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搜尋結果 34 筆數

    懷孕誘發皮膚重症導致全身長滿膿疱 妙齡孕婦淚訴不敢再生

    2024-01-03

    20多歲的王小姐在懷第二胎時身上冒出大面積膿疱,全身皮膚幾乎沒有一處完好,由於皮膚病情惡化快速而被轉介到皮膚科,這才終於診斷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然而,因為擔心影響胎兒健康,醫師可用的藥物相當有限,她幾乎懷孕整整9個月都在膿疱反覆長出與破裂的劇痛中度過,為了母子均安,最後只能催生寶寶早產,再針對身上的膿疱治療。王小姐回憶,她在懷第一胎的時候其實就有冒出一些膿疱,只是沒想到懷第二胎時會這麼嚴重,這次的經歷也打消她生第三胎的規劃,直呼不敢再生。

    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困擾多 生物製劑幫助降復發風險

    2023-12-21

    鼻竇炎是指位於眼睛與鼻咽腔附近的鼻竇出現發炎狀況,有三種常見原因:一、細菌感染,佔大多數,可使用抗生素治療;二、鼻腔結構異常;三跟體質有關。依發病時間可分為「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患者如果沒有完全治療好,可能逐漸長出息肉,即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研究顯示,在歐美有8成比例屬於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

    讓乾癬病灶清零!9種生物製劑已納健保,無效還可換別支!

    2023-12-01

    隨著藥物不斷進步,2023年目前最新指引,最佳治療目標已達90-100%是幾乎或完全清零!加上健保給付放寬,乾癬治療品質顯著提升,例如4大類生物製劑能協助有效減緩發炎反應。

    手賤愈抓愈癢!?一顆就會連環爆「結節性癢疹」 醫籲:有這些症狀應及早就醫

    2023-10-18

    身上愈抓愈癢,而且還冒出疹子?結節性癢疹的特色是米粒或碗豆大小般的丘疹或結節。臨床曾有病友全身冒出上百顆結節癢疹,傳統治療難以改善,導致睡眠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老翁感冒後全身發紅冒膿皰!原來是中重度乾癬失控大發作

    2023-07-20

    乾癬失控,小心疾病反撲!73歲老翁感冒後突然全身發紅、皮膚冒出無數小膿皰,緊急赴急診治療。醫師收治後發現,原來老翁是一名中重度乾癬患者,因為自行停藥加上呼吸道感染,引致尋常乾癬病灶急速惡化、膿皰大爆發,所幸緊急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膿皰很快收乾,順利出院回家。

    嬰幼兒異膚治療不能等!盼政府加速給付中重度用藥

    2023-07-07

    罹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小云(化名),臉部皮膚嚴重紅腫破皮,遭受同學與老師排擠,造成封閉性格;使用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的效果有限,長期更導致嚴重發胖、11歲體重超過60公斤、肝腎功能變差等副作用,忍痛完成照光療程仍與健保生物製劑無緣。呼籲政府多給異膚兒童多一些關懷,參考國際治療趨勢,加速生物製劑健保給付,幫助孩子長期穩定控制疾病、快樂且健康地成長。

    是感冒過敏?還是鼻竇炎?慢性鼻竇炎合併息肉治療難!醫師來解密

    2023-06-08

    患有氣喘痼疾的30多歲國標舞王教練,5年前開始經常性鼻塞,原以為是感冒、身體太虛,直到鼻塞嚴重到只能像魚一般張口呼吸,且常有濃稠鼻涕、嗅覺喪失,聞不到飯菜香、工作差點不保,更曾因嗅不到瓦斯漏氣而身陷危險,求助耳鼻喉科才得知是嚴重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鼻腔跟4對鼻竇幾乎被息肉、鼻涕塞滿。

    不是緊張!拉肚子暴瘦10公斤,研究所高材生險因發炎性腸道疾病難畢業

    2023-04-11

    一名音樂系研究所高材生,疑因畢業前壓力大,經常性腹瀉、腹痛,不僅體重大幅下降將近10公斤,由於拉肚子頻率實在太高、甚至無法登台演奏,一度擔心無法順利畢業;就醫後才發現,原來他頻頻腹瀉並不單純只是太緊張,而是罹患了「發炎性腸道疾病」!

    論文口試壓力破表 準博士潰瘍性結腸炎發作險切「腸」 醫師:治療不單控制症狀 黏膜修復才能降低癌化風險

    2022-12-02

    壓力大,不只爆肝,還會爆腸?!一名準博士生先前因為寫論文、準備論文口試,在圖書館昏倒、褲子還沾滿血,緊急就醫才知道是潰瘍性結腸炎發作,整條大腸幾乎都是潰瘍出血,還有一堆息肉,檢查的管子幾乎都快穿不過去。所幸緊急使用類固醇加上後續生物製劑接力治療後,病情穩定控制,順利出院。

    青少年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難?8月健保擴大給付全身性標靶藥物!

