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搜尋結果 26 筆數

    腸躁症和肝膽、脾胃有關。中醫指2大類型,從根本調理助改善!

    2024-07-10

    腸躁症常讓人一有壓力或情緒就影響排便狀態,在繁忙的社會中這情況相當常見。不過有的人排便本來就有問題,也剛好生活壓力大,是不是腸躁症究竟該如何診斷?中醫是怎麼看的呢?澄品中醫陳詩潔中醫師說明。

    腹瀉按按3穴位助改善!中醫分3類型,不只治療更依體質調養。

    2024-06-21

    腹瀉總讓人傷腦筋,不知是不是吃壞了什麼東西,或是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澄玥中醫診所簡正倫中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看腹瀉可分成三大類,症狀及治療、改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也分享日常可透過穴位按摩進行改善。

    26歲貧血竟確診腸癌晚期!標靶藥合併化療助他找回新希望!

    2024-05-29

    隨著精準醫療不斷進步,現今大腸直腸癌治療漸漸走向個人化的多元標靶藥物或免疫等治療,可供無法接受手術切除患者多項治療選擇。以國人最常檢驗的RAS基因來說,舉例可以針對未突變者,使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株抗體標靶治療合併化療,能有效幫助患者延長存活,還有機會縮小腫瘤進而手術,為晚期轉移患者帶來治癒的希望。

    膳食纖維促排便、助養生!吃了卻便秘、腹脹痛?這樣吃更健康!

    2024-05-07

    有些人吃了照樣便秘,甚至出現腹脹、腹痛等情況。嫚嫚營養師指出膳食纖維的好處,以及相關影響的關鍵,並教大家怎麼吃更有助排便、更養生!

    有吃菜還是便祕?糞便軟黏?醫解常見3問題,不是光吃菜就好!

    2023-04-06

    許多人平常都有在吃蔬菜,卻還是會有排便問題,例如便祕、軟黏的糞便、一粒粒像羊糞便等不健康糞便的狀態。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痔瘡手術主治醫師鍾雲霓表示,蔬菜雖然是排便重要的一環,但排便也不能單靠蔬菜,若有排便問題可檢視日常飲食習慣,以利排便順暢。

    論文口試壓力破表 準博士潰瘍性結腸炎發作險切「腸」 醫師:治療不單控制症狀 黏膜修復才能降低癌化風險

    2022-12-02

    壓力大,不只爆肝,還會爆腸?!一名準博士生先前因為寫論文、準備論文口試,在圖書館昏倒、褲子還沾滿血,緊急就醫才知道是潰瘍性結腸炎發作,整條大腸幾乎都是潰瘍出血,還有一堆息肉,檢查的管子幾乎都快穿不過去。所幸緊急使用類固醇加上後續生物製劑接力治療後,病情穩定控制,順利出院。

    鈣重要!乳糖不耐症怎攝取?營養師指關鍵:喝牛奶訓練!或可吃別的。

    2022-10-31

    乳糖不耐症的民眾詢問是否可以用豆漿取代牛奶,答案是不行的。牛奶的重要性主要在於鈣,而豆漿主要是補充蛋白質,鈣質含量非常低,若只喝豆漿容易忽略了鈣吸收,長期下來會有骨密度不佳、骨鬆等問題,牛奶和豆漿都不可互相取代。

    經常腹痛、血便狂拉!?當心腸炎變腸癌!一次看懂潰瘍性結腸炎

    2022-09-19

    腸腸出狀況、治療不能輕忽!小芸(化名)從20歲時開始嚴重腹瀉,有便祕宿疾的她,原本心想「趁機把大腸清一清」也沒什麼不好;沒想到從腹瀉演變成一天多次血便,吃完東西就拉血。直到發燒昏倒送醫、血色素不到正常值的一半,住院一個多月期間經詳細檢查才確診為「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若未治療,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增加腸穿孔、狹窄,甚至是大腸癌的風險。

    宿便竟可達3公斤或更多?!醫:人人都有,6招改善降腸癌風險。

    2022-07-08

    江技坤醫師表示,宿便每個人都會有,不論是1-3天一次正常排便、便秘、腹瀉,糞便經大腸到直腸然後排出,直腸排的會較乾淨,大腸過程較多曲折且有皺褶,時間較長或甚至到便秘的會更多些,差異在量的多寡,視個人情況較多的也可能約有3公斤左右甚至更多。

    頭痛、胃痛檢查不出原因?醫教4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2022-06-16

    現代人面臨緊湊的生活步調和資訊爆炸的時代,當身體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會影響到身心健康!而無形的壓力會用不同生理症狀來表現,像是頭痛、便秘、胸悶、憂鬱等,嚴重時甚至可能改變體內的內分泌系統,慢性壓力的影響不容小覷。

    避免成為染疫「死亡黑數」,留意長者的4種非典型症狀!

