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有方法!心理師指3方向練習,讓喜悅由心而發!
2025-07-25
「知足常樂」相信是人人都聽過的道理,不過往往差強人意,尤其是在逆境之中,常會像是一種壓抑。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又可以怎麼做?這次今健康要來和立翎心理諮商所 郭禺廷諮商心理師聊聊「如何知足」。
知足常樂也有細節、方法?
可先想想:什麼是知足?
什麼是知足?
在聊聊知足之前,可以先一起想想「什麼是知足?」郭禺廷心理師表示,知足除了普遍像是勸說別人或安慰自己,細一點來看可以視為「知道滿足」,是一種狀態,也就是說在知足之前會需要先有滿足。這可以是他人提供的、或是自己滿足的。
現代人普遍沒被滿足的是?
不論是生理或心理層面都會需要滿足,現今社會普遍較衣食無虞,需要被滿足的往往是在於心理需求,例如被理解、被傾聽、被接納等等。
「要知足」是個方向,
能有更多方法會更好:
舉例來說,我們常聽到「你要知足」、「我要知足」,例如孩子不聽話,父母說「你要知足,我供你吃、供你穿…」物質需求是足夠了,不過孩子的委屈沒人懂、也沒人聽,心理需求嚴重匱乏,便也難知道滿足。又或者說,自己正感到悲傷,心裡已經破了一個洞,要怎麼「知道滿足」?
是的,「要怎麼知道滿足」方法很重要。
觀察不被滿足的潛藏原因!
是生活動力?還是無盡黑洞?
慾望與幻想: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滿足的感覺要被填滿,除了自己供應或他人的供應外,也考量著自己內心的想法,包括慾望和幻想,這是推動個人向前的動力,太少容易了無生機,太多則欲求不滿,常會有怎麼樣都填不滿的感覺。
競爭與比較:
上述衍生之下也可能是出自於競爭或比較。人總會需要接觸人,適度的競爭有助於成長,但若太過則可能為了證明自己而想要更多。這也可能源自於家庭或生活環境。
專注與封閉:
生活的多樣性也是關鍵之一,專注能夠淬鍊,但也得留意封閉。例如太過專注於工作或某件事,生活少了與人的交流、被理解、深刻的體驗等等,那會像是為了工作或某件事情而活,也就較難得到滿足、感到知足。
知足常樂有方法!
心理師指3方向練習
就像從一樓到三樓:
受到供應、感到滿足、知足常樂,這會需要過程和方法,包括瞭解自己的狀態,察覺外界的影響,一步步從當前的狀態調整並維持。就像從一樓到三樓,可以是搭電梯、爬樓梯、結伴同行等等,但不會是瞬間就從一樓變到三樓。
觀察狀態:
郭禺廷心理師建議,首先可先觀察自己,並向自己坦承,看看自己的狀態究竟為何、擁有什麼等等。而外界和自己息息相關,可了解外界有哪些正影響自己。也看看客觀事實是什麼,避免自己太過聚焦在個人情緒或想法。在這梳理的過程當中也能更加的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提升滿足:
在了解狀態後,可以看「如何達成滿足」,可包括辨識理想及幻想,讓自己能有動力向前但不被淹沒。與自己競爭,尋找方法、資源等等,讓自己能不斷進步而不受不必要的競爭影響。多元的培養,讓自己能夠專注、也能有多種滿足來源。這樣的自給自足,也包括了「自己去和他人交流」達到滿足。
擴充滿足:
也可以透過更多有效的方式,讓自己任何事物都能提升滿足。例如感受當下,讓自己不單單回顧過去或展望未來,也能夠品嘗享受當前所擁有的,產生滿足感。感謝,能讓自己對當前所擁有的感到美好,可適用於任何事物。而讓日常所知的「正向活動」多元培養,也能讓自己有更多機會感到滿足,呈現正向循環,例如旅遊、運動、冥想、學習新知等等。
一杯熱可可也能感到美好?
知足對生活的影響不單單僅是常樂,透過實際的方法達到知足,也更能讓自己更真實的體驗生活、感受自己存在,發自內心感到喜悅,即便在逆境當中也有助感到平安而踏實。就像工作累了一整天,僅僅細嚐一杯熱可可也能感覺「阿~真是太美好了~」。
《延伸閱讀》
.「感謝」能帶來更多好運?!怎麼感謝有方法!心理師深度解析。
.如何「家和萬事興」有方法!家家難念的經?孝順是應該?心理師解析。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布魯斯威利已無法說話、行走。額顳葉型失智症初期症狀要注意

皮膚斑點一次撕除!新型雷射低痛感、免多次、無熱傷害成趨勢

男50歲要檢查防攝護腺癌!晚期轉移「新放射標靶」精準狙癌助延命

異膚新長效針劑與多元治療!她重度穩控3年、停藥2年無復發

60歲老饕邰智遠控體重3秘訣!別單靠意志力,不可控因素太多。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