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橄欖狀腫塊竟是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手術前8後9追求不復發
2022-10-27
今健康/陳宇恩
預防COVID-19,也要關注乳房健康!43歲「小貝」自去年接種COVID-19疫苗後特別關注健康,沒想到半個月後意外在左側乳房摸到腫塊,就醫檢查發現2.2公分、橄欖大小的腫瘤,且癌細胞擴散至淋巴,確診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小貝起初感到挫折又恐懼,但認真積極的她很快地振作,聽從醫師建議,手術前先接受8次免疫藥物合併化療,手術時已查驗不出癌細胞,術後持續9次免疫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5。現在的她,即將從治療中畢業,邁向幸福的嶄新人生。
乳癌不只一種!認識「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
台灣外科醫學會侯明鋒理事長表示,受到年紀老化、初經早或停經晚、肥胖和運動缺乏等因素影響,台灣乳癌發生率近32年成長逾4倍,根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資料,女性標準化發生率已上看813(單位;每十萬人口)每年約新增1萬5千名乳癌病友。而在所有乳癌類型中,三陰性乳癌占比約10-15%。
罹患三陰性乳癌,別過度害怕!侯明鋒理事長進一步說明,過去乳癌病友常將「三陰性乳癌」與「困難治療」畫上等號,然而,臨床發現有一群「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也就是指「腫瘤介於1-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或「腫瘤大於2公分,無論淋巴是否轉移」,採取傳統化療後較容易復發,研究顯示約3成病友可能會在5年內復發,但隨著免疫治療問世和介入,術前予以前導性輔助治療8週期,術後繼續輔助治療9週期,有助減少復發風險。
免疫治療成助力!提升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治療目標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陳芳銘副院長說明,「病理完全緩解(pCR,即為手術檢體檢測不到癌細胞)」和「無事件存活期(EFS)」是評估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治療成果的2大關鍵指標!根據最新國際治療指引指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若在手術前以免疫治療藥物搭配化療,有機會提升「病理完全緩解率」超過6成,減少手術切除的範圍;手術後接續免疫藥物的輔助治療約半年,有助消滅手術後仍殘存的癌細胞,提升無事件存活期,同時降低近4成遠端惡化或復發風險,有機會追求更長的存活時間。
無論早期或晚期,近年三陰性乳癌治療皆已有明顯進步,再加上國內許多醫院都有專業的乳癌治療團隊,病友不要誤信坊間的錯誤資訊、自己嚇自己,相信專業,諮詢使用各項治療包括免疫治療的可能性,只要積極配合醫囑,都有機會追求更好的治療效果,迎向更精彩的人生。
《延伸閱讀》
.乳房硬塊腫脹別輕忽!及早揪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治療新趨勢延存活
.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先期性治療成關鍵!擺脫高復發、死亡率困境!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