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9 筆數
肚子凸一塊,疝氣能推回去?醫:可以,2種情況就算成功。
2023-04-28疝氣日常並不少見,男女都可能發生,有得可以將它「推回去」,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李君豪說明,哪些情況可行,並呼籲盡早檢查以確保健康。
皮疹、全身痠痛竟是黴菌感染?!他胸痛就醫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2023-04-19一名52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於住院化療數日後開始發燒、腹痛,隔天四肢及軀幹部位並開始冒出許多皮疹,且身體痠痛到幾乎無法下床。醫師推測,極有可能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經抽血檢查確定,患者有熱帶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感染;而且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患者肺部也有許多病灶。
7大腹部穴位一張圖看懂!經痛、腹痛、便祕按對位置更有用。
2023-03-22肚子不舒服、經痛的時候,人們常會按摩肚子試圖讓自己舒服些,其實肚子上確實也有許多簡單好記的穴位,有助改善各種常見疼痛。澄明中醫診所郭祐睿院長指出常見穴位,以及常見情況可以按的穴位,學起來更有助養生!
腹痛、沒食慾、體重下降?膽道癌警訊10種人注意,7成確診即晚期
2023-03-21賴基銘教授表示,膽道癌初期幾乎沒有徵兆或明顯症狀,即便是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聯想和癌症有關,通常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糞便顏色變淺等明顯症狀才有所警覺,約有6-7成患者確診已是晚期。提醒民眾如有相關症狀務必有所警覺。
論文口試壓力破表 準博士潰瘍性結腸炎發作險切「腸」 醫師:治療不單控制症狀 黏膜修復才能降低癌化風險
2022-12-02壓力大,不只爆肝,還會爆腸?!一名準博士生先前因為寫論文、準備論文口試,在圖書館昏倒、褲子還沾滿血,緊急就醫才知道是潰瘍性結腸炎發作,整條大腸幾乎都是潰瘍出血,還有一堆息肉,檢查的管子幾乎都快穿不過去。所幸緊急使用類固醇加上後續生物製劑接力治療後,病情穩定控制,順利出院。
經常腹痛、血便狂拉!?當心腸炎變腸癌!一次看懂潰瘍性結腸炎
2022-09-19腸腸出狀況、治療不能輕忽!小芸(化名)從20歲時開始嚴重腹瀉,有便祕宿疾的她,原本心想「趁機把大腸清一清」也沒什麼不好;沒想到從腹瀉演變成一天多次血便,吃完東西就拉血。直到發燒昏倒送醫、血色素不到正常值的一半,住院一個多月期間經詳細檢查才確診為「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若未治療,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增加腸穿孔、狹窄,甚至是大腸癌的風險。
腹痛、凸一塊是為什麼?盡早就醫防疝氣釀腸壞死,男女皆可能。
2022-08-15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級醫師戴鋒泉提醒,疝氣是男女都可能發生的疾病,輕者治療改善即可,但嚴重遲未就醫也可能使得腸道壞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呼籲盡早檢查以免後患。
皮膚變黃是肝癌?醫指關鍵!現50歲以上留意症狀,早治療存活率達10年!
2022-07-04胡瑞庭醫師表示,肝癌最危險的症狀就是「幾乎沒有症狀」,可能常出現頭暈、疲倦等症狀,但這些其實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對於民眾而言也多是習以為常。至於體重不明下降、眼白及皮膚變黃的黃疸、右上腹脹痛、腸胃道出血而吐血等,較顯而易見或較為嚴重的症狀,往往都已經進入了中晚期。這也是為什麼常呼籲民眾正視長期疲倦、頭暈等問題,如有發現異常應盡早檢查,這些不明顯症狀是許多癌症早期的共通特色,肝癌也在其中。
右下腹痛超過1天不要忍!醫:曾有患者闌尾炎忍太久過世。
2022-05-23李君豪醫師表示,右下腹疼痛的可能原因,包括了腸道、婦疾,腎臟也有可能痛到這來,除了常見的吃壞肚子以外,也有可能是闌尾炎。醫師指出,闌尾對人體而言可說是個無用的器官,但因阻塞等原因形成發炎時,卻有著致命風險,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右下腹疼痛。
肚子一直叫,腸鳴怎麼辦?醫指常見原因,1情況盡早檢查。
2022-05-10不少民眾時常會有「明明沒肚子餓,肚子卻一直叫」的情況,有時甚至聲音大到旁邊的人還關心是不是肚子餓,有時還會伴隨著相當不舒服的腹痛。對此國泰醫院電消化內科江技坤醫師指出常見原因,並提醒若有出現其他症狀應多觀察並盡早就醫檢查。
