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7 筆數
小細胞肺癌治療瓶頸?黃明賢醫師:化療沒進步
2021-01-13小細胞肺癌如果在第一期,可以手術切除,但如果是第一期以後,建議就是做化學治療,可惜的是化學治療20年來,處方都沒變化、沒有進步,幸好新的療法--免疫治療有在進步。
小細胞肺癌只能化療嗎?林建中醫師:化療效果好但易復發 免疫治療可幫忙
2021-01-13過去20年小細胞肺癌只有化學治療,雖然對於化療副作用的藥物已有進步,可減輕患者不適,不過化療藥物這20年來都沒進展,患者接受化療後經常復發,只能再做第二線或第三線化療,或合併放射線治療。
該自費做免疫治療嗎? 林建中醫師:經濟許可建議做免疫治療
2021-01-13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林建中副教授表示,針對小細胞肺癌,健保目前只給付化療,不給付免疫治療,建議患者如果經濟許可或有保險給付,可以自費做免疫治療,初期就搭配使用免疫治療,不僅對腫瘤反應好,控制時間也更長。
小細胞肺癌症狀較嚴重 魏裕峰醫師:化療對7成患者有效
2021-01-13小細胞肺癌跟肺腺癌一樣都屬於肺癌的一種,但兩者組織型態不太一樣,其中肺腺癌是肺癌裡面最常見的一種,大概有7成的病人都是得到肺腺癌,症狀比較不明顯,小細胞肺癌通常症狀會比較嚴重,譬如咳嗽、呼吸喘,甚至咳血,因為腫瘤主要是長在大支氣管且大部分跟抽菸相關。
化學治療好恐怖?魏裕峰醫師:僅3成有副作用 別放棄治療
2021-01-13很多人一聽到化學治療就覺得好恐怖,甚至退縮、不想治療了,希望改用其他方式,但是其實只有3成患者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例如容易疲倦、噁心、嘔吐、掉髮等等,最近2年有新的免疫療法加入,如果再加上免疫治療,病人可以有更好更長的效果跟反應,不過目前健保沒有給付免疫治療。
肺癌只能單用標靶或免疫?組合治療分進合擊 老翁7公分腫瘤消失
2020-12-04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秘書陳崇裕醫師指出,肺癌不單在十大癌症死因中位居第一,死亡趨勢亦呈現上升,尤其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尚未見到明顯改善,顯示肺癌的治療成效仍有一定困境。
壓力大害乳癌淋巴轉移!原本最多剩2年合併療法幫她續命
2020-11-16陳達人指出,三陰性乳癌在手術後5年內,復發機率是其他類型乳癌的1.5倍。台灣本土的數據也顯示,9成以上三陰性乳癌患者,會出現癌細胞轉移現象,且以肺部和骨頭轉移最常見。相較於其他類型乳癌有對應的荷爾蒙療法、標靶治療可使用,三陰性乳癌過去20年來主要以化學治療為主,化療藥物雖陸續有新藥問世,但快速失效也導致預後較差。
三陰性乳癌晚期先化療再手術?鄭翠芬醫師:增加手術機會及乳房保留機會
2020-10-22晚期的三陰性乳癌,治療大多會先採取化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一般外科鄭翠芬主任表示先化療有一個好處,可以先得知腫瘤對該治療有無反應。如果術前接受化療能夠先縮小乳房腫瘤,包括轉移出去的病灶也控制的話,就更能增加手術機會並成功保留乳房,因此不用太擔心晚期發現就是沒希望
【名家專欄】洪素卿/化療加免疫! 合併療法。突破肺癌惡霸「小細胞肺癌」20年治療瓶頸
2020-10-08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任陳育民指出,小細胞肺癌本身惡性度高,常發生在抽菸的癮君子們身上,這群人本身肺功能原就比較差;再加上小細胞肺癌常長在肺部中心位置,癌細胞容易轉移,當患者因咳嗽等症狀就醫時,往往已有縱膈腔淋巴腺轉移。
三陰性乳癌有哪些治療選擇?晚期治療失敗後還有哪些希望?
2020-10-07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曾令民教授說明,所謂早期三陰性乳癌,是指在第四期之前廣泛定義皆稱為早期。針對早期三陰性乳癌,目前常採取的治療模式之一是先給藥再開刀,先測試術後給予的藥物能達到的治療反應如何。目前來說,三陰性乳癌化療的常用藥物包含小紅莓與紫杉醇。