    2022-07-21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友,往往因無法忍受劇烈的癢感,不斷搔抓,結果造成全身傷痕累累、傷口流湯流血、皮屑滿天飛,嚴重影響外觀和社交關係。而青春期正是一個人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產生急遽變化的階段,此時爆發異位性皮膚炎,往往身心俱疲,同時面臨嚴重感染、憂鬱的高風險危機。

    異位性皮膚炎解析!如何揮別爆癢日常?醫教治療觀念及保養

    2022-07-11

    炎炎夏日一流汗就覺得皮膚開始癢?其中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一旦沒有控制良好 ,癢感可說是癢到骨子裡!以往缺乏治療選項時,聽到異位性皮膚炎都會直覺 跟類固醇連結在一起。然而,隨著藥物不斷進展,現在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 者已有生物製劑,能夠針對發炎反應提供很好的治療成效,擺脫搔抓惡性循環 ,甚至預防其他共病產生。

    「就像是被小黑蚊叮了一千個包!」 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男子癢到進急診!

    2022-07-07

    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癢到進急診!20歲的張同學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自小身上就不乏抓癢留下的傷口,嚴重時不僅滿身是傷,甚至滿臉紅腫脫屑,看來就像臉上布滿龜裂的黏土,有如漫威英雄「石頭人」般。雖然就醫,但仍不時發作,先前還一度因為連續爆癢紅腫四天,被家人送急診求助。

    異位性皮膚炎別放棄治療!中重度病友健保武器選擇多!

    2022-07-06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與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等,都屬於免疫力失衡、第二型發炎反應活動過強導致的過敏性疾病。異位性皮膚炎不具傳染性,但其搔癢、紅腫、發炎與脫屑的症狀,卻常被誤認為乾癬或其他疾病。

    今天治療達標了嗎?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分鐘微笑量表,幫助遠離關節變形

    2022-06-16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會不斷進展的發炎性關節疾病,患者需要與該疾病和平共處。但是,以往缺乏友善且有效的評估工具情況下,診間醫病常常無法溝通完全。因此,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推出在地且評估方便的一分鐘微笑量表,期許病友都能達到開心的疾病緩解治療目標!

    快篩陰性卻嗅覺異常?小心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2022-06-02

    國人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等呼吸道症狀提心吊膽,如果快篩結果為陰性,才敢放下心中的疑慮及擔心。除此之外,也需要留心是否罹患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這類疾病如果長期置之不理,恐增加中耳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等共病風險。

    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癢到骨頭!影響我國68億生產力!醫教治療新趨勢

    2022-04-29

    異位性皮膚炎是DALY(失能調整生命年)評估皮膚疾病中最嚴重的病症,不僅影響個人生活品質和健康,更會影響整體國家生產力!台灣最新一份針對就業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調查顯示,約9成病友工作表現受到影響,且約1/3病友曾因病情須請假就醫,而造成每年約68億元國家生產力的損失。

    皮膚與指甲出現紅腫脫屑恐是免疫系統作祟!醫:生物製劑選擇有策略

    2022-03-01

    身上突然長出紅色脫屑斑塊,一般民眾會以為只是單純皮膚疾病而疏忽,沒想到卻愈長愈多、甚至搔癢難耐;指甲也相繼出現點狀凹陷、甲片增厚泛黃等症狀,可別以為是黴菌感染造成的灰指甲,其實是「乾癬」在作祟!

    關節變形不可逆!336口訣揪出乾癬性關節炎!醫:確診更要及早治療

    2022-02-10

    乾癬不只是會出現皮膚症狀的疾病,它其實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根據國外統計發現,正在皮膚科接受治療的患者,將近3成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卻沒有被診斷!

    兒童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大!不僅皮膚、長期恐傷身又傷心

    2022-01-12

    全球有10~20%的兒童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在台灣盛行率約8~10%。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三部曲中最早出現的,將近八成的病童會慢慢產生氣喘及過敏性鼻炎。許多病童因皮膚乾燥、搔癢,導致傷口出血,睡眠和生活品質也受影響。這些小異膚寶貝病情反覆發作,卻沒有可長期使用卻安全有效的治療選項,也讓家長與兒科醫師面臨診斷與治療的困境。

    怕染疫不回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3個月後竟關節變形

    2021-12-24

    COVID-19病毒不斷變異,人人惶恐不安,也影響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規律回診的意願。但是,今年5月疫情爆發後,就有一名病友無藥可用又害怕回診,8月疫情趨緩後就醫,檢查關節竟已變形,若再不及時治療,關節恐怕很快就會變成「雙筒望遠鏡」,完全失去功能!醫師呼籲,即使疫情再嚴峻,都建議病友做好防疫措施後,規律回診和藥物治療,以維持長時間治療達標。如果無法適度控制,「發炎之火」慢慢侵蝕軟骨和關節,嚴重者半年間就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呈鷹爪狀,更可怕甚至可能完全變形!

