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搜尋結果 11 筆數

    胃食道逆流3大日常原因!原來是情緒病?衣服穿搭也有關聯?

    2024-05-17

    胃食道逆流在現代相當常見,許多人是因為飲食習慣不當所引起,不過原因不單在於飲食,胃食道逆流也被稱「情緒病」,也有其他地雷要注意。雲品中醫診所院長彭意雯醫師指出相關原因,有時管道通了胃也就通了!

    心肌梗塞有徵兆?有家族史怎麼控制?醫詳解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與心臟支架手術

    2023-12-21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民眾,除了穩定控制三高外,現今國人迎來最大的考驗是「肥胖」問題,尤其年輕族群,無論男女的肥胖比例愈來愈高,也讓心血管疾病發生機會飆升。民眾愛喝的手搖杯(含糖飲料),也是造成肥胖和心臟病很重要的風險因子;氣溫驟降時,愛吃鍋、進補,也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得特別當心高血脂問題!但是即便是沒有家族史,三高在年輕人的盛行率也逐漸提高,這些隱形的危險因素也是需要民眾提高警覺,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胃痛吃藥沒用,原來是膽結石?醫教4點觀察,別搞混延誤就醫。

    2022-12-08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問題,不過若是吃了胃藥遲遲無法改善,就得留意可能其實是「膽結石」。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膽結石痛和胃痛非常相似,民眾可從幾點初步分辨,以防延誤就醫。

    頭痛、胃痛檢查不出原因?醫教4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2022-06-16

    現代人面臨緊湊的生活步調和資訊爆炸的時代,當身體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會影響到身心健康!而無形的壓力會用不同生理症狀來表現,像是頭痛、便秘、胸悶、憂鬱等,嚴重時甚至可能改變體內的內分泌系統,慢性壓力的影響不容小覷。

    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醫教6招改善,留意有無疾病可能!

    2021-11-25

    王德生醫師指出,當身體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生理、心理皆可能受到影響,心理層面如憂鬱、焦慮、躁鬱等各種情緒障礙,身體則影響不僅器官,如失眠、胸悶、易喘、疲倦、眩暈、耳鳴、胃痛、便秘、腹瀉、頻尿等皆有可能,影響層面非常廣泛。也因為各疾病皆有可能出現相關症狀,因此診斷時通常會較為謹慎的先評估是否有相關疾病風險存在。

    留意3大常見胃部疾病,胃發炎延遲就醫恐癌變!

    2021-11-02

    長期感到上腹有輕微的疼痛感或有胃悶、灼熱等不適;如果是受到幽門桿菌感染的患者,則大部分不會有什麼症狀。若未接受適當治療,可能會導致胃潰瘍和胃出血,有些胃炎甚至會提升罹患胃癌的風險,尤其是那些胃壁漸漸變薄的人。

    胃病10大NG習慣你中幾個?盡早改善防致病、致癌!

    2021-11-02

    很喜歡吃蛋糕、餅乾等甜食,或是手搖飲、含糖飲料:當攝取果糖超過35到40公克時(約500c.c.全糖的飲料),容易造成果糖吸收不良、導致腹脹的情形。至於胃食道逆流症狀,一般少量食用像是純蜂蜜、楓糖漿或果醬等單純的糖,對胃酸逆流的影響較小;但假使糖和油結合後容易觸發症狀的產生,加重胃酸逆流或疼痛的症狀,比方說甜甜圈、奶油餅乾、冰淇淋、糕點。

    胃痛別亂吃止痛藥!醫教4招助改善,5情況速就醫。

    2021-08-11

    王威傑醫師提醒,出現胃痛時多數民眾會以止痛藥或胃藥做改善,但兩者些並非最好的解決之道,止痛藥大多為非類固醇止痛藥,如前述所提到的,是藥物性胃痛的主因之一,胡亂服用不僅對改善胃痛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多增加新的胃痛原因或使原本情況加劇。

    【健康藥知道】臺灣一年吃掉20億顆,4大類胃藥怎麼吃才不傷胃?

    2020-06-02

    人體的胃會分泌胃酸,主要作用是消化和殺菌,也是體內對抗外在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如果長期服用胃藥,可能會引起胃酸過低、細菌過度生長,影響胃部平衡。相對的,胃酸分泌過量時,易有胃脹氣、胃痛、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火燒心、灼熱感等症狀。

    幽門桿菌是胃痛火燒心兇手?肝膽腸胃醫:壓力大、飲食不均易造成慢性胃炎

    2020-02-07

    接吻會傳染胃癌,事實上主要傳染的是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對健康的風險,主要在於引發慢性胃炎,相對提高胃癌的機率。胃痛、胃病原因相當多種,真正與幽門螺旋感菌有關者,大概只佔二成,民眾還是要及早就醫確認病因。

    醫教6招改善胃食道逆流!常伴隨其他胃病,6大NG別再犯。

    2019-12-10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胃食道逆流無法根治」,不過對此中醫師表示,其實主要是取決於生活及飲食習慣。 倘若患者在就醫治療後,還是維持著愛吃甜食、零食、炸物、辣物等,或是用餐時間不固定、吃飯速度太快等,即便是胃食道逆流治好了,還是有非常高的機率再度復發,因為這些都是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的因素。

    今健康New新聞
    華航董座突傳心梗逝世。醫:心梗如土石流,察覺徵兆即刻就醫。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傳於16日上午心肌梗塞逝世,享年73歲,消息震驚各界、令人惋惜。據悉,謝董離世前得了流感,曾向家人表示感覺不適,沒想到竟發生心肌梗塞。提醒民眾,流感、心肌梗塞都可能出現的不適:胸悶、胸痛,其感受有時相似,可能讓人混淆。呼籲日常留意防範;如遇警訊,即便不確定也應即刻就醫。
    國際肺癌學術研討會:探討肺癌新興治療趨勢 響應總統降低癌症死亡率1/3
    台灣肺癌研究學會與臺大暨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本月11日至12日,假臺大醫院癌醫中心,與世界最大肺癌學術研究組織—國際肺癌研究學會(IASLC)共同舉辦國際肺癌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是台灣肺癌研究學會與國際肺癌研究學會(IASLC)連續第三年在台舉辦專題研討會,兩百多人國內外肺癌診治的權威參與,亦是兩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首次聯手舉辦的國際性研討會。
    健檢30歲就免費!還有5癌篩檢,厝邊頭尾作伙檢!
    2025年衛福部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包含擴大免費成人健康檢查、5癌篩檢等。快來了解健檢項目有哪些?癌症篩檢有哪5癌、自己有沒有符合條件?厝邊頭尾為自己的健康作伙檢起來!
    別去診所!「懷疑感染麻疹,去急診」醫示警揭原因。
    李尚謙醫師在社群上示警「如果懷疑自己感染麻疹,麻煩去急診、去急診、去急診,而不是跑去門診或者診所。(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受訪指出關鍵,提醒不可大意。
    諾華引領醫藥領域變革 連續三年獲「國家新創獎」肯定
    第21屆「國家新創獎」六大獲獎名單於12月26日揭曉,深耕台灣30餘年的台灣諾華以血脂控制針劑參賽,於食品藥物管理署主任秘書李明鑫手中獲頒「國際新創獎」,該公司連續第三年以創新治療藥物蟬聯此獎項,代表台灣諾華在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等藥物研發及創新領域有著關鍵角色。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