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1 筆數
過年不怕胖,年後瘦回來!營養師教前、中、後這樣做控體重。
2023-01-12劉怡里營養師表示,民眾普遍年後體重、體脂肪、腰圍都會增加,意味著胖的是體脂肪而非肌肉。通常體脂肪增加1%、體重約2-3公斤、腰圍約1吋左右。想要控制體重,年前、年中、年後都可以注意些小細節,做得越多,越有助控制體重。
瘦不了!少吃多動還是一樣?醫:留意「性荷爾蒙失調」早檢查。
2022-11-29顏佐樺醫師表示,荷爾蒙是體內負責傳遞訊息的重要物質,除了調整生理運作,也和體重調節有極高關聯,如民眾熟知的胰島素、雌激素、睪固酮、黃體酮、甲狀腺素、皮質醇等,這些都會相互作用、也對體重產生影響,其中性荷爾蒙的關聯尤其明顯。
胖肚子更易得心血管疾病!醫:位置比體重更重要。3關鍵健康減重。
2022-10-24洪育忠醫師表示,一味的追求體重減輕不一定代表就是健康,舉例來說現代人常見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就很有可能是體重過輕所造成。脂肪的分布狀況也是關鍵,像是男性的脂肪率普遍比女性低,但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更高
喝豆漿、牛奶易得子宮肌瘤?營養師解惑,8風險才更需要注意!
2022-10-11簡鈺樺營養師指出,營養科門診就時常被問到「豆漿可不可以喝?」、「山藥可不可以吃?」、「補品可不可以碰?」等等。營養師表示,飲食雖是其中一項影響因素,但需多留意的應在其他原因。
「超加工」比加工食品更傷?!光2週影響就差很大,營養師:真的少吃。
2022-09-23加工也有分程度,且攝取的頻率和份量更往往是影響身體的關鍵。從NOVA食物分類法來看,可分成四種類別,包括「未加工和微加工食品」、「加工烹飪原料」、「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四種。
三高、減重不吃飯、澱粉?易胖又傷身!營養師教看種類健康吃。
2022-09-20澱粉是人體重要能源來源之一,不過常見被汙名化認為是引起肥胖、各種疾病的元兇,像是台灣最常見的主食:白飯,很多三高、糖尿病、減重者就少碰。嫚嫚營養師提醒,澱粉是絕對不可以不攝取的,白飯也並非不好,甚至有些人是適合吃白飯的,關鍵在於要吃得對。
減重醫師教簡單2招瘦肚子!告別啤酒肚、鮪魚肚更有助養生!
2022-07-27蕭捷健醫師提醒,腹部、腰部過於肥大,意味著體脂肪、內臟脂肪較高,如肝臟、胰臟等器官,若持續如此並未改善,會相較容易增加各種疾病風險,如肝臟易有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胰臟則如脂肪胰,也會提升三高、糖尿病,也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等風險,對健康影響相當深遠,建議不光是為了外表也為了健康,應盡早改善。
水果要飯前吃?飯後吃?營養師指6情境,視需求、選時間、挑水果!
2022-07-18台灣水果豐富多元,不少民眾飯前飯後都會來個水果,不過在講究健康的現代,水果到底要在餐前吃比較好?還是餐後吃比較好?對此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沒有一定的答案,可視個人需求選擇水果和時間,若沒有特別需求就選個對自己有利的吃法、避免踩雷就好。
簡單熱門的減肥組合技!168+211+飲食順序,穩瘦又健康!
2022-07-13減肥的方式百百種,但未必有所成果,這總讓人心灰意冷,嫚嫚營養師介紹幾種熱門、簡單、容易執行的減重方式,包括168飲食法、211飲食法、飲食順序等,不僅有利減重也有助健康,且還能組合在一起,讓減重效果更加分!
減肥免算熱量輕鬆瘦!營養師簡單3招,低醣飲食控醣就好。
2022-05-13低醣飲食讓許多人願意嘗試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用計算熱量。然而這點適用於想要輕鬆減重的人,可以從第2項開始執行。如果希望儘早看到減重成果,還是需要將熱量和醣量計算納入飲食計畫,建議從頭開始逐步執行。
生酮飲食吃肉、不餓也能瘦?!吃前必知4大優缺點營養師揭露。
2022-05-05生酮飲食減重效果顯著,卻也有不少的疑慮。嫚嫚營養師首先釐清,許多人聽到生酮飲食能吃肉,便會誤以為重點在肉,但其實重點在脂肪,若透過大量吃肉,比例錯誤、吃錯自然不利減重。而若真的嚴格執行生酮飲食,其為一種極為營養不均的飲食方式,營養攝取大多集中在脂肪,水果、全穀雜糧類等各類可能提升或微幅提升血糖、進而影響酮體產生的食物,在生酮飲食階段皆需特別控制。而較少被提到的蔬菜類,嫚嫚營養師表示可吃,但計算約為每餐半碗,也是少量,常見直接被忽略。
