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天熱消暑留意6細節,防範中風、心肌梗塞,更有助健康!

    2023-08-09

    天氣炎熱民眾常會以吹冷氣、冰水、冰品、泡冷泉、沖冷水澡等方式消暑,不過也需留意這些消暑方式可能增加心腦血管負擔,提升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黃晨祐提醒風險關鍵,並教大家如何消暑更健康。

    天熱也會中風、心肌梗塞?
    醫指3重點,溫差也是關鍵!

    3大關鍵: 
    黃晨祐醫師表示,中風、心肌梗塞民眾往往會認為是冬天的疾病,但其實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夏天也會,關鍵不只是在低溫,也包括高溫、溫度劇烈變動。

    影響血壓、血流:
    醫師說明,身體在遇到低溫情況時,血管會收縮、血壓上升,心臟需維持血壓平衡,負擔便會加重。遇高溫時,血管會擴張、血壓降低、血液沉積在下半身、心臟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使血循正常,且水分蒸發也會使血液濃稠度增加。這些都會使心臟的負擔上升,當溫差劇烈起伏時,影響也會更加明顯。

    影響自律神經:
    另外,在溫度急遽變化情況下,與血管彈性息息相關的自律神經也會受到影響,包括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也會使血管中斑塊更容易破裂,提高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

    #黃晨祐 #中風 #心肌梗塞 #夏天 #夏季 #消暑

    天熱消暑留意6細節,
    防中風、心肌梗塞更健康!

    溫差對風險族群負擔更大:
    黃晨祐醫師指出,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身體具有能夠調節溫度的適應性,但對於年長者、三高等心血管慢性病族群,或是曾經發生過急性心血管疾病族群、做過心臟支架等手術族群而言,高溫、低溫、溫差過大對於心腦血管的負擔會更大,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就會比一般族群來得高。

    普遍可承受溫差範圍:
    一般而言,年輕人可承受的溫差變化範圍約在10度左右,上述風險族群則約在5度左右。因此不論是冷氣、冰水、冰品、泡冷泉、沖冷水澡等,在炎熱的環境下以這些方式消暑,都有可能因溫差過大而增加心腦血管的負擔。特別是台灣夏季炎熱,室外常常在34度左右,室內則普遍冷氣開在26度上下,兩者之間就常差了8度,而流汗吹冷氣也會再增加體感溫差變化,需多留意。

    消暑留意6細節:
    建議從炎熱的環境進入冷氣房時,可先站在交界處讓身體適應溫度,並且先擦乾汗。冰飲、冰品等則可先含在嘴裡,並盡量以常溫水為主要消暑方式。盡量避免溫度過低的泡冷泉及冷水澡,以溫涼水進行為佳,並在開始前也先讓身體適應溫度。

    #黃晨祐 #中風 #心肌梗塞 #夏天 #夏季 #消暑

    全年防範中風、心肌梗塞,
    醫教4觀念更助血管健康!

    黃晨祐醫師也提醒,防範中風、心肌梗塞,一年四季都需留意,特別是三高等高風險族群更得好好吃藥。也建議民眾平時注意飲食,以低油、低鹽、低糖、高纖進行,日常也留意補充水分。日常也養成運動的良好習慣,並留意天冷或天熱的時候,例如夏季慢跑、競走可選清晨或傍晚進行,避免艷陽高照,冬季則可加件外套。如此更有助身體健康。

    #黃晨祐 #中風 #心肌梗塞 #夏天 #夏季 #消暑

    《延伸閱讀》

    .夏日消暑留意「冷氣病」!中醫簡單觀念,防頭頸肩腹痛更養生!

    .夏季易頭暈、濕疹、腸不適,中醫教按摩、飲食、茶飲3招實用又養生!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點擊 #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黃晨祐 #中風 #心肌梗塞 #夏天 #夏季 #消暑
    今健康New新聞
    助思覺失調症重拾生活!長效針劑有給付,越長效越穩妥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指出,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藥物與長效針劑。長效針劑已被多項國際研究肯定,綜觀國際,已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
    妄想、幻聽先別急著修祖墳!留意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有補助。
    思覺失調症常被認為是「中邪」或宗教因素使然而延誤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與眾多專家齊聚,介紹思覺失調症相關照護,呼籲社會重視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
    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持續用藥助延命、支持完整療程不中斷!
    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問世、健保逐步擴大給付。然而,不少病友用藥2年給付期滿,將遇到停藥或自費的困難選擇。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目標,在於延緩疾病惡化並維持生活品質,呼籲治療有效的病友應持續用藥不中斷,也盼健保持續給付有效藥物。
    不動更痛!僵直性脊椎炎恐悄上身,早治療防脊椎變形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不少人會直覺認為是姿勢不良或搬重物造成的拉傷。然而,如果發現疼痛在清晨特別明顯,或是久坐後更為僵硬,活動一下反而有改善,這就不單純是肌肉疲勞,而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警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黃春明醫師表示,由於僵直性脊椎炎症狀與一般肌肉痠痛或運動傷害相似,患者初期易忽略,而錯失治療黃金時機。若未及早診斷並妥善治療,脊椎的發炎會反覆進行,最後導致脊椎彎曲變形,甚至再也無法站直。
    慢性腎臟病患延緩洗腎必看!醫詳解正確減毒三大關鍵
    慢性腎臟病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洗腎,其關鍵就在於「尿毒素」,隨其增加不僅加快洗腎進程,也會對全身健康帶來危害。如何減毒是病友必知關鍵,馬偕紀念醫院腎臟科科主任林承叡醫師帶大家從3大方向著手進行,守護腎臟健康!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