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家庭傳播機率高?專家教3招降低風險
2021-04-29
新冠病毒傳播率高?家庭傳播不容忽視
人類近年被三大冠狀病毒攻擊,分別是SARS、MERS以及COVID-19,而三者之間,在家庭的傳播率也有所不同,SARS,傳播率7.5%(風險範圍:4.8%-10.6%)。MERS,傳播率4.7%(風險範圍:0.9%-10.7%)。COVID-19,傳播率16.6%(風險範圍:14%-19.3%)。由此可見,COVID-19是三大冠狀病毒最容易造成家庭傳播的。
成員愈多愈危險?家庭傳播五大高危族群
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說明,當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未確診案例,在第二天未發病前,至少已經與家中有5次的接觸史。根據《JAMA》期刊研究顯示,家庭傳播高危險族群可分為五大類型。
- 有症狀者:如果病例在家有症狀(18%),引起的家庭傳播比無症狀者(7%)還要高。
- 成年與未成年:成年(>18歲),其(3%)引起的家庭傳播,比未成年(16.8%)更高。不過,也有研究發現,10-19歲的病人,將會是家庭傳播主要高危險群,因為大部分可能都是無症狀感染為主,大家比較少提防這些家庭成員。
- 伴侶:男女之間/夫妻之間(8%),如果與其他家庭成員(17.8%)相比,肯定是家庭中最容易互相傳播的對象。
- 一個家庭成員與多個家庭成員:家庭只有一個家庭成員(5%),比起有三個家庭成員(22.8%)會更高。不過,也有研究指出,家庭成員愈多,傳播可能就愈高,只要成員大於3個以上,其家庭傳播就會超過50%。
- 慢性疾病患者:家庭成員若有免疫功能低下(9倍)的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7.1倍)患者,都是容易受到家庭傳播的對象。
避免社區傳播爆發 三招降低家庭傳播風險
黃軒醫師表示,即使社區傳播機率很低,但是家庭傳播仍然會是非常流行,而且有可能進一步發展成更大的社區傳播。那麼該如何避免家庭傳播?黃軒醫師教三招降低風險,一:除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還要戴口罩、勤洗手。家中若有疑似高傳播者,可以戴上口罩,因為有79%效果,能降低家庭傳播風險,若是發病後才開始戴口罩,是沒有明顯保護作用的。
二:定期消毒環境:使用消毒水定期清潔環境,有77%效果,可以降低傳播風險。
三:室內空氣流通: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就是打開窗戶,可以降低病毒飛沫濃縮聚集在房間。如果不便打開窗戶,也可以使用空調系統,設定外循環模式,讓室內的髒空氣排出。使用風扇時,禁止對人直接吹,必須擺向門口或窗戶邊,促進空氣往外抽送。
《延伸閱讀》
.【名家專欄】黃軒醫師/新冠肺炎易釀共同感染 醫:不單只有流感病毒而已
.酒精噴這邊!營養師提醒家中藏毒細節:門把、鑰匙、現金、外出衣物易躲病毒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