飲料改喝氣泡水助養生、減重!營養師教4觀念更有利健康。
2022-04-22嫚嫚營養師指出氣泡水的好處,喝水本就有利解便,而氣泡水更有利排便,許多研究發現,像是韓國就曾有研究,將長期臥床、容易便秘的患者分成喝水及喝氣泡水兩組,發現喝氣泡水組使用瀉藥的頻率明顯降低、便秘情況減輕,推測與氣體進入產生壓力,刺激了腸胃蠕動有關。不過也提醒便祕原因繁多,若長期便祕還是呼籲應先進行檢查確保健康。
最佳減重飲食法:彈性素食!營養師:穩降體重,還助防三高、癌症!
2021-12-20彈性素食不僅有助於減肥,也會間接對身體產生正面的影響,如有助防範三高、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痛風等,且因為彈性素食是以蛋奶素進行,可提供人體足夠需求的非植物性營養,因此在確實執行下,即便沒吃肉也不會有營養失衡或缺乏的問題。
真實案例!從118公斤到46公斤,減重營養師分享成功4原則。
2021-09-22倪曼婷營養師指出,該案例原本生活心跳過快、血糖過高、尿酸高、痛風發作數次、經期不正常,身體健康問題相當不理想。在持之以恆的努力、經過兩年半以上的時間,現已完全不用藥、一切恢復正常,體重也從118公斤降至46公斤,獲得的成果相當驚人。
醫推168減肥法+調整飲食順序,簡單、不復胖、有助健康!
2021-07-12曾嶔元醫師指出,減重首先需了解,影響體態最直接的就是荷爾蒙,包括壓力荷爾蒙、胰島素等,例如急性壓力讓人消瘦,慢性壓力讓人肥胖,以飲食來說,胰島素就是其中的關鍵,胰島素沒控制好便容易時時想要進食,身體也會容易變胖,想要減肥就得先控制,聽起來很難,但其實控制進食時間和順序就是最好的方法。
減醣飲食減重成功機率高?減重減脂增肌關鍵一次懂!
2021-06-16坊間瘦身飲食方法數不勝數,是生酮飲食好,還是減醣、間歇性斷食適合自己?究竟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減重方法?嫚嫚營養師表示,主要先以不會危害健康為優先選擇,像是節食,可能導致基礎代謝率與肌肉一起流失,使免疫力下降,不僅有害健康,還可能愈減愈胖。生酮飲食同樣是偏向極端的減重方式,因為醣類攝取低,建議執行前先尋求專業人員評估。
在家做肉粽,免群聚買粽!營養師教簡單代換食材,美味又健康!
2021-06-08嫚嫚營養師建議,粽子主要的米飯,可加進燕麥、糙米、藜麥、紫米、薏仁、芋頭、地瓜等高纖食材,部分取代糯米,若能全部取代自然更好,而蒟蒻米或花椰菜米也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食材膳食纖維高、低GI,更有助於血糖控制。而若是擔心黏性不夠,可加入「洋車前子粉」增加黏性口感,這在烘焙店、大賣場都容易找得到,且除了能夠增加黏性,它也含有膳食纖維,是個不錯的輔助。
粽子怎麼吃不易胖、更健康?營養師6撇步安心吃粽沒在怕!
2021-06-07嫚嫚營養師提醒,一般一碗160克的白飯熱量約為280大卡,粽子的熱量普遍都已超過一碗白飯,甚至一顆粽子等於兩碗到四碗白飯的熱量,民眾吃粽子時,除了以自己喜好、健康、熱量等因素挑選粽子外,最好以一天一顆為佳,若一天吃上兩顆或以上,恐怕一週就會胖上一公斤左右。
節食愈減愈胖?如何突破減肥撞牆期?原來有氧運動要這樣練
2021-06-02許多人嘗試減重,會先從節食開始執行,剛開始往往很有效,在短時間內,就能減重2至3公斤,甚至更多。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遇到「撞牆期」,尤其,飲食開始恢復正常,體重反彈,甚至可能創新高。
千萬別戴口罩運動!醫:恐防疫失效、加重負擔,嚴重致死!
2021-05-31胸腔內科/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不論是快跑、慢跑、騎車運動、爬山,或是瑜珈、筋骨身展等靜態活動或是有氧運動,都不應戴口罩執行。
吃飯充分咀嚼更有利減肥!醫:有助刺激大腦的「飽食中樞」
2021-05-17吃飯充分咀嚼更有利減肥!醫:有助刺激大腦的「飽食中樞」
沒吃肉卻愈胖?吃素不一定會瘦?營養師揭吃素五大地雷
2021-04-23近年來,國人愈來愈重視健康飲食,不少人會選擇吃素。但吃素並非完全只攝取澱粉類或蔬果類,如果沒有注意營養均衡,不僅容易營養不良,還可能沒有吃肉也長胖。
清明節吃潤餅留意3地雷 4招變得更營養,還有助減肥!
