,6警訊速至大醫院。
2025-02-05台灣知名藝人大S(徐熙媛)流感逝世令人震驚、惋惜,社群媒體開始可見各地出現接種流感疫苗人潮。很多人難以置信「怎麼肺炎,人就走了?」,澄清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在社群提醒不可輕忽流感、肺炎,出現相關徵兆更要前往大醫院治療。
勿大意,流行性感冒不是感冒。
流感引肺炎死亡率可達40%。
杜承哲醫師指出,肺炎可有高達4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視患者的免疫力及風險因子。即便是在醫療發達的國家,能及早給予抗生素,也未必能100%存活,是個極度需要小心的嚴重疾病。
他咳嗽不以為意,後因肺炎逝世:
杜承哲醫師表示,日前就曾遇一名50歲案例,氣喘且有抽菸習慣,平常就經常咳嗽,咳了兩周也不以為意,直到咳到出血才掛急診,經診斷為肺炎。三天後便因嚴重呼吸衰竭轉進加護病房急救。插管三個月治療後,還是不幸因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病逝。
流感和感冒的關鍵差異是?
像上述這樣的案例其實層出不窮,杜承哲醫師強調,「流行性感冒不是感冒」這是醫師、衛福部不斷宣傳的重點,差異不是在於名稱,而是在於流感有一定的機率併發重症。因此提醒,流感雖對民眾並不陌生,但仍須慎防。
流感併發肺炎危險徵兆。
6警訊速至大醫院就醫!
6大危險徵兆:
杜承哲醫師也指出危險徵兆,應盡速前往大醫院。包括出現胸痛,或是呼吸困難、呼吸急促、感到缺氧,以及痰明顯變濃、咳到出血/血痰,還有意識改變、低血壓,甚至是高燒持續72小時,這些情況刻不容緩,應盡速前往大醫院尋求醫治。
高風險族群更要謹慎:
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包含6-59個月的兒童、50歲及以上的成人、流感季期間懷孕的婦女,以及BMI≧40的過度肥胖者,還有包括藥物或HIV等各項因素所致的免疫低下者,及6個月大至18歲需長期接受阿斯匹靈治療者,和護理之家、長照中心的居住者。而有氣喘、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腎病、肝病、神經學疾病、血液性疾病、糖尿病等代謝疾病,這些不論是成人或兒童也都在高風險族群名單中。若只有單純的高血壓,雖不列於高風險群中,但仍需留意是否有其他代謝疾病。
日常防範流感確保身體健康!
勤洗手、戴口罩、有疫苗就打。
注意!病毒株每年都不同,
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
杜承哲醫師呼籲,多洗手、戴口罩保護好自己,有疫苗能就打趕快打,防範流感病毒。衛福部公共政策上也多鼓勵打克流感和流感疫苗,這都對預防重症有所效果,也造就死亡率極大的落差,流感在台灣的死亡率只有美國、英國、香港的1/3或更低。醫師也提醒,每年的流感病毒株不同,已經打過的人,今年十月還是要再打新的流感疫苗,以利防範當前的病毒株。
關心公共政策,就是關心自己的生命。清楚了解流感對健康帶來的風險、不輕忽、正確及有效的預防,必要時刻盡速就醫,更有助確保健康無虞。
《延伸閱讀》
.胸悶、胸痛是感冒?新冠?心臟病?哪些情況該就醫?醫分3大情境說明!
.流感全年化!疫苗打了沒?2原則定期接種,風險者更慎防重症。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