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發現圓禿該怎麼辦?對抗圓禿應該瞭解的正確治療關鍵

    2025-06-27

    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在各年齡層族群皆可能會發生,但約66%的圓禿病人的發生年齡小於30歲,尤其是好發於25至29歲的青壯年族群。圓禿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對心理健康、社交功能和整體生活品質造成顯著影響[1]。特別是青少年族群,此階段正值心理發展的敏感時期,外觀產生變化容易影響求學、交友和日常生活,進而影響自信心與整體心理健康發展;而對成年發病的族群來說,更是有家庭、職場等相關挑戰。然而,對付圓禿的最好辦法就是及早發現、積極治療[2],特別是近年發展出不同的治療利器-小分子標靶藥物(JAK抑制劑),能夠精準針對發炎反應調節,從疾病根本改善落髮,安全性相對較高,期望能幫助患者重拾自信心與生活品質[3]。

    自體免疫疾病-圓禿

    恐讓全身毛髮一根不剩!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李婉若醫師說明,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誤攻毛囊造成的全身性落髮,目前歸納出可能誘發的因素包含:環境因子、感染、藥物、疫苗、壓力、遺傳等[1]。

    然而,許多人認為圓禿只是單純禿一塊、掉頭髮。事實不然,嚴重圓禿可能造成全身毛髮脫落,像是眉毛、睫毛、甚至其他部位的體毛脫落[1]。雖然乍聽之下影響不大,實際上在流汗時,沒有眉毛與睫毛的幫忙,汗水和異物都可能直接進入眼睛,造成生活不便[4]。

    此外,除了外觀生理層面的改變,圓禿患者也容易合併有焦慮或憂鬱等情緒問題,自殺意圖風險更是一般人的6倍之高[5]。重要的是,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經常伴隨其他自體免疫或免疫代謝系統疾病,容易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異位性皮膚炎、白斑等共病[6]。

    當圓禿找上!

    恐延伸更多共病與身心問題

    圓禿在各年齡層族群皆會發生,尤其是針對青少年族群,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年輕,讓頭髮自行生長回來就好。李婉若醫師表示,此階段正值身心發展的敏感時期,一旦外觀有明顯變化,不僅容易影響自我認同,同儕間也容易因爲不理解而訕笑霸凌,影響學業與社交[7],延伸更多生理及心理問題。

    而成年人罹患圓禿也是一大挑戰,包含職場表現、人際網路與家庭關係,對身心影響同樣劇烈,很多圓禿病人長年罹病,造成持續和累積的心理負擔。

    圓禿治療刻不容緩!

    配合醫囑不再禿!

    由於圓禿可能從一小塊禿髮,進展成蛇形禿、全頭禿,甚至全身禿[1]。李婉若醫師呼籲,發現任何症狀,都應盡早就醫積極治療[2],不僅治療效果較好,也能避免頭髮長不回來的風險。

    圓禿治療選項包含局部治療與全身性治療,常見的像是注射型類固醇,或外擦生髮藥水。如落髮病灶屬於廣泛的類型,使用注射型類固醇,因要打的針數很多病患往往因不舒服使治療順從性降低。因此會需要與醫師討論使用口服或靜脈注射類型類固醇,然而需注意是否會有長期使用後的副作用[2]。小分子標靶藥物是近年核准的嶄新治療方式,能精準抑制免疫系統對毛囊的攻擊,相對於其他治療有較良好的耐受性,能有效幫助病患重拾自信與生活品質[1]。

    最後,李婉若醫師特別提醒圓禿病友,圓禿不只會造成外觀的改變,因為是自體免疫疾病關係,其他共病的併發風險也不容小覷,若能在早期開始治療,能有效延緩並預防落髮面積擴大,減輕圓禿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壓力[2]。

    [1]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圓禿診斷及治療共識(2024)

    [2] 國泰醫院 圓禿知多少?

    [3] 「我很貴但我很有效!」2024皮膚科新藥: 圓形禿、異位性皮膚炎、慢性蕁麻疹 Available at: https://drmuni.com/health/240919 Accessed in May 2025

    [4] Nguyen B, Hu JK, Tosti A. Eyebrow and Eyelash Alopecia: A Clinical Review. Am J Clin Dermatol. 2023 Jan;24(1):55-67. doi: 10.1007/s40257-022-00729-5.

    [5] Li-Hsin Wang, Sheng-Hsiang Ma, Ying-Hsuan Tai, Ying-Xiu Dai, Yun-Ting Chang, Tzeng-Ji Chen, Mu-Hong Chen; Increased Risk of Suicide Attempt in Patients with Alopecia Areat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Dermatology 10 October 2023; 239 (5)

    [6] Villasante Fricke AC, Miteva M. 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alopecia areata: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5 Jul 24;8:397-403. doi: 10.2147/CCID.S53985. PMID: 26244028; PMCID: PMC4521674.

    [7] Christensen T, Yang JS, Castelo-Soccio L. Bullying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ediatric Alopecia Areata. Skin Appendage Disord. Aug 2017;3(3):115-118. doi:10.1159/000466704

    PP-LGF-TWN-0048-202506

    《延伸閱讀》

    .不只是愛美!自體免疫疾病「圓禿」恐讓全身毛髮掉光光!

    .不是「鬼」剃頭!圓禿是免疫疾病。醫:6成影響生活,早治療防全身掉毛。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點擊 #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李婉若 #圓禿
    今健康New新聞
    「長效針劑」能穩控思覺失調症 凱旋醫院創新AI機器人陪診,注射率提升!
    凱旋醫院長期推動思覺失調症衛教,今年更創新推出AI智能醫療機器人,結合追蹤與引導功能,陪伴病友從診間到藥局、注射站,確保完成領藥與打針流程。
    痘痘結節、流膿、反覆發作?小心化膿性汗腺炎!生物製劑有給付
    皮膚長「痘痘」結節、流膿、反覆發作,別誤以為是痘痘。一名37歲男子從青春期就開始長痘,原以為是青春痘,但發作時如針刺、10多處流膿、出血,嚴重影響生活。經20多年後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下,病灶大幅減少,重獲新生。現生物製劑已於今年7月納健保給付,鼓勵病友主動與醫師討論。
    屈公病中國廣東疫情加劇,旅遊警示升級,台灣人怎麼防?
    近日全球屈公病疫情升溫,與台灣往來密切的中國疫情也加劇,根據疾管署5號表示,中國廣東省近一周就新增2,892例病例,並且以佛山市最為嚴峻,今年截至07/31已累計逾6,900病例。疾管署已將中國廣東省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即對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
    一段有溫度的醫病關係「糖友一站式照護」在地安心變老
    以往糖友若同時罹患糖尿病與慢性疾病,就醫需前往不同院所,耗時費力,照護也容易有資訊落差。現《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一站式照護,整合資源促進醫病緊密合作,更有利治療及照護。
    家人說話漸結巴、詞窮?2不明顯症狀留意「額顳葉型失智症」
    講話結巴、忘詞人之常情,不過若是發現自己或親友漸漸像是「失去語言能力」,就得留意是否有額顳葉型失智症的可能。知名影星布魯斯威利2022年就先被診斷出失語症,後發現額顳葉型失智症,2025年已失去語言及行走能力。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這種失智症一開始相當不明顯要多留意。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