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 筆數
腹瀉怎麼辦?習慣了沒關係?醫指常見原因,早檢查有助預防腸癌。
2025-01-09腹瀉情況偶爾會出現,不過有些人一拉就是好幾日,甚至好幾個月、好幾年、漸漸習慣。然而,這是正常的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醫療長暨胃腸內科曾國枝醫師指出原因,也提醒出現警訊盡早檢查。
腹瀉按按3穴位助改善!中醫分3類型,不只治療更依體質調養。
2024-06-21腹瀉總讓人傷腦筋,不知是不是吃壞了什麼東西,或是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澄玥中醫診所簡正倫中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看腹瀉可分成三大類,症狀及治療、改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也分享日常可透過穴位按摩進行改善。
為什麼常腹瀉、拉肚子?醫:6情況早檢查,未必是腸胃問題。
2021-12-24王威傑醫師指出,腹瀉主要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可依14天作為分界點區分。急性的成因包括了病毒、細菌、原蟲感染等,也就是常聽到的腸胃炎、食物中毒,主要症狀為腹部不適,也可能出現噁心、想吐、發燒。另外,受到等藥物影響的醫源性因素也可能造成,例如化療、使用抗生素等,像是安養院的病人,常會有泌尿道感染而需服用抗生素,長期可能改變腸道菌叢生態,便容易腹瀉,可視為副作用的一種。
腹痛腹瀉看不好是腸躁症?認識發炎性腸道疾病!周仁偉醫師
2020-12-28腸躁症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大便型態改變,屬於較良性的病程,長期而言較不會有過度不佳的預後。而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消化道、腸胃道的潰瘍發炎,雖然症狀與腸躁症相似,長期會有合併併發症,病程隨時間惡化之虞。
避免隔夜菜長細菌引中毒 營養師:食物溫熱時就該冷藏
2020-10-29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導致食物中毒的因素繁多,一般常見主要為吃下被細菌所感染的食物所引起,也就是所謂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所公告的108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細菌性食物中毒前三名至病細菌包括了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等;前三名相關汙染食品則包含了複合調理食品(包括餐盒)、水產及相關加工品、蔬果類及相關加工品。
腹瀉原因不明?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來攪局
2020-06-15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表示,在各種腹瀉原因當中,最常見的是感染型腹瀉,其主要是因為細菌、病毒、黴菌等感染所起,使腸道開始出現發炎、拉肚子等情況,這類型的腹瀉,除了會有腹瀉症狀之外,最重要的是還會有原本的主要症狀,如武漢肺炎會有腹瀉症狀,但主要的症狀還是肺炎、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而感染型腹瀉通常屬於急性腹瀉,過了之後就好轉了。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