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9 筆數
擊退晚期大腸直腸癌攻略!精準治療突破最惡基因
2023-03-21台灣一年新增超過1萬7千名的大腸癌患者,近年因為政府推動糞便潛血篩檢以及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讓許多人有機會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不過,仍有約二到三成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在過去治療選項有限的情況,預後相對不理想。近年因為基因檢測技術進步,即便是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也有機會透過精準治療追求良好預後!
直腸癌擔心肛門不保拒絕治療?如何安心切癌又保肛?
2023-01-09大腸直腸癌一直是台灣癌症頭號話題,由於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以致許多患者發現多已是晚期、增加治療困難。以往直腸癌即使經過完整治療,復發機率仍較高,加上可能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門,使得許多患者拒絕治療。近年因為藥物及微創手術的發展,直腸癌已有很好的預後。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透過定期篩檢來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便便見血竟是腸癌第四期!?標靶接力治療有機會剷除腫瘤!
2022-12-30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三年,台灣所有醫療院所都曾面臨群聚感染恐懼,讓許多民眾減少出入醫院頻率,即便身體發生異常,也不願意檢查,不自覺讓疾病逐漸惡化。根據2016至201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近四年大腸直腸癌確診人數都呈現上升趨勢,但疫情肆虐的2020年,數字卻呈現下滑。推測可能和篩檢人數減少有關,預計疫情趨緩與政策放寬後,大腸直腸癌新確診人數可能在2023年出現彈跳式大幅成長!
大腸直腸癌治療精準化!醫師帶你正確認識基因檢測
2022-05-25癌症已蟬聯39年我國十大死因第一名。對抗癌症最好的方法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過,像是胃腸道癌症,包含大腸直腸癌、胃癌等,因為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以致發現時多半是晚期。現在基因檢測能幫助晚期患者獲取最佳的治療指引,針對不同突變基因,給予個人化用藥建議。
精準治療「同病」未必「同治」!智慧好幫手導航腸癌治療不走冤枉路
2021-12-03大腸癌症連續12年蟬聯10大癌症之首,平均每37分鐘就新增1名病人!部分患者因錯誤資訊、延誤治療,甚至有40歲三期腸癌男子,因擔憂開刀風險、拒絕開刀,採用坊間自然排毒療法,每月花費數十萬、最終卻肚破腸流、抱憾離世。
選對「先發」藥物! 大腸癌復發轉移 也能逆轉勝
2021-11-17藝人余苑綺最近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三度因大腸癌復發轉移而動刀,讓不少人心疼也心驚。對此,醫師表示,大腸癌早期發現的治療成效佳,但即便復發轉移,也不代表一定無力阻擋;先前就有一名男性腸癌患者,術後復發甚至面臨腫瘤無法手術切除,結果在精準用藥、精準手術策略下,已超過五年都沒有再出現癌細胞蹤跡!
大腸癌手術傷口越小越好?腹腔鏡專家:適合患者最重要
2021-11-17近年癌症用藥講究「精準」治療,針對個人體質、選定最適用藥!醫師指出,手術選擇也一樣!「很多人聽到醫師建議開腹手術,便以為自己「狀態一定很糟」。其實,「能不能微創,不代表說患者情況比較差或是比較好!主要是患者要相信,你的醫師會幫你選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全民頭號公敵「大腸直腸癌」!精準醫療再升級!治療前先測RAS
2021-08-16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之首,平均每30分鐘新增1人確診,且約80分鐘就有1人死於此癌症,堪稱全民健康頭號公敵。所幸腸癌治療邁入「精準醫療再升級」時代,即時是轉移性腸癌,也可透過健保,先做RAS基因檢測,再決定標靶藥物種類使用順序,爭取手術與延命機會。
微創手術、精準醫療、跨專科團隊合作。助腸癌患者延命、搶救生機
2021-07-06大腸癌近年成為國人新診斷個案數攀升最快的癌症,國健署107年癌登資料顯示一年新增超過16000位患者。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人發現時已是晚期。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指出,以北榮來說、一年新診斷罹患腸癌患者約莫七、八百人,其中10%--15%左右為第四期大腸癌。
今健康New新聞

嬰幼兒中重度異膚有解!守護異童新觀念:生物製劑助阻斷過敏進行曲

新生兒篩檢防遺傳性疾病!產後48小時內進行,家長要先了解

黃斑部病變5大高危族群!減緩視力退化,眼內注射治療新進展

抗病毒用藥隨意停? 不只病毒失控、小心抗藥性風險!

行逕詭異非中邪!原來是愛滋病發 感染隱球菌腦膜炎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