    防「異」大作戰!如何擺脫搔抓循環?醫教正確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2021-12-10

    異位性皮膚炎可說是世界上最癢的疾病之一,不分晝夜的嚴重搔癢如同身上有萬隻螞蟻攢動,持續搔抓導致皮膚破損、流湯流血,皮屑散落就像麵粉人,洗澡、睡覺、穿衣服都疼痛不已,像是皮膚貼著荊棘或仙人掌尖刺。除嚴重失眠,明顯外觀變化也會影響人際、生活與工作學業。

    乾癬症狀多?背部不適易輕忽!醫:治療兼顧皮膚關節缺一不可

    2021-11-25

    現在上班族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就開始全身痠痛,一開始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單純使用過度,沒想到隔天早上起床,竟然腰部僵硬、動彈不得,甚至痛到無法下床。要當心可能不只是單純疲勞、使用過度,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正在作祟。

    乾癬不只是乾癬?出現四大警訊當心是關節炎!醫:且容易合併其他共病

    2021-11-16

    乾癬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除了在頭皮、臉部、四肢、軀幹,可能會出現紅色斑塊、脫屑外,還可能會合併關節炎發生。振興醫院一般內科主任、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林孝義醫師說明,乾癬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就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乾癬症狀表現大多出現在皮膚,且不會有傳染風險。

    乾癬性關節炎治療不再有「四」!搭配疫苗接種防疫防關節變形

    2021-09-16

    黎子豪醫師說明,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不僅會出現皮膚病灶,甚至可能合併關節炎等共病發生,當關節發生不適,無論是手、腳抑或背部,都有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之表現。

    怕「染疫」不敢去醫院?醫:乾癬出現這些「四」拖不得!規則治療+接種疫苗,保護力更升級

    2021-09-06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病友擔心感染風險,不敢就醫、甚至自行中斷治療。乾癬病灶雖表象於皮膚,但其實也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若中斷治療,除了可能造成皮膚病灶的惡化,全身性的發炎反應也恐造成關節的紅腫痛,意味著乾癬性關節炎正在肆虐,嚴重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變形,將大幅降低日常生活品質。

    三合一治療方針:疫苗+皮膚關節雙主修!乾癬性關節炎四大症狀不再纏身!

    2021-08-30

    乾癬為體內免疫系統異常所引起的疾病,發生原因尚無確切研究顯示。但不排除先天的家族病史與後天的環境、感染、創傷、壓力等因素影響。長庚醫院皮膚部陳俊賓醫師表示,乾癬為全身性發炎反應引起,除了皮膚病徵外,約三成患者合併出現關節炎症狀。

    手指痛肩膀硬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張九宮格看懂危險因子

    2021-05-24

    有時候早上起床覺得手指僵硬難以活動?明明沒有打籃球,手指怎麼會突然吃蘿蔔乾?莫名出現關節腫痛是老化造成、還是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邱瑩明主任說明,當手部關節出現明顯症狀,或是早上起床身體僵硬超過1小時以上,都需要特別小心!

    年紀輕卻下背痛、腳後跟發炎 當心僵直性脊椎炎上身?游泳竟能幫助改善?

    2021-01-06

    僵直性脊椎炎常常會有個循環,在早上起床時是最不舒服的時候,通常在活動身體後便獲得改善,日復一日的循環。翁孟玉醫師也表示,慢性發炎性的下背痛通常會持續三個月以上,且常見出現晨僵的問題,但疼痛部位可不僅侷限於下背,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出現疼痛。

    腹痛腹瀉看不好是腸躁症?認識發炎性腸道疾病!周仁偉醫師

    2020-12-28

    腸躁症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大便型態改變,屬於較良性的病程,長期而言較不會有過度不佳的預後。而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消化道、腸胃道的潰瘍發炎,雖然症狀與腸躁症相似,長期會有合併併發症,病程隨時間惡化之虞。

    不用再吃類固醇?異位性皮膚炎有機會根治?朱家瑜:生物製劑是希望

    2020-12-18

    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有先天與後天因素,當接觸到過敏源如塵螨、黴菌、動物毛髮等,就有機會影響到後天的過敏狀況。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是身體的「過敏」,因此也可能合併出現氣喘、過敏性鼻炎,俗稱「過敏三兄弟」。

    常常關節痛、下背痛?當心是乾癬在作怪!認識「乾癬性關節炎」

    2020-11-03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教授指出,乾癬屬於免疫疾病的一種,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患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連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連帶也會增加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