2021-04-01劉怡里營養師表示,潤餅雖然確實相較肉粽、月餅等其他應景食物而言熱量相對較低,但還是得注意三大地雷。首先要注意的是主菜肉類,不論南北放進的是五花肉、紅糟肉、滷肉、香腸等,皆屬於熱量和油脂較高的肉類。其次是蛋酥,蛋經過油炸後熱量恐怕會大幅度飆升而且吸油率高,營養價值也會降低。
早餐吃蛋有助減重?怎麼吃?日醫:維持肌肉量是關鍵!
2021-03-31肌肉除了可撐起我們的身體,也能提升體溫,更重要的是,在基礎代謝之中,肌肉是最消耗熱量的部分,其代謝熱量的速度居然是脂肪的三倍!這意味著如果減掉肌肉,基礎代謝率將大幅下滑。
減重雞胸肉吃到膩?專家:4類食物這樣吃健康又好瘦!
2021-03-04多數有減重的民眾都知道,減重時需適量的補充蛋白質,大多選擇如雞胸肉、雞蛋等。不過其實也可以多留意攝取來源優先順序,對於健康更有利,蛋白質來源的分類名稱「豆魚蛋肉類」就另藏玄機。
減肥不吃白飯竟掉髮、高血脂 專家:至少應換成玉米等5食物
2021-02-18倪曼婷營養師表示,減醣達減重效果確實可行,但較適用於如前述所說的大量澱粉愛好者。碳水化合物雖為構成熱量的3大營養之一,不代表減肥時就應完全斷絕,可適度的攝取,但不建議長期不吃或極低量。而若對白飯還是有所顧忌,也可以改吃其他同樣被歸類為澱粉類的南瓜、地瓜、芋頭、玉米、五穀飯等原型食物,這類型的食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及微量營養素,在飲食上並不反對取代白飯。
【名家專欄】喝牛奶能防骨折?一次看懂乳製品7大迷思!
2020-10-30青少年多喝牛奶,可以存骨本預防老年時骨折嗎?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多喝牛奶,老年時骨盆骨折的機會反而上升,這跟我們過去的認知恰好相反。不過,不是因為牛奶對骨骼有害,而是青少年多喝牛奶會促進身高發育,而身高較高者骨盆骨折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
減肥吃水果不能吃正餐、水果愈甜愈胖?吃對時間、份量才是關鍵
2020-07-30營養師高敏敏說明,根據衛福部提出的每日飲食指南,有許多類別的食物要攝取,不同的食物都有其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因此水果可以取代主食的迷思是不正確的,錯誤的飲食方法將會使身體造成許多負擔,溜溜球效應可能也會因此找上門,不但沒辦法達到減重的目標,反而會越減越難瘦。
外食族餐餐吃便當體重飆高?菜、肉、飯比例正確控血糖防復胖
2020-07-30想控制體重的外食族,也必須逐步改變過去不良的飲食習慣,假設本來天天吃甜食,馬上變成完全都不吃,甚至強迫自己天天運動,身體很快就不堪負荷,減肥失敗不說更可能導致體重反彈而復胖。營養師建議,飲食與運動的調整皆非一蹴可幾,循序漸進才是健康減重之道。
得舒飲食助減肥、降血壓?好處不只這樣,營養師教你這樣吃顧健康!
2020-07-30倪曼婷營養師指出,得舒飲食主要著重在選擇並攝取足夠的全穀類、蔬果類,並搭配乳製品、瘦肉、堅果類,油脂則選擇橄欖油等好油,避免過多的豬油、炸物、餅乾、糕點等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建議民眾可將平常吃的白飯換成糙米、五穀米,並每餐至少搭配0.8-1碗的蔬菜,蛋白質則建議多以魚肉、雞肉等白肉或是豆製品攝取為主,若在餐與餐之間感到肚子餓時,可選擇水果、堅果等取代餅乾、蛋糕、鹹酥雞等高油、高糖的點心。
用手機也能甩肥肉 新竹市智慧減重工具結合社區營養瘦「e」波
2020-07-16新竹市衛生局王宗曦局長指出,體重控制與三高、慢性病等健康問題息息相關,新竹市除持續推動社區營養中心並開設營養教學與減重班課程,同時也將啟動首個搭配通訊軟體的智慧減重工具,運用AI圖像掃描與數據平台,讓市民可以接受到個人化的健康管理照護,並在系統後端介入營養師衛教,結合實體的社區活動,促進市民維持良好體重並學習正確營養知識。
今健康New新聞

放血治療有助降低「多血症」患者血栓風險?血液學專家提供不同見解

「新型長效型干擾素」可望成骨髓增生性腫瘤潛力治療選項,不只治療紅血球增生症!

近6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就有1人肺纖維化 持續咳喘半年後檢查肺部整片白掉

不孕症治療每天打排卵針好恐慌!醫教龍年迎好孕4關鍵

「茲卡病毒」現蹤台灣!小兒感染醫提醒:孕婦更要特別留意。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