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3 筆數
新冠病毒變種害疫苗無效?重症醫師:疫苗2.0可解決
2021-02-19黃軒醫師指出,病毒出現變種原是意料之中,病毒必須在複製過程中變異,以利本身的傳播和繁殖。當前COVID-19病毒變種版本多達數千甚至數萬個,大多數變異多為無關緊要,但有些變異使病毒更具傳染性與威脅力,而英國變種、南非變種、巴西變種堪稱其中的「三大惡魔」。
戴口罩照染新冠肺炎?重症醫:候診區比病房危險
2021-02-03黃軒醫師表示,第908例新冠肺炎確診者,因陪同母親看診時,與第889例於同一候診室共處26分鐘而被傳染,此處的風險確實相對較高。
新冠肺炎出院卻多重器官衰竭?重症醫:微血管豐富部位成重災區
2021-01-26重症醫療醫師黃軒受訪指出,迄今不少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有所謂「新冠肺炎症候群」,如疲憊、睡眠障礙、呼吸道症狀與神經症狀,且並非只出現在重症患者身上,輕症病患也可能發生。如果患者免疫力無法恢復正常,就可能面臨再度感染,甚至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疫情肆虐國外為何不戴口罩?專家:「心理防禦機制」可能害慘人類
2021-01-25一開始,當一個人處於危險,可能會給人很多強烈的感覺。人們都想來救他。尤其如果這個人是親人。但如果後來又有兩個人處於危險之中,那你就可能不會感到擔心了?或您可能會感到只是有點擔心?或者您可能會因為擔心分散了,也不會再關注同樣的問題上,如果後來持續增加無數個,從冷漠就會變成大爆炸悲劇。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寢具一週沒洗有多髒?多久洗一次?醫:枕頭套最好每週洗。
2020-12-07我們睡覺時的口水、汗水、淚水,這些水就是會滲透進入枕頭內,研究人員發現腸胃細菌,呼吸道感染的病菌,什至有糞屎的細菌。如果你約兩年左右,不曾洗過你的枕頭,那麼你的枕頭有三分之一的重量是由病菌、污漬、死細胞、麈蹣、灰塵、糞屎、衛生物排泄物...等等組成的。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川普染疫肺受損機率高?重症醫指6症候群,老、胖、慢性病是危險關鍵
2020-10-05依白宮新聞秘書麥肯內尼稱他症狀輕微,醫生說他難掩疲態,也有報導指他呼吸困難、咳嗽、發燒、疲勞、呼吸窘迫...這些都是屬於組別6的三級嚴重(腹腔和呼吸道),這組別6幾乎50%的患者都得住院,所以川普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喝咖啡有利降腸癌死亡率?重症醫師:研究指出與5大成份有關
2020-09-28咖啡和大腸癌的關係,可能咖啡因有著「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等多重功效,也正是這些功效讓咖啡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發病風險。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新冠肺炎易釀共同感染 醫:不單只有流感病毒而已
2020-09-25由於COVID19主要攻擊呼吸道,導致大量的肺泡損壊、引發更多的ACE2的出現,更是使更多的COVID19感染,易造成嚴重災情。 黏膜組織纖毛運動受損,使得病人痰或發炎反應留下的碎片、分泌物,不容易清除咳出、這些戰爭中的產品同時也含有大量的其他病菌,容易繼發次波,更嚴重感染。
回家勿直接躺床,武漢病毒恐殘留衣物?黃軒醫師:洗衣溫度很重要,6招徹底消毒
2020-04-15記得如果是綿製衣物,可以用至少40度C的溫度水溫,同時在洗衣機內,又加上漂白劑或其他消毐水,才會殺死了大部分病箘,如果是麻製或其他質料,水溫可以調低一點(小於60度C),以免破壞衣服的結構。記得不管哪個溫度,洗衣機要設定至少60分鐘循環的清洗。
COVID-19感染病程快10天就見生死?重症醫師籲:及早就醫避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2020-04-06似乎告訴同時我們那些死亡族群,可能免疫系統很會「抵死奮抗」,一直撐到10天左右(比存活者慢了24小時)才敗血症發作,又繼續硬是多擋了2天,才變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接下來就是多重器官衰竭兵敗如山倒了,一直到死為止。
武漢肺炎年輕人不用怕?重症科醫師黃軒舉3點:「一樣危險」
2020-03-31武漢肺炎相當詭變多端,為了求生存,不斷突變並改變傳播模式,讓自己能更適應人體,可能已進化成不再是最一開始大家普遍認知的,主要對老年人、有慢性疾病者有影響。
開學擔心孩子得新冠肺炎?4大疑慮抗SARS醫師黃軒一次詳解。
2020-02-25新冠病毒造成的小孩症狀,有98.2% 其實無症狀及輕微的症狀。這些輕微的症狀類似感冒症狀:發燒、咳嗽、無力、肌肉酸痛、流鼻水、喉嚨痛等,也不會像流感病毒在小孩身上易有神經症表現。發生極重症的症狀,在小孩只只有1.4%機率而已。
武漢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會傳染?重症專科醫師破解疫情迷思
2020-02-12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胸腔內科專科醫師黃軒接受本刊採訪指出,從這起個案可以瞭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親密接觸者,一開就被列為最高危險群,而親密接觸者的確未必會有感染症狀。
今健康New新聞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新冠病毒變種害疫苗無效?重症醫師:疫苗2.0可解決

低頭族更容易有雙下巴肥肉!醫師分析4種雙下巴原因

中研院人體生物資料庫跨界合作演譯基金會 陳建仁:助國人預測疾病風險

戴口罩照染新冠肺炎?重症醫:候診區比病房危險
今健康嚴選推薦

盜汗、皮癢、虛累累?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 醫:拖久恐急性白血病

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分不清?小心拖久關節變形

傢俱上會動的白點是什麼?!招名威:粉螨常見難根除,3招有助消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