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死因4個和高血脂有關!定期檢查是關鍵,控血脂掌握「1不3要」
2023-09-07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不過,國人高血脂症的診斷率卻只有52%,也就是說每兩人中、只有一人好好接受後續診斷治療!
對此,醫師強調,國內十大死因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這四種疾病都直接或間接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高血脂與其延伸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更是造成血管阻塞的主因之一。呼籲民眾定期檢查、掌握自我血脂狀況,適時接受治療,常保「心」暢通!
為了便利民眾掌握自我以及家人血脂狀態,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結合「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將血脂衛教懶人圖上線,民眾只要下載健康存摺、不僅能夠掌握血脂數據、也能同步獲得正確衛教資訊!
台灣成人每4人有1人高血脂,
血管堵塞率增,堵哪裡壞哪裡!
高血脂增各疾病風險: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暨成大醫院內科部部主任劉秉彥指出,一旦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過多,將使血管越來越狹窄、血管堵塞的機率增加。「堵哪裡、壞哪裡,」若堵塞在心臟血管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在腦內會造成腦中風、若在腎臟則會腎衰竭、出現在手腳等周邊動脈則會造成周邊血管阻塞,形成如間歇性跛行等。
此外,其他三高疾病、脂肪肝、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會有所增加。
病人增加,健保支出直逼638億元: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指出,近十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病人數持續增加,高達79%源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108年其延伸相關住院醫療費用約佔健保支出10%、將近638億元。
只有長輩會有?錯!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柏勳理事長表示,許多中壯年族群存在「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是長輩才會有」的迷思,事實上檢視各年齡層的心臟疾病死亡比例,25至64歲與65歲以上激似,僅相差3%左右。若發生心臟疾病與心血管事件,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壯年而言,生活品質、經濟負擔更會造成劇烈衝擊。
每年定期篩檢是控血脂關鍵,
各族群控制標準都有所不同!
我國診斷率遠低於日韓:
要做好血脂控制、最關鍵的第一步了解自身血脂狀況!建議民眾不妨透過企業健檢或政府免費健檢,每年定期抽血檢查。
各族群控制標準:
黃柏勳理事長也說明,高血脂不像糖尿病有固定的控制標準,每個風險族群對應的標準略有不同。以低密度膽固醇來說,一般民眾應控制於130 mg/dL以下;糖尿病、腎臟病病人應控制於100 mg/dL以下;若發生過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族群、甚至反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超高風險族群,應分別控制於70 mg/dL和55 mg/dL以下。
控制壞膽固醇治療方式多元,
籲「醫病共享決策」保健康!
現有多元治療選擇:
劉秉彥秘書長說明,目前臨床有多種治療選擇,包含口服的史塔汀、膽固醇吸收抑制劑、針劑型的PCSK9抑制劑等,有助降低壞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醫病共享決策:
唯有長期服藥控制壞膽固醇,才能穩定發揮藥效,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壞膽固醇控制達標後,切莫自行停藥。
控制高血脂掌握「1不3要」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來助攻!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民眾若忘記自已血脂數值或控制標準,可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快速檢視相關數值以及相關衛教懶人圖。
掌握「1不3要」:
石崇良署長也呼籲,民眾面對高血脂應掌握「1不3要」原則:不等心血管事件發生才治療、要規律檢測、要及早就醫、要穩定治療。
《延伸閱讀》
.運動增好膽固醇、降壞膽固醇!簡單2招,防高血脂引中風、心肌梗塞。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