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疲倦、容易喘、尿超紅?小心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健保給付增添生力軍!
2025-10-02
貧血、疲倦、容易喘日常相當常見,得留意身體狀況、盡早檢查。尤其若出現心跳加快、半夜起床或早上起床尿超紅、暗紅,就得留意很可能是「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簡稱PNH),這不只生活不適,更可能因血栓而有生命危險。究竟PNH是什麼?又有哪些影響?有哪些治療?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 張明志醫師逐一說明。
常疲倦、容易喘、尿超紅?
小心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
什麼是「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
張明志醫師說明,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是一種後天性、持續溶血的造血幹細胞疾病。雖被列為罕見疾病,但約一百萬人就有1-5人罹病。患者因後天造血幹細胞突變,使紅血球缺乏保護性蛋白質,容易受到免疫系統「補體系統」破壞,導致慢性溶血,瓦解並產生血紅素尿症。
紅血球缺乏保護:
.基因異常:紅血球PIGA基因異常,影響GIP蛋白連結。
.缺乏保護:無法與CD55和CD59保護性蛋白質連結。
.遭受攻擊:紅血球失去保護,被補體系統攻擊。
*紅血球就像沒有識別證的運輸車,不斷遭受哨兵誤擊破壞,形成血管內溶血,產生許多血栓栓子。
會出現哪些影響?
在上述慢性溶血下,患者會出現貧血、血栓、骨髓功能異常等問題。
.貧血:會出現疲倦、無力、易喘、心跳加快等症狀。
.深紅尿液:溶血會釋出血紅素,從尿液排出,呈深紅、深褐色,像可樂或濃茶。
.血栓:是主要死因之一,視發生位置,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肺栓塞、腸系膜血管栓塞、腦中風、器官損壞、肢體障礙等。
.骨髓功能異常:容易感染、生病,甚至引起血癌骨髓化生不良症及再生不良性盆血等,統稱為骨髓衰竭症候群。
尿液顏色變深紅是警訊:
由於溶血是陣發性、時而恢復正常,又因補體系統在晚上較為活躍,溶血較多在夜間發生,產生深紅色尿液在夜間或清晨排出,因此稱為「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尿液顏色改變是相對容易被察覺的症狀,但也有可能沒那麼明顯,因此日常也得留意上述其他症狀,例如容易倦怠、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腹痛以及男性勃起障礙。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
常見主要3大治療方向
張明志醫師表示,發現懷疑可能是PNH症狀盡早檢查,檢查可透過血液檢查、溶血相關檢驗、腎功能檢查、尿液檢查等分析。治療上,現以支持性療法、骨髓移植、單株抗體治療為主。
症狀改善-支持性療法:
第一線主要的治療方法,能控制病況及症狀,包括輸血、補鐵、類固醇等。而補充鐵劑也可能有過多鐵質沉積的情況,這種時候就會需要服用排鐵藥物進行排鐵。
根源改善-骨髓移植:
若患者出現骨髓功能異常等情況時,可考慮與醫師討論進行骨髓移植,這可能是一種治癒的治療方法。不過其存在排斥風險,甚至是死亡,風險較高。
抑制補體-單株抗體治療:
靜脈注射:
此治療為「抑制補體」,可減少溶血及血栓等情況發生。現有健保給付的藥物屬於靜脈注射短效抑制劑,約每14天注射一次,抑制補體後能大幅改善病況。不過需留意,由於藥物半衰期較短,可能會出現「當次注射後前10天較穩定、後3-4天需額外支持性療法」的情況。
皮下注射:
自今年10月1日開始有新型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屬於皮下注射的C5補體抑制劑,與靜脈注射不同,大約4週注射一次即可。因半衰期較長、穩定性更佳,能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若對前述短效藥物反應不佳者,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此選項。
此藥物仍須經過專案審查同意後才能給付,並須在醫療人員指導下使用,經衛教培訓可在家自行給藥,不論如何須定期追蹤,並留意後續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例如皮疹、搔癢、過敏等,若有異常應立即主動與醫療團隊告知並討論。
PNH治療及照護4大重點
早發現早治療,更助控制疾病!
張明志醫師叮嚀,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主要的危險在於血栓,發現症狀務必盡早檢查,確診後穩定治療,與醫師詳細討論可適合藥物治療,並建議持續關注健保給付進度、參與病友支持團體,包括家人的支持,如此更有利控制病情、節省醫療開銷、維持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藥費年省百萬!癌症新藥基金上路 「好再更好」眾專家推法制化,好處一次看

常疲倦、容易喘、尿超紅?小心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健保給付增添生力軍!

「超人醫生」徐超斌逝世 從腦出血到罹癌、復發 仍掛心偏鄉病友、奔走南迴

亞東醫院、百靈佳殷格翰藥廠 攜手推動糖心腎創新療法落地

三魂七魄有一魄泡水才這樣?異膚「另類療法」大調查!你中哪個?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