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困難可能是食道癌?太燙食物、香腸臘肉少吃
2021-04-28
老年男性需注意!食道癌無明顯症狀?
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107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約有2,778人,108年死於食道癌人數為1,983名,罹癌者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且好發於50-70歲,是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長期吸菸、嚼檳、飲酒、食用加工食品與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國民健康署賈淑麗代理署長呼籲民眾切勿輕忽食道癌,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平時需留意自身的不適症狀,如有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建議民眾應落實健康生活以降低罹癌風險。
菸檳酒不離身 食道癌找上身
根據台灣社區世代研究,有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者的3.80、2.29、2.62倍,另外,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口腔衛生不良、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及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因此遠離菸、檳、酒等高風險致癌因子可減少對食道的刺激傷害,平時建立良好的衛生及飲食習慣,從食健康是預防保健的不二法門。
落實健康生活 遠離致癌因子
食道癌目前沒有實證有效之篩檢工具,落實健康生活並遠離致癌因子及規律運動是必要的防癌步驟。國民健康署賈淑麗代理署長強調,在防疫期間民眾都需要更加留意自身的健康。防疫之餘也別忘記防癌,若有不適症狀如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等,仍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把握治療黃金期。
遠離致癌因子,落實健康生活:
1、遠離菸、酒、檳榔。
2、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
3、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
4、多食用原型食物,盡量減少加工食品。
5、保持口腔清潔習慣。
6、維持規律運動。
《延伸閱讀》
.防食道癌,喝熱飲要注意,避免損害食道引癌症!長期口臭、食道灼熱要留意
.胸痛是胃食道逆流造成?可能與哪些疾病有關?醫師教5種常見原因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