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0 筆數
最佳父親節禮之一:攝護腺健康!醫教簡單用吃的、從生活、檢查全面守護!
2024-08-08健康想必是父親節最好的禮物之一,其中就包括了「攝護腺健康」,這個男性特有的器官如何保持健康?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分享說明。
PSA偏高怎麼辦?當心併發症不敢切片?攝護腺健康指數(PHI)精準揪出癌
2023-08-30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加上飲食西化,有長壽癌之稱的攝護腺癌發生率已連續多年持續上升(109年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名)。由於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以往需仰賴抽血檢驗PSA及肛門指診等檢查,才有機會診斷。然而,這些檢查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切片及併發症,也是許多人不願意接受檢查的原因,因此如何增加切片精準性,成為現今男性健康刻不容緩的議題。
攝護腺癌死亡率已到第6名!醫籲:逾50歲定期檢查 降低死亡風險!
2023-08-25歐宴泉醫師表示,攝護腺癌初期大多沒有徵兆,或症狀不具特異性、容易與攝護腺肥大症狀混淆。直到第三、四期,隨著腫瘤增長,出現包括頻尿、排尿困難,排尿疼痛、灼熱、出血,精液中有血或疼痛等。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男子意外「跌」破膀胱!飲食、習慣、藥物、手術 四大招對抗攝護腺肥大
2022-08-01輕度到中度攝護腺肥大患者可透過生活飲食調整或合併用藥減輕症狀。一旦出現反覆泌尿道感染、經常性血尿、膀胱結石、膀胱憩室,或發生「尿不出來」必須依賴導尿排出尿液等併發症出現時,建議考慮手術治療。否則不僅可能影響腎臟功能、一不小心甚至引發致命危機。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醫教「5少5多」養好攝護腺。
2022-05-09攝護腺肥大症狀往往不大明顯,會隨時間進展漸漸顯露,若是擴大得太嚴重,甚至壓迫到尿道、凸進膀胱裡,就有可能出現反映在泌尿上的相關症狀,如頻尿、夜尿、急尿、小尿、難解、血尿等。
下半身癱瘓竟是攝護腺癌轉移 醫:有家族史45歲開始檢測
2021-11-29攝護腺癌是男性第五大好發癌症,同時也是男性第五大死亡癌症。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昭淵醫師表示,與西方不同,在台灣平均每100位攝護腺癌患者,將近30位已發生轉移,曾遇到有病患下半身癱瘓緊急送醫後,發現是高度惡性化的攝護腺癌發生轉移。提醒當出現排尿異常甚至腰痠背痛、骨頭疼痛時,就要留意可能是攝護腺癌!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2021-09-29李經家主任指出,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很多年長者有頻尿、急尿、夜尿、尿不乾淨、小便變細,甚至產生血尿等排尿異常症狀。部分人自覺這是「老化」自然現象,並沒有特別在意,但這些症狀卻也是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共同可能出現的症狀。
「關節痛」竟是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組合療法救命,找回行動力
2021-06-25攝護腺癌長年盤據台灣男性十大癌症之列!醫師提醒,國內約有37%的攝護腺癌患者在診斷時已轉移。轉移性攝護腺癌又可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兩種,根據台灣統計,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若未積極治療,不只死亡率是低風險者的2倍,伴隨而來的關節痛、骨頭痛等症狀,對生活品質甚大,必須積極治療。
高壓工作造成睪固酮低下?醫:3大族群當心攝護腺疾病
2021-05-18許多研究證實,輪班或長期從事夜班工作的民眾,其工作型態對於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異常睡眠型態,不僅造成男性睪固酮低下,對性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此外,男性睪固酮低下,還會造成工作能力下降,加重工作產生的疲憊感,易發生勞動傷害。
高風險攝護腺癌的評估標準與治療方式
2020-11-16格里森分數大於8分,多處骨轉移、內臟轉移,3項之中有2項就屬於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上建議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與新型雄性素抑制劑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