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搜尋結果 16 筆數

    你知道嗎?發現「藥品不良品」可以通報唷!簡單3步驟,手機就能通報超方便

    2025-11-06

    用藥安全很重要,政府層層把關並有完整機制。不過你知道嗎?發現藥品不良品時,民眾也可以通報!究竟政府如何把關?發現不良品時又可以如何通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為你逐一說明。

    早期阿茲海默症新藥迎曙光!發現異樣早檢查治療,有望延緩腦退化

    2025-07-04

    阿茲海默症新藥問世,治療出現新曙光。今年6月,台灣首位施打新型單株抗體藥物病人,治療邁入新里程。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也證實,已有藥廠申請納入健保給付並啟動相關評估,最快年底有望展開討論。

    攝護腺肥大留意6藥物!以免「排尿難上加難」尿不出來送急診。

    2025-03-28

    攝護腺肥大可說是所有男性都會經歷的正常生理現象,它會讓小便出現些狀況,妥善治療能讓小便順利。不過若有攝護腺肥大,又有其他健康問題時,就需多留意用藥,因為可能出現「急性尿滯留」。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提醒攝護腺肥大患者留意用藥,可多和醫師討論。

    用藥發現5異常不要吃!政府如何把關?成效如何?食藥署說明

    2024-11-18

    當發現藥品異常許多人就會將藥品直接丟掉,不過其實有通報管道,這能夠讓全民一同監督藥品品質。回到源頭來看,藥品上市後政府如何把關?成效又如何?到了民眾手上通報後又如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一一說明。

    吃的藥越來越多,真必要?醫:多重用藥普遍,2觀念助降用藥負擔!

    2024-10-30

    郭惠伶醫師指出,據統計,老年病患當中就約有28%的人用藥超過5種。非必要的多重用藥不僅影響身心,也有許多研究證實對不良預後密切相關。醫師指出2重點,幫助改善多重用藥負擔。

    3觀念降低類固醇副作用!藥師:有望治好疾病,副作用也消失。

    2024-07-17

    據網路討論,民眾對於類固醇的害怕程度僅次於化療,不過確切來說,類固醇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真的這麼可怕嗎?一定有副作用?吃了就無法回頭?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藥學部陳竑璇藥師一一說明,幫助大家破解迷思、安心用藥。

    年前檢查藥存量、早領藥。降血脂抗心梗,齊團圓過好年!

    2024-02-02

    過年時節氣溫驟降,需防範血管可能急遽收縮引起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國人暴露在急重症風險的原因和代謝症候群有關,特別是長期被忽略的高血脂。

    HIV治療時其他藥別亂吃!小心療效失控成「低病毒血」。

    2023-10-19

    王瑞興醫師指出,當病毒量上升,臨床狀況不足以判斷是否對現有治療藥物產生抗藥性,又難以進行抗藥性檢測(低於1000 copies/ml)時;醫師通常會先進一步了解患者服藥的狀況,例如:是否未能規律用藥?是否服用方式或時間不正確?是否有食物或是藥物交互作用……等狀況。

    保健食品、營養食品≠健康食品!一張圖看懂要怎麼買。

    2023-09-20

    嫚嫚營養師建議,在買之前也可從幾點評估是否可能為該營養的缺乏族群,例如飲食狀態,可觀察6大類營養自己平常少吃到什麼,針對其營養進行補充。生活型態則例如工作繁忙、常用3C產品,可挑選葉黃素相關營養品;平常少出門、覺得自己少曬太陽可能缺乏維生素D,也可購買相關產品。另也可觀察身體症狀,例如經常嘴破可能缺乏維生素B群。

    吃藥時機大不同!藥師教掌握正確服藥原則!

    2023-05-18

    各藥物服用的時機大不同,有的是飯前;有的是飯中、飯後。容易霧煞煞、忘記吃,又擔心補服會吃過多劑量?為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服藥觀念,食藥署邀請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吳柏翰藥師來為民眾加以說明。

    糖尿病患為何容易洗腎?醫指關鍵問題,堅守3原則防洗腎!