【名家專欄】洪素卿/肺癌早篩早治提升存活率 榮總與國際接軌,突破晚期存活限制
2020-09-29肺癌死亡率高居我國十大癌症之首,平均每小時就有超過一名國人死於肺癌,肺癌儼然已經成為新國病!醫師指出,肺癌死亡率高與患者發現較多晚期有關。想要提升肺癌存活,除了高風險族群接受篩檢、早期治療外;晚期肺癌透過多專科共同參與,以病人為中心、擬定精準治療策略,加以臨床試驗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一樣有機會提升存活。
抽菸50年驗出小細胞肺癌!過去難活一年,化療加免疫突破小細胞肺癌治療難關
2020-09-21近20年間,肺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進展,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卻沒有太大突破,而小細胞肺癌分化較差、生長速度快,過去以化學治療為主。黃明賢說明,一旦診斷屬於小細胞肺癌,因為惡性度高,多要考量是否有轉移頭部、骨頭等部位的現象。義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魏裕峰說明,化學治療對於小細胞肺癌的效果非常好,臨床證實有七成的病人在治療後,腫瘤消得很不錯,但是一旦復發,再治療的效果就可能不太好。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竟確診肝癌!免疫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 晚期肝癌延命新希望
2020-09-08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
三陰性乳癌曙光:免疫治療新武器,所有三陰性病友皆適用?最好先驗哪些抗體?
2020-04-17三陰性乳癌在過去多只有化療一途,近年來各種治療有長足突破,免疫治療更被視為三陰性乳癌的新武器。陳訓徹表示,免疫治療是經由刺激T細胞來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以往免疫治療在乳癌應用上較少被重視,但三陰性乳癌具有腫瘤成長快、突變多等特性,免疫治療介入反能使原先沒有感受力的腫瘤提高治療敏感性。
三陰性乳癌治療選項,哪一種最適合我?陳訓徹醫師:找到適合藥物治療愈早愈好
2020-04-17先期性化療是指在手術前採取化學治療,目前普遍使用紫衫醇、小紅苺(蒽環類)等藥物,之後再視情形搭配免疫製劑藥物或者標靶藥物。醫師表示,這樣的治療策略是為讓腫瘤能盡快消失,平均大概有30%的腫瘤會全部消失
肺癌晚期可用組合療法?免疫+化療+標靶「雞尾酒策略」醫:效果更明顯
2019-12-18由於發生率逐年增加,死亡率居高不下,肺癌儼然成為台灣的新國病,且肺癌早期無明顯兆,過去發現確診時大多已是晚期。不過隨著篩檢工具與治療藥物的進步,肺癌的存活情形得到了改善。
空污傷身!無痛血尿是膀胱癌前兆?晚期轉移是否適用免疫治療
2019-12-11泌尿道上皮癌患者就診時的主訴多為血尿,尤其以無痛性血尿的風險最高。其他症狀還可能包括頻尿、排尿疼痛、腰痛、疲倦、貧血、體重減輕。泌尿道上皮癌患者的化學治療以鉑金為主,然而鉑具腎毒性,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恐無法接受治療。
今健康New新聞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新冠病毒變種害疫苗無效?重症醫師:疫苗2.0可解決

低頭族更容易有雙下巴肥肉!醫師分析4種雙下巴原因

中研院人體生物資料庫跨界合作演譯基金會 陳建仁:助國人預測疾病風險

戴口罩照染新冠肺炎?重症醫:候診區比病房危險
今健康嚴選推薦

盜汗、皮癢、虛累累?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 醫:拖久恐急性白血病

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分不清?小心拖久關節變形

傢俱上會動的白點是什麼?!招名威:粉螨常見難根除,3招有助消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