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治療達標了嗎?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分鐘微笑量表,幫助遠離關節變形
2022-06-16今健康/陳宇恩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會不斷進展的發炎性關節疾病,患者需要與該疾病和平共處。但是,以往缺乏友善且有效的評估工具情況下,診間醫病常常無法溝通完全。因此,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推出在地且評估方便的一分鐘微笑量表,期許病友都能達到開心的疾病緩解治療目標!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病!達到疾病緩解是關鍵
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輔大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醫師說明,在中世紀歐洲,發現一種疾病「風濕熱」會造成全身性症狀,包含發燒、皮膚紅腫、關節疼痛等,尤其對心臟損害最嚴重,可能進展成風濕性心臟病。後來發現有一種類似風濕熱的風濕相關疾病,雖然不會發燒,卻會造成關節嚴重發炎、甚至變形,因此命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就像三高等慢性病,需要積極控制,與其和平共存。蔡長祐醫師舉例,比如糖尿病需要將血糖控制在HbA1c小於7;發燒需要將溫度控制在37度以下,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其治療目標。臨床上常用「DAS-28」評估,區別為疾病緩解、低疾病活動度、中疾病活動度與高疾病活動度等4種等級,但因為計算公式複雜,病友常常霧煞煞,不清楚治療是否達標。
一分鐘微笑量表「開心臉」是目標 幫助與醫師溝通調整用藥
現在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推出簡單的一分鐘微笑量表,分為難過、辛苦、可以、開心四種等級,從生活行為即能瞭解自身疾病活動度。蔡長祐醫師表示,病友可由身體狀況分數、疼痛分數、是否困難或無法完成生活行為做評估,三種分數加總起來超過13分屬於高度疾病活動度,代表難過,往往已經每天痛到想哭;7-12分,代表辛苦;4-6分,代表狀況還可以;總分3分以下,即是最好的疾病緩解狀況。定期透過微笑量表評估,可得出疾病活動度曲線圖,呈現下滑趨勢表示疾病控制良好;而呈現持續上升或維持高點時,代表疾病控制不佳,務必及早就醫,與醫師溝通調整治療策略。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武器多!醫病溝通共同制定治療策略
傳統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類固醇及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隨著近年來生物製劑和小分子標靶藥物的蓬勃發展,讓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更為多元,治療效果也大幅進步。
蔡長祐醫師說明,目前第一線治療會先使用類固醇達到快速緩解,搭配非類固醇消炎藥或是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控制,希望達到疾病緩解目標。若上述治療成效不佳,可由醫師評估申請健保,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很多病友可以透過治療,長期維持關節不變形,保持良好的狀態與功能。最重要的還是良好的醫病溝通,共同制定治療策略。
瞭解更多一分鐘微笑量表資訊請掃描QR CODE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