    2022-05-30

    李建璋教授舉例,有老人因跌倒髖關節骨折,其致死率高,需緊急開刀,而開刀前PCR檢驗為陽性;也有老人因意識昏迷懷疑中風,意外發現PCR陽性;也有老人長年洗腎,突然出現呼吸喘,經檢查為肺水腫,安排洗腎時發現PCR陽性。

    肚子一直叫,腸鳴怎麼辦?醫指常見原因,1情況盡早檢查。

    2022-05-10

    不少民眾時常會有「明明沒肚子餓,肚子卻一直叫」的情況,有時甚至聲音大到旁邊的人還關心是不是肚子餓,有時還會伴隨著相當不舒服的腹痛。對此國泰醫院電消化內科江技坤醫師指出常見原因,並提醒若有出現其他症狀應多觀察並盡早就醫檢查。

    便祕、腹瀉、血便是大腸癌?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9成!

    2022-03-30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

    防便祕、大腸癌、護血管!膳食纖維營養師4招簡單吃滿。

    2022-03-17

    明明就都有吃蔬果,便秘問題還是沒改善,除了前述提到可能有腸道相關問題外,簡鈺樺營養師表示也有可能是攝取量不足,有吃蔬果就能未必補足膳食纖維。

    為什麼常腹瀉、拉肚子?醫:6情況早檢查,未必是腸胃問題。

    2021-12-24

    王威傑醫師指出,腹瀉主要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可依14天作為分界點區分。急性的成因包括了病毒、細菌、原蟲感染等,也就是常聽到的腸胃炎、食物中毒,主要症狀為腹部不適,也可能出現噁心、想吐、發燒。另外,受到等藥物影響的醫源性因素也可能造成,例如化療、使用抗生素等,像是安養院的病人,常會有泌尿道感染而需服用抗生素,長期可能改變腸道菌叢生態,便容易腹瀉,可視為副作用的一種。

    黏在馬桶上?四分之一成人有排便困難 出現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2021-03-31

    吳文傑醫師指出,一般便秘可以透過生活作息調整,但若出現「病態便秘」症狀且持續3至6個月以上,就應盡速就醫詢求專科醫師協助。所謂病態便秘要符合三大要件,第一要件的排便狀況包括:需很用力才能排便、覺得上不乾淨、經常大出顆粒狀的「羊大便」、手挖或壓肚子才能解便、覺得肛門被塞住、每周排便次數少於3次。上述6種情況,如果1個月內有7天以上出現2種,即符合第一項病態便秘要件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2021-03-30

    鍾雲霓表示,正常的情況下,糞便會先從小腸出發至大腸,大腸吸收水份,進程越往後排便會逐漸變乾,最後形成表面有裂痕的長條狀,或是表面光滑的長條狀的正常、健康糞便。

    是腸躁症還是大腸癌?醫:合併貧血、頭暈等症狀速就醫

    2021-03-10

    郭明正醫師表示,腸躁症的影響雖然多為身體不適及生活不便,但還是不可大意,因為這些症狀多數也都和其他常見腸道疾病相似。換句話說,患者所發現到、感受到的症狀,未必是腸躁症。

    腹痛腹瀉看不好是腸躁症?認識發炎性腸道疾病!周仁偉醫師

    2020-12-28

    腸躁症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大便型態改變,屬於較良性的病程,長期而言較不會有過度不佳的預後。而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消化道、腸胃道的潰瘍發炎,雖然症狀與腸躁症相似,長期會有合併併發症,病程隨時間惡化之虞。

    長期腹痛、腹瀉?醫指5大警訊,小心「克隆氏症」!

    2020-12-07

    腹痛、腹瀉一般而言最常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腸胃炎,時間較為長期的也會想到腸躁症,但若合併出現了血便、貧血、體重減輕3大症狀,並且持續了3個月時,就應特別留意可能是自體免疫失常造成發炎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名家專欄】徐嘉賢醫師/沒有腹瀉就不是腸胃炎?諾羅病毒&急性腸胃炎10大迷思

    2020-11-25

    沒有「腹瀉」,就不是腸胃炎?這是超級常見的誤解,彷彿「腹瀉」就等同於腸胃炎一樣。「腹瀉」並非必定會出現,有可能只有嘔吐跟發燒,或是只有輕微的腹瀉。

    避免隔夜菜長細菌引中毒 營養師:食物溫熱時就該冷藏

    2020-10-29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導致食物中毒的因素繁多,一般常見主要為吃下被細菌所感染的食物所引起,也就是所謂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所公告的108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細菌性食物中毒前三名至病細菌包括了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等;前三名相關汙染食品則包含了複合調理食品(包括餐盒)、水產及相關加工品、蔬果類及相關加工品。

