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癌症這些真的不能吃?10大飲食迷思,腫瘤科醫師逐一破解!
2025-08-25
「很多癌症病患在治療過程中,飲食常常成為家人最焦慮的一部分。不小心吃錯,是不是就會讓病情變得更嚴重?」這話道盡癌友和家屬的苦處。
腫瘤科吳教恩醫師在社群媒體分享,診間癌友最常詢問或遇到的「癌友治療常見十大飲食迷思」,讓癌友吃得更健康、更正確、更安心。一起來了解!
癌症治療常見10大飲食迷思!
真不能吃?腫瘤科醫師逐一破解
迷思1:吃糖會讓癌細胞長更快?
吳教恩醫師表示,這是最多人問的問題,尤其是甜食。癌細胞確實會攝取葡萄糖,但是身體的所有細胞都需要靠糖產生能量。完全禁糖不僅無法殺死癌細胞,反而會讓身體的體力下降、營養不良。真正需要避免的是「精緻糖」、控制總攝取量,像是地瓜、燕麥、水果等天然碳水化合物,就是非常安全且健康的選擇。飲料則建議只選無糖飲料。
迷思2:吃肉會助長癌細胞?
許多癌友治療期間,家人便會不讓吃肉,或自己就不敢吃肉,就只吃素,主要因為聽說肉會助長癌細胞。對此吳教恩醫師表示,這和「癌友不能吃糖」概念相似,若沒有特別的信仰等需求,不建議吃全素,以免營養不良。優質蛋白對癌友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免疫力、修復組織、維持肌肉量。尤其化療、手術後,蛋白質是恢復關鍵。雞、魚、蛋、豆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迷思3:化療期間不能吃水果?
許多人會認為水果太寒,化療期間吃了對身體不好、影響癌症治療。對此吳教恩醫師表示,其實在臨床上並沒有科學證據證實。水果當中其實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等營養,有助提升抗氧化能力、提升免疫力。至於有些人吃了某些水果會不舒服,那自然就是不要吃;若不會不舒服,只要注意衛生、適量食用是可以的。冷藏的水果若會太冰,建議可以先放在室溫後再食用。
迷思4:常見補品能夠抗癌嗎?
診間非常多人詢問,像是蜂蜜、靈芝、十全大補等等的,這些天然的食物或補品,是不是可以抗癌?吳教恩醫師表示,這些補品不是不能吃,但不能當作「治療目的」來吃。而且像是人參、黃耆等部分中藥,也可能影響藥物代謝、產生交互作用。因此食用前先詢問主治醫師、營養師,也避免一直吃同一種補品,通常適量大多是安全的。
迷思5:牛奶、乳製品會刺激癌細胞?
這個問題也相當常見,尤其是對於乳癌患者。對此吳教恩醫師指出,曾有些動物實驗、觀察性研究,發現乳製品和癌症有相關;但是在大規模的研究當中,並沒有明確證實乳製品會促進癌細胞生長。牛奶、起司、優格等乳製品,其實都是很好的蛋白質和鈣質來源,除非有乳糖不耐、腸胃不適,不然一般適量的攝取大多都是安全的。
迷思6:飲食越清淡越好,不要碰油脂?
吳教恩醫師指出,許多癌友在治療期間,只敢吃粥、吃菜、喝幾口湯,但其實好的油脂對癌友非常重要。醫師說明,能量來源除了糖類、蛋白質,油脂也是重要的來源之一,也可以幫助脂溶性的維生素A、D、E、K吸收,因此好的油脂相當重要。清淡不代表無油,像是橄欖油、苦茶油、亞麻仁油、酪梨,這些植物性油脂都是很好的攝取來源。
迷思7:治療期間體重增加未必是好事?
很多癌友在治療期間體重增加,便擔心是不是癌症復發或惡化。吳教恩醫師表示,在治療期間體重稍微增加、穩定上升都是正常的反應。像是荷爾蒙治療、使用類固醇、活動量減少等等,都可能是體重上升的原因。瘦未必健康,有力氣才有能面對治療,與其擔心體重上升,不如關注肌肉量是否足夠、營養是否充足。
迷思8:只吃鹼性食物就可以抑制癌細胞?
吳教恩醫師指出,網路上有個奇怪的說法「癌細胞只能活在酸性的環境,因此只要吃鹼性的食物,就能夠抑制癌症」。事實上,人體血中的酸鹼值是嚴格控制在7.35-7.45之間,一般而言飲食並不會改變血液的酸鹼值;若會改變,代表身體已經有嚴重的狀況。因此這點其實並沒有科學證據,不用為此特別忌口。
迷思9:大豆會導致癌症惡化,尤其乳癌?
對此吳教恩醫師表示,大豆其實富含植物的雌激素,例如異黃酮,因此乳癌患者常被建議避免豆腐、豆漿等。其實很多研究指出,亞洲人攝取天然豆製品,並不會增加乳癌風險,甚至有保護的效果。若為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則仍建議避免濃縮的異黃酮保健品,但天然的攝取來源是可以的。
迷思10:多吃保健食品會恢復更快?
吳教恩醫師表示,保健食品市場非常大,但並非每個都有經過人體實證,有些甚至會影響肝腎代謝,或與癌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降低治療效果。因此在使用保健食品之前,要先詳細詢問主治醫師、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以免吃了反而影響治療、不利於身體;先問過並適量,吃了也更加安心。
癌症治療期間別亂限制飲食,
了解並且選好的食物更重要!
吳教恩醫師表示,在癌症治療中不該限制飲食攝取,而是要選擇好的食物,與其恐懼不如去了解,認識哪些食物是好的、哪些食物是真的需要避免的,徹體實際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網路資訊發達,也存在各種迷思資訊,建議有問題就問醫生、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或看該資訊是否為相關背景專家所提出,會比不明來源的資訊來得更好。更多吳教恩醫師分享的癌症飲食、生活資訊,歡迎至醫師的頻道訂閱追蹤!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伊科病毒升溫!6嬰身亡 做好防疫、重症前兆速就醫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健保即戰力新選擇:雙特異性抗體獲三線給付!

「長效針劑」能穩控思覺失調症 凱旋醫院創新AI機器人陪診,注射率提升!

痘痘結節、流膿、反覆發作?小心化膿性汗腺炎!生物製劑有給付

屈公病中國廣東疫情加劇,旅遊警示升級,台灣人怎麼防?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