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9 筆數
骨質疏鬆症迷思大破解!醫籲及早治療防骨鬆、骨折
2022-06-30骨質疏鬆症是個相當常見的疾病,但因為大多症狀不明顯,在真正發生問題前往往難以察覺,因此又被稱為銀髮族的隱形殺手。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劉亦修醫師提醒,防範骨鬆要趁早,以避免骨折發生帶來不便,甚至久臥在床或間接提升死亡風險。
疫情少運動恐傷骨本!銀髮族必認識的一低「骨質疏鬆」!
2022-06-21疫情期間減少外出,不僅會導致肌力流失,還可能傷骨本!一旦骨密度流失太快,就可能出現一低危機「骨質疏鬆症」。雖然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多數人發現骨質疏鬆,是發生意外脆弱性骨折就醫後,才發現自己有骨鬆。提醒民眾,務必要特別注意保「密」防跌,關心自身骨密度,避免後續骨折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避免成為染疫「死亡黑數」,留意長者的4種非典型症狀!
2022-05-30李建璋教授舉例,有老人因跌倒髖關節骨折,其致死率高,需緊急開刀,而開刀前PCR檢驗為陽性;也有老人因意識昏迷懷疑中風,意外發現PCR陽性;也有老人長年洗腎,突然出現呼吸喘,經檢查為肺水腫,安排洗腎時發現PCR陽性。
婦剎車竟骨折,原來有骨鬆!醫:中高齡4情境都要注意。
2022-03-18洪暐傑醫師提醒,骨鬆患者需注意的不只有跌倒,生活各種情境都需小心,以防骨折發生,而骨鬆不易被發現,民眾平常就需留意自己是否也是骨鬆族群。
三高一低要知道。保密防跌不可少:活到老、走到老!
2021-12-28台灣很多人都知道要遠離三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可是卻忽略了「一低」骨密度太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統計顯示,國人有70%女性骨鬆患者並未接受治療,男性患者未治療比例更高達九成。
當心骨折風險指標7中1!如何開源節流遠離骨折?
2021-12-16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族群常見慢性病第四名,隨著年齡增長,骨鬆患者人數也隨之增加。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為醫師表示,全台約有130萬名民眾罹患骨鬆,但僅20至30萬人接受骨鬆治療。
天冷慎防跌倒骨折!醫教4招:防骨鬆飲食不能只喝牛奶。
2021-11-25洪暐傑醫師表示,冬季集合了各種容易跌倒發生骨折的風險因素,年長者一旦發生骨折,對患者、照護者都是一大負擔,甚至可能出現死亡風險,不可輕忽。
防骨鬆、骨折別只補鈣、喝牛奶!營養師指6關鍵有助防範。
2021-11-17莊譓馨營養師表示,骨鬆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常被忽略,患者往往是在骨折後才發現。值得注意的是,骨鬆的並非年長者特有的問題,人體骨質在20歲左右達到顛峰後,三十歲開始便會以0.1-1%的速度逐漸流失,更年期的女性流失更快。
簡單防範天冷6疾病風險!醫:睡覺放件外套助防心肌梗塞。
2021-11-11洪暐傑醫師表示,天氣冷血管收縮,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問題,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且不單僅限於寒冷,也包括溫度變化過大,例如太冷或太熱,像是在較冷的浴室洗熱水澡,又或者是洗完澡後從溫暖的浴室回到較冷的房間等。這些情況年長、三高等慢性疾病者、有心、腦血管疾病史者等風險族群更要注意。
跌倒骨折才發現是骨鬆?防疫更要防意外!醫師教面對骨鬆三關鍵!
2021-10-22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第四名,其中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據統計顯示,65歲以上老人約有30%至50%曾在一年內發生過跌倒事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曾在家中跌倒,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嚴重可能造成生活品質降低與失能臥床風險等,死亡率更高達約22%,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做好日常防護,才能有效降低骨鬆骨折風險。