    不只有苦絲瓜會葫蘆素中毒 毒物專家:花椰菜等食物不明苦味要小心

    2020-10-19

    招名威教授表示,葫蘆素一般而言廣泛被認為出現在葫蘆科的植物當中,常見食材如絲瓜、南瓜、小黃瓜、冬瓜、西瓜、哈密瓜等瓜類。

    腹瀉原因不明?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來攪局

    2020-06-15

    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表示,在各種腹瀉原因當中,最常見的是感染型腹瀉,其主要是因為細菌、病毒、黴菌等感染所起,使腸道開始出現發炎、拉肚子等情況,這類型的腹瀉,除了會有腹瀉症狀之外,最重要的是還會有原本的主要症狀,如武漢肺炎會有腹瀉症狀,但主要的症狀還是肺炎、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而感染型腹瀉通常屬於急性腹瀉,過了之後就好轉了。

    夏季避免腸道感染5大重點。自己煮、外食族、外送族都要注意

    2020-06-09

    何松穎醫師在健康醫療直播節目【直播會客室】訪談中表示,避免腸道感染首要就是注意飲食清潔,若習慣以外食為主的民眾,更應注意選擇商譽良好的店家,避免來路不明的食物,如遇想吃的東西是出自於檢查大腸桿菌等細菌超標的店家,應先觀望一些時日,待店家改善消息後再考慮是否光顧

    空心菜有利降血糖、血壓 營養師:且利血管暢通防心血管疾病!

    2020-03-09

    三高一直是不少民眾所需正視的問題,包括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而空心菜就含有有利降下其中兩項的營養,也就是高血糖和高血壓。營養師表示,空心菜中含有相當豐富的鉀離子,有利於排出人體多餘的水份以降低血壓,一般也相當常見將空心菜的老莖頭連根煎湯一起飲用,其對於降血壓、治暑熱、改善牙齦浮腫、眼睛浮腫等都相當有幫助。

    今健康New新聞
    用藥發現5異常不要吃!政府如何把關?成效如何?食藥署說明
    當發現藥品異常許多人就會將藥品直接丟掉,不過其實有通報管道,這能夠讓全民一同監督藥品品質。回到源頭來看,藥品上市後政府如何把關?成效又如何?到了民眾手上通報後又如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一一說明。
    早期高風險HER2陽性乳癌預後差?精準導彈ADC藥物拚治癒!
    HER2陽性乳癌因復發及轉移的風險較高,通常被認為是預後較差的乳癌亞型。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已有不少治療手段可拚治癒,有效的治療策略就顯得相當重要。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副院長饒坤銘醫師一一說明,助乳癌病友們力抗HER2陽性乳癌。
    糖友不能只看糖化血色素!「連續血糖監測儀」助防低血糖、控各數值
    糖尿病監控血糖是重要課題,不過許多糖友往往只重視有如大考、約每2-3個月到醫療院所檢查一次的糖化血色素,卻忽略了有如每天日常小考的空腹血糖、飯後血糖、隨機血糖等,長期下來恐怕控糖不利,甚至低血糖帶來危險。
    光深蹲還不夠!壯世代存「肌」本*需從「這營養」著手
    全台壯世代名人都在「瘋深蹲練全身肌群」!深蹲因為可以同時連動多個關節、肌肉,包含核心到大肌群等,一次鍛鍊到全身;加上零成本、老少咸宜,國內包含趙少康、朱立倫、李濤、裴偉、劉寶傑等名人都響應推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深蹲動作雖然看似簡單,但沒有一定的肌肉量支撐可是做不來的,因此若發現自身無法成功深蹲,就要當心是「肌本」不足的警訊,尤其隨著年齡增長,該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正確老出好成「肌」,是現今壯世代的重要課題。
    接住思覺失調症病友!松德聯醫設綿密網絡,長效針劑助穩控!
    為能達到「思覺失調症不漏接」的目標,黃名琪院長表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設立綿密網絡,以醫院為基礎,串連衛政、警政、社政、民政、基層診所、各級學校等系統,提供全方位的照護服務。服務可包括全年無休的24小時即時電話、現場諮詢服務,以及急診/門診治療、居家治療、精神復健機構照護,還有庇護工廠、社區居住等,幫助病友穩控疾病、回歸社會,成果斐然。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