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 筆數
改善「社恐」先理解為何害怕。院長指6方向,親友的理解很重要!
2024-05-17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常見的焦慮障礙,這並非只是害羞,當事人在社交場合、表演情境、包括獨自報告等場合,往往會比一般人更害怕或不安,甚至在幾天或幾周前就感到焦慮,過度擔心被他人評價笨拙、羞辱、尷尬等。也可能會出現相關生理症狀,包括臉紅、發抖、腹痛等。也可能引起恐慌發作,或因為過度害怕而需要極力忍受、或迴避社交場合。即便這些擔憂不大合理。
生病卻檢查不出原因?心理師教6觀察,可能是「罹病焦慮症」。
2024-05-03許多人病識感高,出現了一些生理現象就會檢查再檢查,醫生說沒事還是繼續檢查。這除了可能潛藏的疾病外,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楊宇祈提醒留意,這也很有可能是「罹病焦慮症」,可透過6點觀察是否符合,有需要時可尋求心理師協助。
恐慌症當下怎麼辦?怎改善?醫教6招應對,真的不行就「躺平」。
2024-04-30恐慌發作、恐慌症發生時,總是讓人相當的不舒服,且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徬徨無助、甚至感覺像是生命安全正受到威脅。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教自救方法,也建議有相關經驗盡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以利改善。
創傷後留意4大症狀早檢查,防急性壓力障礙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022-10-04楊聰財醫師表示,急性壓力障礙通常會在事件後1個月內出現,過了1個月便會形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其他也可能出現恐慌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另外也容易有酒精或藥物依賴及濫用等問題,若持續使用將產生耐受性,但若不使用又會出現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的戒斷症狀,心理狀態不佳、失眠等睡眠狀態也影響健康,不容小覷。
隧道、電梯中恐慌發作怎麼辦?心理師教4招解除「幽閉恐懼症」!
2022-06-20發生「幽閉恐懼症」時,心煦心理治療所楊乃樺臨床心理師建議,當下最重要的就是緩和、放鬆情緒,以避免恐懼無限放大,可試著深呼吸、腹式呼吸、吐氣多於吸氣藉此改善。若是情況允許下,先將自己轉移到安全地點,例如若是在隧道中發生,先穩住情緒將車輛靠內側等安全地方停妥、確保安全。
「像戴著灰白濾鏡看世界」憂鬱症為何發生?身邊親友如何避免「踩雷」加重病情?
2021-08-03憂鬱症為所有心理疾患中盛行率最高的疾病,憂鬱症終生盛行率為百分之5至17,也就是說一百人中有5至17人在一生中會罹患一次憂鬱症。讀者們通常會對憂鬱症有許多疑問,讓我們透過以下四點來認識憂鬱症,並學習如何幫助罹患憂鬱症的親友吧。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