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 筆數
創傷後留意4大症狀早檢查,防急性壓力障礙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022-10-04楊聰財醫師表示,急性壓力障礙通常會在事件後1個月內出現,過了1個月便會形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其他也可能出現恐慌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另外也容易有酒精或藥物依賴及濫用等問題,若持續使用將產生耐受性,但若不使用又會出現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的戒斷症狀,心理狀態不佳、失眠等睡眠狀態也影響健康,不容小覷。
沒網路、沒帶手機,會沒安全感?心理師4招改善「手機焦慮症」!
2022-05-03陳鈺弦心理師指出手機方便所帶來的常見困擾,手機焦慮症,其不僅容易提升原本心中的不安、衍生更多層面的不安、沒安全感,也容易形成科技冷漠,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若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焦慮,建議可多觀察自己,包括是否需要,也提供改善方式,避免被手機綁架。
一直洗手是強迫症嗎?該怎麼辦?楊聰財6招終止惡性循環!
2021-10-27楊聰財醫師表示,強迫症的思考及行為,往往會不斷的加重患者的身心負擔,甚至影響生活、影響到身邊的人的生活,例如前述提到洗手記數到破千、洗到半個小時、洗澡洗到超過一個小時等,造成上班、上課遲到、影響社交、家人的作息也跟著混亂等。
愛咬冰塊是健康出問題?醫:身體可能正尋求釋放管道!
2021-10-25咬食的舉動往往反應著當下的心理狀態,就像咬指甲一樣,咬冰塊也是,有可能是情緒壓力、強迫症、廣泛焦慮症等。咬冰塊的當下,或許正是身體正尋求釋放壓力的管道,若頻率太高,建議也可檢視一下自身心理狀態,並適時尋找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等協助。
愛買東西也是精神疾病?醫教3招改善強迫性購物症!
2021-03-24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指出,強迫性購物症和焦慮症息息相關,容易產生焦慮,包括了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等,或是衝動控制障礙。患者常常會因為大腦的額葉沒法辦有效的作出理性控制,在購物時便容易先下手再說,事過才反悔。甚至是明明知道不該買,卻同時有「不買不行」的想法,或是如同賭博常常出現的「買最後一次就好」。
是收藏、節儉還是囤物症?醫指3大指標。改善從設定時間做起!
2020-12-01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許多人會認為東西堆放雜亂或收集一堆東西才算是囤物症,但其實囤物症未必就是髒亂,東西堆放一堆也未必就是囤物症,臨床上有許多囤物症患者物品是擺放相當整齊的,也有東西擺放相當多卻非為囤物症。是否為囤物症可從3大情況作初步判斷。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