    灰指甲莫輕忽,當心乾癬關節炎已找上身 醫師:注意336檢測法則及早治療

    2020-07-06

    許多患者在初期出現症狀時,常誤以為指甲病變是由黴菌所引起的灰指甲,但細探症狀其實仍可發現兩者間的差異,指甲乾癬會造成指甲異常增厚、泛黃,指甲表面出現點狀凹陷,與皮膚連接處也會出現紅腫脫屑症狀,甚至甲床或甲板分離。國泰綜合醫院乾癬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廖澤源說明,近端指甲病變和指關節周圍的皮膚發炎息息相關,患者的末梢血管會受發炎反應影響,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甚至造成關節變形。

    找到治療武肺新方法?北榮創新療法抑制併發症,救起重症阿嬤

    2020-06-30

    新冠肺炎尚無疫苗問世,選擇有效治療方式成為病人存活關鍵。臺北榮總日前成功搶救一名武漢肺炎重症女性患者,轉診至北榮時情況相當不樂觀,X光片中肺部已呈一片全白,幾乎沒有空氣流通空間,因而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葉克膜維生。經過北榮醫師團隊評估後,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IL-6予以治療,患者治療後情況相當良好,目前已痊癒返家。醫師指出,新冠肺炎感染會引發肺部發炎反應,日後有可能會面臨肺部纖維化風險,所幸成功達到治療目標,為婦人保住寶貴性命。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如接力賽 最強跑者「生物製劑」2週改善癢感控制病情

    2020-06-17

    洪千惠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常造成患者瘙癢難耐,導致病人不斷抓癢而破皮,甚至有患者抓到全身遍布傷口,而產生細菌感染反覆發作,治療不完全之下產生抗藥型細菌,瘙癢和感染長時間未完全痊癒,使皮膚炎易惡化,病人往往因此不敢出門、不敢與他人接觸,久而久之產生心理壓力,影響正常工作與生活。

    今健康New新聞
    一藥治多癌開啟精準治療新趨勢?基因檢測對症下藥成關鍵!
    癌症治療不只看器官,揪出不常見於該器官的基因變異,才能找出最精準治療!以肺癌為例,台灣肺癌是發生率和死亡率雙冠的「新癌王」,也是標靶藥物與精準治療發展較早且較成熟的癌別,但臨床發現有一群病友過去僅有化療可用、預後差,隨著基因檢測的進步才發現是一些不常見但可能發生在多種癌症的基因變異。隨著醫藥進步,健保陸續給付肺癌使用跨癌別特定基因變異的對應標靶藥物,加上即將給付的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不僅在肺癌有精準治療,也可望成為更多癌別病友的希望,找出更多精準治療的選擇。
    石棉致癌「惡性肋膜間皮瘤」存活恐不到一年!雙免疫治療納健保重拾希望!
    多數民眾對於「惡性肋膜間皮瘤」相當陌生,其不僅是一種潛伏期長且惡性度高的癌症,成因更是潛藏在生活周遭,與建築、裝潢常用的石䃇材料等有關。以往因為治療選擇少、成效有限的困境,即便接受手術、化療等,預後仍不甚理想。近年因為免疫治療的加入,終於迎來轉機,大幅改善存活及生活品質。健保更首度將免疫合併治療納入惡性肋膜間皮瘤一線健保給付範圍,期望能減輕癌友負擔,為人生重燃新希望!
    喚醒士氣!增治療成效!《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從心抗癌
    根據PLOS ONE期刊2023年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至3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療策略,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目標外,在展開治療前,也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讓治療發揮最大效益。
    廣納病患意見成趨勢!亞太患者創新峰會:聚焦病人專家培訓
    全球醫藥產業蓬勃發展,但亞太地區仍普遍存在健康公平的差距,為解決患者遭遇的醫療障礙,由諾華(Novartis)贊助舉辦的2024亞太患者創新峰會(APPIS Summit),台灣共有13個病友團體、40人參與,且有40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學者、病患倡議團體以及健康產業代表,針對健康識能、健康政策形塑,以及數位健康與溝通等三大主軸進行演講分享,其中更包含台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蕭斐元所長、罕見疾病基金會陳冠如執行長、癌症希望基金會倡議發展部蔡士敏主任等台灣講者。
    白內障手術成敗關鍵 醫詳解人工水晶體選擇
    73歲的王伯伯是個退休國中老師,平常除了喜歡騎腳踏車環島,也喜歡看書跟滑手機。這兩年來雙眼視力越來越模糊,除了晚上不敢騎車出門,看書時燈光也需要開很亮才看得見。來到眼科門診檢查,才發現原來雙眼白內障已成熟,視力右眼0.3、左眼0.2,難怪平常看東西如此吃力,王伯伯希望可以盡快安排手術,卻又聽鄰居說開完刀如果要滑手機一定會需要戴老花眼鏡,真的是這樣嗎?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