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3 筆數
更年期女性需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醫教護心5招遠離威脅
2023-03-16心血管疾病並非肥胖或男性專屬,更年期後的女性,更不可忽視!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調查,心臟疾病是女性國人第二號殺手,而女性十大死因排名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為第2、5、6位,佔當年度女性死亡總人數約23.6%,由此可見女性的護心行動刻不容緩。
護心也能防腦中風!?如何避開心房顫動地雷?
2023-03-02心房顫動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也是腦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隨著年齡增加,罹病比例愈高。一旦發生心房顫動,不規律的心臟跳動將會導致血液不平整流動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至全身,便可能造成各種器官的栓塞,其中最危險的就是腦中風。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心房顫動,都會有高的機率發生腦中風,且殘障程度及死亡率都相當高。
提神飲料、能量飲喝多易猝死?營養師指關鍵,4觀念健康喝!
2022-09-08民眾口耳相傳提神飲料別喝太多、喝多容易傷身,國內外也有許多因過量而死亡的新聞。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確實飲用過量是有造成身體負擔的疑慮,最主要的關鍵也是在咖啡因。
常常胸悶、心悸?留意心房顫動!醫:可控制,盡早檢查慎防腦中風!
2022-04-14好發於中老年族群的心房顫動,隨著人口老化,風險族群也日漸普遍,且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加上中老年族群常認為年老毛病多,更容易忽略警訊。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張雲德醫師提醒,民眾日常應多留意相關症狀,如有疑慮盡早檢查,心房顫動可透過治療穩定控制,有助降低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
貧血怎麼辦?是什麼問題?醫:注意合併症狀小心癌症!
2022-02-24王威傑醫師表示,貧血的可能性非常多,未必是缺鐵所形成,且即便缺鐵也未必是單純的營養缺乏,亂補鐵不僅可能傷害身體,也可能出現其他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
甲狀腺疾病暗藏不孕危機!醫籲年輕女性務必提高警覺
2021-11-04一名35歲女性易焦慮、失眠、月經不順,原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所致,殊不知因長期不孕問題就醫後,竟意外被診斷出卵巢功能低下,35歲卵巢年齡已達45歲!該名未來媽媽為了順利懷孕,長期以麻油、燒酒雞等方式調經、養體質,檢查後才發現不孕問題是甲狀腺疾病惹的禍。
心悸該怎麼辦?該如何預防?醫:多數無礙,留意症狀慎防心肌梗塞
2021-10-14雖然心悸大多無礙,但張釗監醫師也提醒,其引起的起因也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問題,又或者說是個警訊,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跳驟停、腦中風等。
超商女店員半夜背痛 急診竟是狹心症!醫:4情況速就醫防心肌梗塞
2021-05-05洪俊聲醫師表示,狹心症的轉移性疼痛也常常跟其他的神經筋膜問題混淆在一起,但身體各處筋膜、肌肉、神經、骨骼的疼痛,通常與某個特定姿勢或動作有關,疼痛位置也比較明確,按壓會有痛點,疼痛可能只持續數秒。狹心症所出現的轉移性疼痛,通常疼痛位置不一且反覆出現,按壓不會有痛點,時間從幾分鐘至半小時皆有可能,常在休息後慢慢恢復。
22歲女睡前中風!竟是心臟腫瘤造成全身栓塞 醫籲:黏液瘤無徵兆會喘心悸快就醫
2021-04-12年輕族群也要當心!躺在床上突然全身無力,不但是中風警訊,還可能潛藏未察覺的心臟腫瘤。22歲陳小姐睡前忽然全身無力,意識清楚卻無法表達言語,經男友緊急送醫後進行取栓手術,沒想到到又發現下肢冰涼蒼白失去脈膊,原來是她心臟中的黏液瘤碎片隨血管流動造成多處栓塞,不但造成腦部缺血,雙腳也出現急性下肢缺血性栓塞。
皮膚出現白斑、偏頭痛吃藥沒效 有這些狀況當心自律神經出問題!
2021-01-29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胸悶、胸痛、心悸和自律神經失調常互為因果,彼此互相影響著。例如原本有輕微的心律不整,又遇上了自律神經失調,情況便可能加重,若又再加上其他容易加重負擔的風險因子,如喝咖啡,狀況便可能再加劇。另外,自律神經失調往往也和「思緒」有關。
女星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急救,心臟外科醫師:有這些症狀盡早就醫檢查。
2020-03-02心臟主動脈瓣膜狹通常分先天及後天,後天常隨著人體老化,身體自然不如以往而出現,若是身體出現了異常呼吸急促、喘、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悸等、甚至感覺到延伸至左肩疼痛、左背部疼痛等延伸性疼痛,這些都很有可能是警訊,
感冒藥配咖啡好更快?食藥署:易產交互作用引心悸,常見感冒藥NG行為要注意
2019-12-23衛福部表示,一般常見的綜合感冒藥含有咖啡因,藉由腦血管收縮增強止痛效果,以達治療頭痛。此時如果配上咖啡,如果感冒藥中含有麻黃素類藥品,就會和咖啡產生交互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心悸、失眠等;而大量服用或者搭配酒精性飲料,則有可能會損害肝臟。所以除了應遵照醫囑用藥外,用藥期間也應避免咖啡、酒精性飲料。
心悸、胸悶檢查卻沒事?醫教呼吸調節自律神經,運動一個觀念怎麼動都健康!
2019-12-23心臟內科/翁國昌醫師 就表示,許多人會感覺到心臟有些狀況,但找不到原因,這其實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問題,如果沒有太嚴重的狀況出現(如昏倒),其實可以往如何減輕壓力、調節自律神經的方向做改善。
今健康New新聞

2024最新!6熱門葉黃素評比。6挑選關鍵資深醫藥記者洪素卿揭露!

做好這些事防免疫負債!養成「這習慣」更加分

免疫負債常見8疾病症狀!小心「病菌圍攻」,風險族群早打疫苗。

Apple watch偵測心房顫動係金A ? 及早治療遠離中風危機

讓乾癬病灶清零!9種生物製劑已納健保,無效還可換別支!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