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素過多恐延燒全身!慢性腎臟病護腎三關鍵!
2023-05-11
台灣高居全球洗腎率冠軍,有著洗腎王國之稱。那麼造成腎功能惡化的元兇是什麼?答案就是尿毒素的累積。當腎臟功能衰退時,身體無法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導致尿毒素堆積體內。長久下來,就像將全身浸泡在毒素中,影響全身器官,除了增加心血管風險外,也同時加速進入透析時間。慢性腎臟病及正在接受透析治療病患,除了配合醫囑控制飲食,還能經由評估使用護腎益生菌加尿毒素吸附劑,有效減少尿毒素生成並排出,減少腎功能惡化及延緩透析時間,同時治標又治本!
尿毒素是什麼?累積過多恐影響全身器官?
尿毒素可依照分子大小進行分類:
- 水溶性非蛋白質結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 較大或稱為中分子化合物
- 可與蛋白質結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其中蛋白質結合型因為容易和蛋白質結合,無論是正常的腎臟或洗腎排除,都不易清除,也是對身體危害最顯著、毒性最高的一種。
慢性腎臟病或是末期腎病接受透析治療的病患,一大部分的器官傷害都是來自於尿毒素累積所造成的毒性作用。包括發炎氧化,蛋白質熱量耗損,或是造成血管鈣化、阻塞等等,都與其有很大的關係。就像糖尿病一樣,等於長期暴露於毒素威脅!
- 低密度膽固醇顆粒變小且變質,加速血管阻塞
- 血磷上升,血管容易鈣化
- 增加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及死亡風險
- 加重腎功能惡化
- 骨質疏鬆
- 腎骨病變
- 免疫系統下降
- 胰島素阻抗導致高血糖
- 腦部認知能力下降
尿毒素降不下來!腎病最擔心蛋白質熱量耗損!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低蛋白飲食來降低蛋白質攝取,尿毒素累積理應減少,不過在慢性腎臟病或接受透析的腎病病患,尿毒素累積的程度及毒性傷害卻更厲害,其實是因為攝取的蛋白質不足造成蛋白質熱量耗損而產生的惡性循環。
因為當病患食慾下降同時執行低蛋白飲食時,容易產生蛋白質熱量耗損,等於蛋白質不斷被分解,又沒有足夠地攝取。影響包含肌少症、免疫系統下降、腸黏膜屏障功能缺損等。一旦失去腸黏膜的保護作用,尿毒素、內毒素就有機可趁進入體內。因此蛋白質熱量耗損越多,尿毒素累積也會相對多且毒性強。
降毒+吸附沒煩惱!這樣護腎更完整!
目前尿毒素治療著重在低蛋白飲食,避免過多蛋白質進入體內被腸道壞菌分解成尿毒素,尤其是會和蛋白質結合的類型。但這是屬於比較被動的方式,且效果差強人意。因為很多病患已經營養不良,無法執行低蛋白或極低蛋白飲食,反而需設法將蛋白質及熱量控制在標準,避免蛋白質熱量耗損持續惡化。此外,也由於慢性腎臟病病患腸道菌叢與一般健康人有很大的差異,往往會合併微菌叢失衡。以致壞菌增加,產生更大量的尿毒素。
為打破惡性循環,可以選擇多管齊下,配合優質蛋白質攝取(因為低蛋白飲食真的太難了,在病患沒有食慾的情況下,又得逼他們吃不喜歡的食物,通常遵從性都不好。)加上腎臟專用的益生菌及活性碳尿毒素吸附劑。
配合腎臟專用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相,需挑選有臨床試針對慢性腎臟病,同時菌量夠、具安全性,才能有效降低尿毒素生成並改善腸黏膜功能。再加上台灣竹製成的活性碳尿毒素吸附劑(以台灣竹天然多孔結構表面特性,輔以多孔分散專利技術(DAE),增加吸附面積),將尿毒素帶走並排出,並以特殊技術包覆藻膠酸成球型,減少腸道沾黏及便秘發生。過去坊間有類似碳粉的劑型,會將營養素、酵素一併吸收,無法專一針對尿毒素,可能更加惡化病情。此外,碳粉也容易被腸細胞吞噬,導致腸道發炎沾黏,無法達到真正功效。
採訪出處: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