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試管嬰兒治療常見3迷思!了解AMH焦慮、取卵數量、副作用。

    2022-11-17

    現代女性普遍較晚生孕,也有不少不孕情況,試管嬰兒治療是常見選項之一,不過卻常因錯誤迷思衍生了許多心理壓力。台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蔡永杰已及陳美州理事長呼籲,試管治療前應建立良好正確的觀念,如有疑問應與生殖醫學專家討論,避免抱持錯誤迷思、給予自己不必要的壓力,更有助成功生子。

    試管嬰兒治療常見3迷思!
    AMH焦慮、取卵量、隱忍不適

    陳美州醫師指出,試管嬰兒治療最常見的三大錯誤迷思,包括了「AMH焦慮」、「取卵數量」、「隱忍不適」三大問題,恐讓孕婦在起點就受到影響。

    AMH焦慮:AMH低代表情況不佳?
    AMH數值可顯示卵巢卵子的庫存量,此數值不可逆,隨年齡增加數值也會越來越低,是個評估重要指標,也因此對女性帶來不少壓力。陳美州醫師表示,AMH僅是幫助醫師決定治療方針和劑量,目的在預測取卵數,另也需參考體重,依據體重和AMH為標準,比單獨用AMH更精確。因此數值可以留意,但數值較低也不需恐慌。

    取卵數量:越多越好?越少越擔心?
    取卵數的多寡也並非成功與否的關鍵,蔡永杰醫師指出,成功的關鍵在於「取好卵」,重質不重量,另也包括好的精子。取卵數高雖可增加成功受精的機率,但超過一定的數量卻會影響使活產率下降。據研究,取卵數低於8顆治療效益較不足,到了15顆品質明顯下滑,當超過20顆時新鮮胚胎活產率會明顯下降。因此整體而言「適佳的取卵數」才是需關注的正確知識及重點。

    隱忍不適:副作用再辛苦也要撐過去?
    不論是為母則強、或是對於懷孕的堅持等因素,不少女性在接受治療期間出現身體不適、心理壓力時,認為應該要忍住撐過去,也有人甚至認為副作用越強越有效。對此陳美州醫師表示,事實上曾有研究指出,心理層面的影響,也是不孕家庭中斷治療原因當中,最常被提及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治療期間身體的反應與副作用因人而異,如體溫升高、腹脹腹痛、頭暈偶度等,嚴重些可能過度刺激、卵巢或子宮嚴重不適,這很有可能出現心理壓力而治療受阻,更嚴重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血管栓塞、腎臟受損、卵巢破裂、休克等,影響生命安全。因此若有心理壓力及身體不適,都鼓勵應主動提出與醫師討論並了解,切勿輕忽或忍耐。

    #蔡永杰 #陳美州 #試管嬰兒治療 #試管 #試管嬰兒 #人工受孕 #懷孕 #不孕 #不孕症 #AMH #樂孕ABC

    #蔡永杰 #陳美州 #試管嬰兒治療 #試管 #試管嬰兒 #人工受孕 #懷孕 #不孕 #不孕症 #AMH #樂孕ABC

    懷孕、人工受孕成功與否,
    關鍵不只在卵子,也包括精子!

    蔡永杰醫師也提醒,懷孕、人工受孕不只關乎卵子,也包括精子,據全球統計,全球男性皆有精蟲品質下降的情況。不論是卵子或精子品質,最主要的關鍵都可追溯到生活品質及環境汙染,因此不論男女都應盡可能的保持營養均衡、攝取抗氧化食材,良好的作息以及充足的睡眠,更特別提醒應避免抽菸,菸害不只是常見的慢性病元凶、致癌物之一,也是常見引起不孕的因素。透過良好的生活調整,通常約3-6個月就可以有所改善,對於受孕更有幫助。

    試管嬰兒治療了解正確觀念
    掌握「樂孕ABC」更助受孕!

    治療方面每個人的身體及數值都有所不同,並沒有一體適用的療程,個人化的治療方針才是關鍵。蔡永杰醫師及陳美州醫師呼籲,台灣現今的試管嬰兒治療技術和環境都非常進步,藥物也陸續引進,政府補助也在去年擴大,更友善生育計畫,民眾在採取士官嬰兒治療前,掌握「樂孕ABC」正確觀念,包括適佳的取卵數(關鍵:AMH與體重)、適度身體反應(Body response)、適合的個人化治療(Customized treatment),如此才更有助懷孕及身心健康。

    #蔡永杰 #陳美州 #試管嬰兒治療 #試管 #試管嬰兒 #人工受孕 #懷孕 #不孕 #不孕症 #AMH #樂孕ABC

    《延伸閱讀》

    .不孕、難孕、無法懷孕?醫指原因,男上女下等6招有助受孕!

    .懷孕可以做愛嗎?要注意什麼?醫:一般可以,4種情況絕對避免!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妊娠糖尿病與極早產挑戰 醫病對話開啟更安全的安胎新篇章
    台灣高危險妊娠比例逐年上升[1],除了妊娠糖尿病外,孕期24至28週的極度早產高風險孕婦的安胎治療更是臨床棘手的挑戰。面對「如何安全延遲分娩」的共同難題,專家呼籲醫病應透過良好溝通,結合新一代安胎藥物的臨床證據與健保給付政策,攜手打造更安全的孕程。
    防工作猝死「紅色警報」要知道!重症醫:6警訊拋下工作快急診
    重症醫學黃軒醫師提醒,不論是史迪爾氏症或其他疾病都可能潛藏危機,症狀看似還好,但病情可能急轉直下。若發現「紅色警訊」不論有何阻礙或原因,即便工作在身,也須盡快尋求醫療協助。
    疲勞、搔癢、食慾差 竟是血球太多!MPN病例增,醫:及早診斷、積極治療
    64歲林先生健檢發現白血球飆升至正常值的兩倍以上,同時還有疲倦、嗜睡、體重減輕等症狀,他原以為是「年紀大」的自然現象。所幸太太堅持要找出原因,經輾轉檢查後,確診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醫師指出,PV是骨髓增生性腫瘤(MPN)的一種。隨著台灣人口老化,這些年來MPN新增個案倍增,但由於症狀不明顯,有患者直到中風或心肌梗塞後才被確診。提醒民眾健檢發現血球數值偏高時,千萬不要輕忽。
    藥費年省百萬!癌症新藥基金上路 「好再更好」眾專家推法制化,好處一次看
    「癌症新藥基金」今年正式啟動,縮短癌症病人等待新藥救命時間。據統計,今年八月一日前,基金已收載11項癌症新藥,預估每名癌友平均一年可減輕逾百萬元負擔!並且據估算,今年度餘額再加上明年新編預算,明年可約有70-80億預算可用於新藥給付。
    常疲倦、容易喘、尿超紅?小心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健保給付增添生力軍!
    貧血、疲倦、容易喘日常相當常見,得留意身體狀況、盡早檢查。尤其若出現心跳加快、半夜起床或早上起床尿超紅、暗紅,就得留意很可能是「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簡稱PNH),這不只生活不適,更可能因血栓而有生命危險。究竟PNH是什麼?又有哪些影響?有哪些治療?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明志醫師逐一說明。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