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RSV單株抗體打不打?要打哪些疫苗?完善保護力!醫詳解
2025-04-24
大S猝逝,引發流感疫苗搶打潮。但環境中伺機而動的病毒,可不是只有流感;包括輪狀病毒、腸病毒、腦膜炎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都持續威脅著嬰幼兒的健康。以呼吸道融合病毒(以下簡稱RSV)為例,不僅是嬰幼兒肺炎、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因,也是造成嬰幼兒住院的重要病毒,統計顯示,新生兒因 RSV 而住院的可能性是流感的16倍。
想要提升寶寶防禦力,該怎麼做?醫師表示,接種疫苗是保護嬰幼兒最重要的措施,要完善寶寶的防禦力,家長務必按時程帶嬰幼兒接種常規疫苗,同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降低環境風險。此外,可依據個別風險選擇自費接種疫苗與抗體。
完善寶寶防禦力 疫苗怎麼打?
常規疫苗務必打好、打滿不能漏 自費疫苗評估風險高低做決定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兼任主治醫師許瓊心指出,接種疫苗是保護嬰幼兒最重要的措施。在台灣,大部分寶寶在一歲之前,除了出生第一天接種第一劑B肝疫苗外,滿月會接種第二劑B肝疫苗、滿兩個月時接種五合一疫苗、滿五個月打卡介苗、滿六個月打五合一疫苗追加劑以及第三劑B肝疫苗。流感季前、滿六個月的孩子還需要施打流感疫苗。
除了公費疫苗要打好、打滿,近年嬰幼兒還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腸病毒疫苗、腦膜炎疫苗,以及近期進入醫療市場的長效型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單株抗體等自費選項,家長該如何正確選擇?許瓊心醫師建議家長先評估寶寶需求,並考量可能的經濟負擔。
以輪狀病毒為例,許瓊心醫師指出,在台灣目前的醫療環境下,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後,重症風險可能不高,但是「小孩感染後又吐、又拉,甚至可能住院打點滴。」不僅小孩折騰,照護者也可能為了陪病請假而影響工作。估計約九成家長會選擇讓孩子服用輪狀病毒疫苗。
至於RSV的感染風險?青壯年感染RSV可能症狀輕微,但嬰幼兒感染卻可能引發細支氣管炎、肺炎,是造成嬰幼兒住院、甚至住進加護病房的重要病毒。其中,大部分發生在一歲以下幼童,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者多在出生三個月內。
許瓊心醫師指出,RSV病程非常快,一開始只是微微發燒,但可能兩、三天後,就發展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演變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常常會合併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由於沒有特效藥物,只能用支持療法協助嬰幼兒度過難關。
即便平安渡過感染,過去研究顯示這些孩子在八歲前罹患氣喘的風險比沒有得過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大概多三倍。此外,有些孩子雖然沒有氣喘,但經此感染後,往後只要一生病就會反覆哮喘,這樣的風險也提升約五成(49%)。而且感染過RSV之後,還有六成機會再次感染!所以有人說它是嬰幼兒最危險的傳染病毒。
有多年照顧早產兒經驗的許瓊心醫師指出,「早年眼看健保花一、兩百萬好不容易救起來的極低體重早產兒,終於要準備出院時,卻因為媽媽不自知有小感冒,結果沒多久寶寶就感染RSV得住院重新裝上呼吸器。還有寶寶回家被傳染併發重症,甚至連回院的機會都沒有。」因此在醫界爭取下,十四年前政府開始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短效型RSV單株抗體公費施打。
不只評估身體狀況 環境危險因子一併考量
但RSV威脅的不僅僅是這群高風險孩子!大多數因RSV感染而住院都是足月出生的健康寶寶。此外,環境危險因子也得要一併考量,許瓊心醫師指出,不少人生產完安排住進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或是雙薪家庭父母趕著回歸職場,寶寶可能兩個月大就送托嬰中心、亦或是家中有多個小孩、環境較為擁擠、成員較多(三代同堂),或有氣喘及過敏家族史、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等,都是高風險因子。
因為RSV威脅深遠,預防重於治療,平時做好防護、降低感染機會,下列預防措施不可少:
- 哺餵母乳:母乳中有免疫球蛋白、免疫因子,哺餵母乳不僅可降低RSV感染風險,也可以降低感染疾病時的嚴重度。
- 勤洗手:手部污染是RSV、腸病毒等常見病毒傳染的重要媒介,除了乾洗手之外,更重要的是濕洗手。因為,雖然多數病毒藉由乾洗手可以去除,但是腸病毒就一定得要靠要濕洗手才行!
- 創造無菸環境:二手菸、三手菸不僅會增加嬰幼兒感染RSV機率、還會提升感染後的疾病嚴重度,所以為了寶寶著想,抽菸的家人一定要戒菸。
- 避免過早進托育:包括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托嬰中心。
- 避免不必要的急診就醫、避免過早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例如百貨公司)
- 避免家人間避免互相感染:例如家中兄弟姊妹多、三代同堂,家人有生病的症狀需戴口罩,多洗手,避免不必要的接觸。
許瓊心醫師建議家長應積極採取以上相關預防措施,另外,接種單株抗體也是很有效的預防方式。
有別於疫苗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記得病原,進而產生抗體、發揮保護力,許瓊心醫師解釋,單株抗體是直接把抗體打進身體,也就是打了就可以有效保護。短效型單株抗體效期只有一個月,所以需要每月施打一次;長效型單株抗體則是打一劑可以保護五個月以上。不僅可減少嬰幼兒暴露在高風險場所可能的感染風險,還降低八成的醫療需求,研究顯示,可減少八成因感染而住院的風險、住進加護病房插管的風險降低九成!
至於該何時施打?許瓊心醫師指出,因為台灣沒有明顯RSV流行季節,無法比照其他國家於流行季節開始前施打,建議要住進月子中心、要托嬰、家有多寶、家裡成員複雜等風險情境者,出生後就可以施打一劑長效型單株抗體。至於可不可以跟其他疫苗一起施打?許瓊心醫師指出,只要施打在不同部位即可。
未來期許
許瓊心醫師指出,新冠疫情後、RSV流行增加,造成全球沈重健康負擔,各國對RSV疫情非常重視,包括英、美、法、西班牙等國家已經常規施打。以美國為例,年齡小於八個月的嬰兒在流行季節期間或是流行季節前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八個月到十九個月的高風險嬰幼兒,還會在第二個流行季節、再接種一劑。希望台灣也能接軌國際趨勢,共同重視嬰幼兒RSV防護。
「孩子的生命是無價的!有健康的國民才有健康的國家。」許瓊心醫師說,「我個人衷心希望,政府能將全嬰幼兒RSV免疫接種、作為將來應該達成的目標。」
《延伸閱讀》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免疫負債常見8疾病症狀!小心「病菌圍攻」,風險族群早打疫苗。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嬰兒RSV單株抗體打不打?要打哪些疫苗?完善保護力!醫詳解

他們肌無力到難吞嚥、難呼吸 重症肌無力盼早日給付新型生物製劑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