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找不到可信資訊!?台灣模範糖友集合計畫安心控糖
2022-10-27在糖尿病資訊隨手可得的環境下,卻有近六成糖友反應找不到具有可信度的衛教資訊來源,恐影響控糖成效。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於今年初推動「控糖共好!模範糖友號召計畫」;下半年更結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將計劃全面升級為「台灣模範糖友集合計畫」,廣邀基層醫療至醫學中心的模範糖友分享控糖心路歷程,不僅精進糖尿病共同照護團隊,同時加強糖友併發症管理及後續血糖、血壓、血脂等數值追蹤。
糖尿病不只要降糖!血糖、血壓、膽固醇同時達標才安全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表示,診斷為糖尿病後,顧及的面向不只是控制糖化血色素(A1C)在7%以下,血壓(Blood pressure)小於130/80Hg及膽固醇(Cholesterol)小於100mg同時是影響糖尿病控制好壞的關鍵,然而目前「ABC三指標」同時達標的比例卻只有一成;未達其中一項指標可能面臨心肌梗塞、中風、視網膜病變、洗腎、截肢等併發症。
多數人認為血糖控制好就可以自行調整藥量、暫停用藥,或是認為吃藥傷腎、擔心會有低血糖等副作用,甚至對於量測血糖、良好的血糖數值感到困惑;在現今糖尿病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幫助每年新增約16萬名的糖友建立安全用藥的認知,並在協助每一位糖友制定個人化治療目標、規律回診用藥觀念的同時,落實血糖監測與做好併發症風險評估是必須持續投入的重點。
高血糖併發腎病變成長逾兩成!合併高血壓、高血脂恐致中風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說明,血糖值不只是一個數字,許多糖友即使血糖高,卻誤以為沒有症狀就不用處理,但是高血糖對血管的傷害是無形的,隨著損傷的累積,將容易誘發各種大、小血管併發症。從糖尿病年鑑統計數據也觀察到,糖友併發視網膜病變、視力不良、失明比率逐漸增加,從2000年的3.6%上升到4.1%,而併發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衰竭而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比率更是顯著增加,自2000年的9.2%翻倍成長到17.9%!
值得注意的還有,近年新確診糖友合併高血壓與高血脂的比例不斷上升,每兩位新糖友就有一人同時有高血壓,三種疾病之間相互加乘影響,也增加糖友發生中風等併發症的風險。黃建寧理事長提醒,穩定的血糖控制有助於降低大、小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醫師會綜合評估相關共病、年齡、高低血糖風險、生活型態去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建議糖友在規律用藥的基礎上,搭配飲食與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變,才是成就穩定控糖方程式的不二法門。
降血糖選擇藥物多!規律用藥、定時回診才是關鍵
當糖友在血糖監測時發現血糖數值異常,未達血糖控制目標時,建議每個月回診追蹤,加上現在也有「糖尿病智慧好幫手」可以補足過往衛教的限制。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張必正秘書長表示,門診常發現同時合併有高血壓的糖友,家中都有一台血壓計,卻沒有血糖機,良好血糖控制的前提,必須是有規律的血糖監測,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動狀況,才能知道用藥對自身健康的幫助,也會更有動力。
控糖年資超過30年的張先生起初聽說藥物會傷肝、腎,以不想吃「毒藥」為由拒絕用藥治療,但血糖卻始終未見改善。所幸,在醫療團隊持續勸說鼓勵之下,才了解規律用藥、飲食等生活型態改變的重要性,糖化血色素長期穩定控制在7%以下,好在及早接受正規治療,到現在沒有產生任何併發症,他笑說「連我的主治醫師都說,我的肝腎功能甚至比他還要好。」
糖尿病治療遠比糖友想像的更加便利!王治元理事長提醒,現階段糖尿病藥物多以一天一顆的長效或是複方劑型為主流,也有不易造成低血糖或是肝腎負擔的降血糖藥物,重要的是正規的降血糖藥物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實療效與安全性,相較於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或偏方而言,有更多科學證據的去提供有保障的治療,呼籲糖友具備正確的用藥觀念,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若是對於藥物有疑慮,應先諮詢主治醫師,不應自行減藥、停藥。
《延伸閱讀》
.水果要飯前吃?飯後吃?營養師指6情境,視需求、選時間、挑水果!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