    2020-01-02

    胃腸肝膽科/鍾尚分醫師 表示,導致需要洗腎的原因有相當多種,糖尿病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常見如偏信來路不明的草藥、藥物等也佔其一。另外像是高血壓、高血脂等也常與糖尿病如影隨形,受影響的恐不只有腎臟,對各器官等都有可能造成影響。糖尿病的併發症常見主要就分成眼底病變、腎病變和神經病變三種,因此除了需要留意腎臟方面的慢性病便,其他兩種也應當注意。

    避免脂肪肝成肝癌,肥胖、酗酒、C肝、糖尿病者等要注意。減肥未必能改善,醫:先了解原因。

    2019-12-25

    胃腸肝膽科/鍾尚分醫師 表示,脂肪肝的問題可大可小,若沒有發現或遲遲未妥善處理,可能將會成肝臟功能受損、肝硬化,最後甚至形成肝癌,不容小覷。而除了飲食、肥胖方面的問題外,其他主要原因也包括了喝酒、糖尿病、C型肝炎、藥物影響等。

    藥物保存注意4重點!避免過期、受潮、變質、壞掉,顧健康。

    2019-12-24

    許多人以為氣候悶熱把藥物冰在冰箱、甚至冰到冷凍庫,就能好好保存藥物,對此藥師表示,這也是個不良的保存方式。藥師表示,並不是每一種藥物都可以放冰箱保存,主要是依照藥品的特性來決定。如果想放冰箱,建議先向藥師、醫師做好確認。

    感冒藥配咖啡好更快?食藥署:易產交互作用引心悸,常見感冒藥NG行為要注意

    2019-12-23

    衛福部表示,一般常見的綜合感冒藥含有咖啡因,藉由腦血管收縮增強止痛效果,以達治療頭痛。此時如果配上咖啡,如果感冒藥中含有麻黃素類藥品,就會和咖啡產生交互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心悸、失眠等;而大量服用或者搭配酒精性飲料,則有可能會損害肝臟。所以除了應遵照醫囑用藥外,用藥期間也應避免咖啡、酒精性飲料。

    台灣洗腎人口為何居高不下?糖友為何容易洗腎?如何避免洗腎?

    2019-12-23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郭克林醫師表示,台灣的洗腎的盛行率和新發生率都居於全世界的前三名,而其中有兩種洗腎的病人是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糖尿病患者及年齡老化者。主要除了和四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各種慢性病盛行率有關,也應檢視台灣人愛用偏方的習慣。

    慢性病藥物吃多會洗腎?醫指真正關鍵,3重點防洗腎!

    2019-12-19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郭克林醫師 表示,不少人認為吃太多藥會讓腎臟惡化,最終需藥洗腎,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當被診斷出四高、糖尿病等慢性病時,就是要按時吃藥以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影響到其他身體部位健康;相對的若長期未妥善治療、控制病情,身體其他部位就有可能受到波及,腎臟就是其一,是非常有可能持續惡化。因此若有各種慢性病問題者,都應確實的保持良好的用藥習慣。

    今健康New新聞
    蕁麻疹未必是過敏!把握黃金期,4大醫院國際級UCARE幫你
    蕁麻疹是常見疾病之一,據統計,國人每五人有一人曾經歷過蕁麻疹發作。不過,蕁麻疹未必就是過敏,建議常受蕁麻疹困擾的民眾盡早就醫檢查,別錯過黃金治療期。
    為何鎖定Trop-2?醫師解析荷爾蒙陽性 (HR+) 晚期乳癌治療新標靶
    過去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晚期乳癌病人對荷爾蒙治療或其他常規治療產生抗藥性時,後續治療選擇有限,大多只能選擇化療為基礎的治療。而Trop-2 ADC藥物針對普遍存在於乳癌細胞表面的蛋白Trop-2作為標靶來設計,將高強度化療藥物精準送入癌細胞內部,為治療帶來新希望。
    【毒雞蛋】芬普尼有致癌風險。怎吃蛋?已吃到毒蛋怎麼瓣?毒物醫詳解
    顏宗海醫師說明,芬普尼對於人體而言屬於中等毒性,致癌等級為C級,在動物實驗上已證實會有增加甲狀腺癌的風險。並且為脂溶性,較難從腎臟排出。耐高溫達攝氏150度,一般烹煮方式無法將其破壞(一般水煮蛋約為100度)。若人是直接誤食大量的芬普尼,可能頭暈頭痛、肢體無力、上吐下瀉、意識不清,甚至有生命危險。
    性行為後頭痛如爆炸?5種危險原因別輕忽
    性行為後頭痛在男性較常見,疼痛多從後腦出現、在性興奮階段逐漸加重,於高潮時達到高峰。這種頭痛雖多為良性,但初次發作時一定要就醫,因為仍有少數病例與危險性腦血管病變有關。
    自認飲食、身體健康?要確定!掌握「飲食4關鍵」真正養生
    調查發現,約有三成民眾早餐僅以麵包、吐司為主,並搭配奶油、果醬等。午餐、晚餐則約有四成五以便當為主,例如雞腿便當、排骨便當,超過兩成選擇滷肉飯等傳統小吃,蔬菜常是有吃到就好。一天下來不僅營養不足,還攝取高油、鹽、糖。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