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6 筆數
腹膜透析結合雲端更升級!找回「腎」利人生攻略
2023-01-12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鄭本忠醫師表示,在過去腹膜透析還是手洗的年代,需要 醫護人員逐一電訪、家訪,或是病患定期回診,才能獲取透析治療數據,且病患還可能沒有照實紀錄,造成治療成效落差。現在腹膜透析的雲端監測,能讓醫護人員立即取得數據,保障腎友更即時、安心地治療。等於是睡一覺起來,所有的治療都完成,白天可以接續工作,回歸正常的生活模式。
心臟病友、腎臟病友小心!心腎會互相影響,3警訊注意心腎症候群!
2022-09-29心、腎兩者關係密切,心臟疾病造成對腎臟供血不足會引起腎臟病變,腎臟疾病也會因體液及電解質失衡而增加心臟負擔,心腎症候群正是民眾較不熟悉的共病。據「2020台灣腎病年報」資料,新發透析病友中,三年內的併發症比率前三名,分別是佔21.3%的缺血性心臟病、佔19.5%的消化性潰瘍、佔19.3%的心臟衰竭。
台商喝酒應酬竟半身癱瘓!輕忽心血管風險釀二次中風
2022-08-22一名60歲有中風病史的台商,近年長期待在中國東北發展事業,因為生意上經常需要應酬,不僅飲食重油重鹽,交際時也常伴隨抽菸、喝酒,加上當地天氣寒冷,一不小心中風又再度發作,釀成半身癱瘓。回台灣就診時,醫師檢查發現該名台商的身體狀況明顯惡化,不只肝功能受影響,血管硬化程度也更加嚴重,這次二度中風的經歷也讓他感嘆不敢再輕忽身體健康。
養腎、腎虧指的是什麼?醫教4觀念確實養腎、養腎臟!
2022-08-16胡心瀕醫師表示,中醫與民眾溝通時所提到的腎,一般而言並非完全是指腎臟,通常指得是與水液新陳代謝有關的「泌尿系統」,或是泛指男性的造精功能或女性卵巢功能等「生殖系統」,以及元氣、精氣、能量的源頭,隨著個人保養、年齡老化而增減的「腎氣」。
避免洗腎吃淡一點就好?醫指3重點更有助防範!
2021-12-13顏宗海醫師首先說明,飲食習慣偏鹹,雖然確實會增加洗腎的風險,但並不是直接的影響,之所以民眾口耳相傳「吃太鹹小心洗腎」,最主要的因素在於,這般飲食習慣容易引起高血壓,而有此飲食習慣者,也常見整體飲食狀態不佳的問題,也容易引起糖尿病,兩者皆在常見的洗腎風險名單中,是容易引起腎臟病變的風險族群。
一圖了解指甲健康密碼!醫:留意癌症、腎病變、心臟病。
2021-12-10指甲外觀不僅和指甲的健康狀況有關,身體是一整組的,身體出現疾病也會在各處留下蹤跡,包括指甲。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提醒,平時可多觀察指甲狀況,以利發現異常盡早檢查,有些情況甚至與癌症、腎病變、心臟病有關。
C肝治療不能等!慢性肝病三部曲好危險!醫籲每年腹部超音波檢查一次
2021-11-26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造成台灣肝癌盛行的主因是病毒性肝炎,一旦感染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患者,肝臟會因反覆發炎,導致肝硬化及肝癌的慢性肝病三部曲。與B型肝炎不同的是,C型肝炎尚未有疫苗可預防,因此對相關症狀提高警覺成了關鍵。
腰痛是腎臟病嗎?會洗腎嗎?醫:留意症狀,4種人最容易洗腎!
2021-10-22顏宗海醫師表示,診間不乏腰痛前來腎臟科就診的民眾,不過多數檢查發現是和肌肉拉傷有關,也就是常聽到的閃到腰,又或者是骨骼的問題,如椎間盤突出。
湯圓怎麼吃才健康?營養師:吃4顆少吃半碗飯、豆漿無糖茶做湯底
2020-12-21不少人吃湯圓搭配紅豆湯等甜湯湯底,其實很容易吃進過量糖份。鹹湯圓也常見以油蔥頭爆香過的湯頭作為湯底,油脂含量相對偏高,都是吃湯圓要注意的問題。營養師建議,想吃鹹湯圓可以用不含油脂的蔬菜湯底,搭配小白菜、香菇等配菜,增加纖維攝取量,整體熱量較低,既能作為點心也能取代正餐。
新冠疫情關鍵時刻,慢病病友冬季如何自保?肺炎預防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0-12-16慢性病患者免疫力較一般人差,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更大,一旦發病有可能造成原有疾病惡化,應該要積極接種疫苗。沒有發病的帶菌者也可能將肺炎鏈球菌傳染給身邊有慢性病的家人,建議一般成人也可以將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列入考量。