便祕、腹瀉、血便是大腸癌?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9成!
2022-03-30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
女常腹脹、腹痛婦產科也要看!醫:慎防卵巢癌,6族群更要注意。
2021-12-16郭安妮醫師表示,卵巢癌的症狀非常不明顯,並不像子宮內膜癌或子宮頸癌等,可能會有出血的情況發生,卵巢癌在第一期、第二期常見沒有任何異狀,此時發現的患者,大多是因為健康檢查、定期檢查時發現。而進入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症狀也依然不大明顯,多以腹脹、腹痛、噁心、有壓迫感等腹部不適症狀呈現,也因為受到腫瘤壓迫,可能出現頻尿的情況,不少患者常會是從腸胃科轉診至婦產科,而此時發現的族群約高達75%。
脹氣怎麼辦?醫教4招助改善!3情況盡早就醫,慎防腸癌等疾病。
2021-10-21腹脹問題較嚴重時,往往也會伴隨著腹痛,一樣可先從位置來看。不過腹痛未必是脹氣,因此也需經由醫師診斷,看是否由脹氣而起,包括可從常見的三大因素了解,過量進氣、排空太慢、產氣過多,民眾也可從此方向初步評估,避開相關風險。
形容不出的腹痛小心腸中風!死亡率達9成,2症狀過4小時速就醫
2021-06-10王威傑醫師表示,腸中風主要常見因心臟心房顫動、心律不整、出現血栓,或腸道動脈硬化造成血管阻塞,使血流無法達到腸道,腸道無法吸收氧氣所致。而像是休克、感染使血壓降低等所引起的血流不順、血液缺乏等,也可能導致腸中風,不過此情況並非阻塞完全沒有血流,而是因為到達腸道的血流量大幅減少。另外,正如腦中風一般,血管破裂也是其中一項腸中風的風險因子,不過機率較低。
腹痛腹瀉看不好是腸躁症?認識發炎性腸道疾病!周仁偉醫師
2020-12-28腸躁症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大便型態改變,屬於較良性的病程,長期而言較不會有過度不佳的預後。而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消化道、腸胃道的潰瘍發炎,雖然症狀與腸躁症相似,長期會有合併併發症,病程隨時間惡化之虞。
長期腹痛、腹瀉要小心,5大警訊注意克隆氏症
2020-12-07腹痛、腹瀉一般而言最常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腸胃炎,時間較為長期的也會想到腸躁症,但若合併出現了血便、貧血、體重減輕3大症狀,並且持續了3個月時,就應特別留意可能是自體免疫失常造成發炎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腹瀉原因不明?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來攪局
2020-06-15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表示,在各種腹瀉原因當中,最常見的是感染型腹瀉,其主要是因為細菌、病毒、黴菌等感染所起,使腸道開始出現發炎、拉肚子等情況,這類型的腹瀉,除了會有腹瀉症狀之外,最重要的是還會有原本的主要症狀,如武漢肺炎會有腹瀉症狀,但主要的症狀還是肺炎、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而感染型腹瀉通常屬於急性腹瀉,過了之後就好轉了。
一張圖看懂腹痛位置及原因,醫:出現這些情況盡快急診就醫!
2020-05-22腹部聚集了相當多的器官在其中,但腹痛時民眾往往第一個反應就是吃壞肚子,也因此忽略了緊急重大疾病而延誤就醫的消息時有所聞。正因為腹部當中有非常多的器官,也因此出現疼痛等不適時,應留意疼痛的位置,適時前往就醫。
右下腹疼痛、噁心想吐別大意 何松穎醫師:闌尾炎可治癒但不可拖延。
2020-02-19家醫科何松穎醫師就表示,約有8.6%的男性一生當中可能發生闌尾炎,女性則約占6.7%,比例不低。而其常見於10~30的族群身上,當中又以10~19歲最多。 日前知名港星吳彥祖就曾在自己的社群軟體上,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起初對突如其來的腹痛不以為意,認為只是單純的食物中毒,拖了3日之多後緊急送醫住院,也才發現是急性闌尾炎,險些送命。
今健康New新聞

放血治療有助降低「多血症」患者血栓風險?血液學專家提供不同見解

「新型長效型干擾素」可望成骨髓增生性腫瘤潛力治療選項,不只治療紅血球增生症!

近6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就有1人肺纖維化 持續咳喘半年後檢查肺部整片白掉

不孕症治療每天打排卵針好恐慌!醫教龍年迎好孕4關鍵

「茲卡病毒」現蹤台灣!小兒感染醫提醒:孕婦更要特別留意。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