缺鈣易骨鬆、三高、傷全身!營養師推10種食材助補鈣。
2021-07-21長期缺鈣容易出現情緒緊繃、暴躁、焦慮、失眠等問題,以及肌肉抽筋或是常常腰酸背痛的肌肉情況出現。也會因身體為協助血鈣上升,使得血管平滑肌收縮引起高血壓,而三高環環相扣,常見三者同行,也容易提升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進而使得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提升。
長輩宅在家注意防跌!當心3大地雷區,掌握防跌5關鍵!
2021-07-16長者因身體功能下降,包含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等,行動較不方便,容易跌倒,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大部分長者待宅在家居多,根據國健署調查分析長者跌傷地點,室內第一位為臥室、第二位為客廳、第三位為浴室;另外,長者跌傷的主因則依序為滑倒或絆倒、失去平衡或頭昏及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
吃鈣片、喝大骨湯助骨折復原?骨折怎麼吃才對?醫教飲食正確觀念
2021-07-12骨折除了遵照醫囑治療、復健,究竟恢復期怎麼吃、吃什麼才對?其實,骨折後不僅需要補鈣,磷、鎂與膠原蛋白等也是構成骨骼相當重要的營養素,保持均衡飲食是幫助骨頭癒合的關鍵。不過,許多人有骨折後不能吃香蕉、鴨肉、糯米等食物,還有要多吃珍珠粉、鈣片、大骨湯等食補幫助復原等迷思,這些說法可信嗎?
一天沒喝咖啡鬱悶又易怒?當心咖啡因過量心律不整
2021-05-10一杯充滿香氣的咖啡,是許多人上班或唸書時的良伴,更是日常生活的享受。然而,你是否因為持續喝咖啡,一天沒喝就出現不舒服的狀況,像是頭痛、疲勞或昏昏欲睡、心情鬱悶或易怒、難以專心、類似感冒的症狀?臺北市聯合醫院吳尚樺藥師提醒,若自我評估發現上述症狀同時存在三種,就要小心可能有「咖啡因戒斷症狀」。
手指吃蘿蔔乾是什麼?手指挫傷勿搓揉!醫教PRICE自救
2021-05-10你有過手指頭「吃蘿蔔乾」的經驗嗎?特別是進行球類運動時最常發生,當下手指又痛又腫要如何處理?中正脊椎骨科醫院主治醫師廖志祥說明,手指「吃蘿蔔乾」的名稱,可能來自受傷後的手指,腫漲又瘀青的外觀,看起來就像蘿蔔乾。
扭傷要冰敷還是熱敷?醫:4成易再度扭傷,兩週沒好速就醫!
2021-05-03輝馥診所主治醫師許嘉麟表示,扭傷當下救急容易搞混的民眾,可先了解「熱漲冷縮」。當發生急性扭傷時,軟組織會充血甚至造成血管破裂,冰敷可以達到收縮效果,降低腫脹所造成的疼痛,因此冰敷目的不在治療而是止痛,發生急性扭傷時可冰敷應急。但也不宜過久,避免抑制發炎情況,發炎是一種身體自我修復的機制,過度冰敷會抑制患部修復,建議6小時內可用冰敷做處置。
慎防「髖關節骨折」突襲!醫:前3年致死率達50%
2021-04-07手術後一年的死亡率約14%至36%,第二年死亡率約13%,前三年總死亡率約50%,超過一般癌症的死亡率,說它是「老人殺手」,一點也不為過。對骨科醫師而言,髖部骨折是最基本的手術,算不上困難,其致命的原因在於
【名家專欄】喝牛奶能防骨折?一次看懂乳製品7大迷思!
2020-10-30青少年多喝牛奶,可以存骨本預防老年時骨折嗎?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多喝牛奶,老年時骨盆骨折的機會反而上升,這跟我們過去的認知恰好相反。不過,不是因為牛奶對骨骼有害,而是青少年多喝牛奶會促進身高發育,而身高較高者骨盆骨折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
骨質疏鬆跟你想的不一樣!專科醫師想告訴你的事
2020-08-31一般民眾普遍以為,骨質疏鬆並非重大疾病,或只會引發駝背等小問題。事實上,國內50歲以上每5個人就有一個骨質疏鬆症。骨鬆症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一旦發生併發症最嚴重者可能致命。
今健康New新聞

異位性皮膚炎別放棄治療!中重度病友健保武器選擇多!

骨質疏鬆症迷思大破解!醫籲及早治療防骨鬆、骨折

醫教3大關鍵幫助預防HPV感染!9-14歲接種疫苗效果佳

智慧醫療成為趨勢!認識未來健康生活新日常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觀展攻略

3C玩不停當心夜間多尿!一夜尿2次成年輕男性文明病!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