哪些人要打疫苗防肺炎?醫籲:肥胖、抽菸、多重慢性病最危險
2020-11-16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醫師指出,容易被忽略的肺炎高風險族群包括肥胖、高血壓、抽菸三大因子。BMI──身體質量指數在30-34.9之間,罹患肺炎的風險將升高1.4倍;BMI值大於35則肺炎風險增加兩倍,尤以男性為甚。黃信彰表示,一項美國追蹤超過10萬人的研究發現,抽菸者比起一般人,肺炎風險上升1.5倍,且菸齡超過25年者,肺炎風險更上升至2.54倍。
洗腎是生病吃太多藥?哪一種止痛藥會傷腎?醫師籲風險族群勿亂吃
2020-10-08楊孟儒醫師指出,絕大多數腎臟病而造成洗腎皆非用藥引起。國人之所以服藥種類多,原因在於身體患有不同共病,如三高、心臟病,多共病導致可能用藥超過10種。楊孟儒強調,針對各種共病開立的藥物,不但不會傷腎,更可以控制三高、疾病,進而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因此依照醫囑、規律服藥才是真正免於洗腎的良好觀念。
腎友感染肺炎死亡風險恐多5倍!醫籲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增保護力
2020-09-07透析患者中包括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族群、「洗肚子」的腹膜透析族群,都是利用機器代替腎臟代謝功能,清除血液中新陳代謝廢物。由於透析患者免疫力較弱,往往是感染重症的高風險族群。黃尚志指出,透析患者住院超過14天中有38%是感染性疾病造成,且佔死亡個案近20%,對腎友的健康風險不可謂不大。
新竹市啟動智慧醫療論壇 國泰遠距糖尿病照護效果佳
2020-07-10新竹國泰綜合醫院院長李興中說明,新竹國泰對糖尿病人的照顧,可概括為「伴你健康」的觀念。醫護團隊如病人健康管理的領航員,利用即時通訊軟體與APP工具,給予病人即時回饋與照護指引。病人每日居家偵測的身體數據則透過APP回傳醫院系統,讓醫師能夠清楚瞭解病人每次回診之間的血糖變化與身體狀況,促進醫病資訊的快速回饋,幫助及早預防其他併發症。
防範高血壓引腦中風、腎臟病,醫教準確測量及7招改善,40開始就要做
2020-04-15王威傑醫師表示,高血壓主要為本態性高血壓、次發性高血壓,一般民眾多為前者,通常為一般遺傳、年齡關係等逐漸出現的身體老化所產生,如台灣民眾常見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的高血壓,而家中若有高血壓病史也是高風險族群。高血壓定義標準雖各國治療及指引不同,不過王威傑醫師表示,以中華民國目前最新的(2016年)高血壓定義140/90(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來看,凡超過此定義者即為高血壓患者。
如何避免進入洗腎人生?醫:飲食是關鍵,糖尿病、四高一定要按時吃藥
2019-12-23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郭克林醫師表示,台灣的洗腎的盛行率和新發生率都居於全世界的前三名,而其中有兩種洗腎的病人是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糖尿病患者及年齡老化者。主要除了和四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各種慢性病盛行率有關,也應檢視台灣人愛用偏方的習慣。
今健康New新聞

過年顧健康!HPV疫苗預防癌病,醫籲男生更要打

十大癌症最新報告:50歲族群要注意!政府補助五癌篩檢做就對了!

B肝疫苗斷層世代如何預防肝癌三部曲?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

中國疫情升溫該擔心嗎?重症醫:做好2件事安心過好年!

便便見血竟是腸癌第四期!?標靶接力治療有機會剷除腫瘤!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