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死亡率勝流感數倍?新冠病毒無症狀也可能傳染:5招居家自保不可少

    2020-03-19

    今健康/郭家和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從亞洲蔓延至全球,歐盟與美洲國家病例人數3月起劇烈上升,截至當前全球已超過18萬5千起確診數,死亡人數達到7,330人。為因應疫情,各國紛紛祭出移動管制與出入境限制,企圖減少病毒擴散。當前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特性與解方,尚未能全盤掌握,各國的防疫策略也大相逕庭,然而從已發現的案例為統計基礎,初步可以梳理出這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發展特徵。

    發病年齡層影響死亡率高低

    據WHO(世界衛生組織)3月5日公佈的數字,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死亡率為3.4%,但若再從感染者的年齡細分,年輕個案與中高齡個案的死亡風險差異懸殊。發表在《JAMA》的新冠病毒統計分析指出,所有確診或疑似個案的平均死亡率僅為2.3%,而80歲以上的患者,死亡率高達14.8%。70至79歲的患者死亡率也有8%,相去超過4倍以上。其中疫情嚴峻的義大利,在3月4日之前的52名死亡個案,年齡全在60歲以上。顯見新冠病毒對於老年人的攻擊性最強,若再加上患有三高、慢性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免疫不全,感染病毒的致命風險更不可輕忽。

    發病年齡層影響死亡率高低

    醫療系統負荷能力影響死亡率

    WHO在2月28日發表的報告中,首先爆發病毒感染的武漢,短時間內爆發超過5.6萬起個案,導致武漢當地的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高達5.8%,遠超過中國其他區域的0.7%。再對比美國的流感平均死亡率僅為0.1%。顯示在一定區域內,如果短時間出現大量重症患者,造成醫療體系癱瘓時,很可能拉升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學術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因此建議,各國應該增強公共衛生相關的干預措施,包括集會活動和移動限制,對於遏止新冠病毒擴散可能有助。

    醫療系統負荷能力影響死亡率

    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就有傳染力

    新冠病毒死亡率雖不如SARS,傳染能力與速率卻強逾倍蓰。各國專家皆呼籲民眾做好自主健康管理。美國德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exas)發佈的最新研究統計認為,可能有超過10%的病患是被帶有病毒但尚未出現症狀的人所傳染。研究認為冠狀病毒的傳播力與流感接近,它的「世代間隔」(Serial interval)平均約為四天左右,德州大學整合生物學教授 Lauren Ancel Meyers 指出,這項數據現示減少人群接觸、隔離甚至關閉公共場合、限制集會等等方式,將有助於減少無症狀感染者將病毒傳染給更多人。

    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就有傳染力

    病毒未必怕熱常用物品多消毒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學者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近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以氣溶膠型態存在可存活3小時,有可能成為醫療院所內的傳染隱憂。同時,新冠病毒能夠在銅的表面存活4小時,而在塑膠和塑料表面甚至可存活2至3天。表示空氣傳播與接觸帶有病毒的物品很可能造成感染。

    值得研究的是,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型態相似,為何病例數量差距甚大?科學家當前沒有準確答案,推論是帶有新冠病毒的輕症或無症狀個體,不自覺地將病毒散播出去,全球各國的移動管制與出入境限制是否能奏效,可能需要6至8周的時間驗證。研究建議,目前為止能確定有助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方法為:

    1. 避免與確診或生病的人有親密接觸
    2. 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嘴巴等
    3. 生病時應待在家中休息
    4. 咳嗽或打噴嚏應用衛生紙捂住口鼻,並確實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
    5. 用清潔劑消毒經常觸摸的物體或物品表面

    病毒未必怕熱常用物品多消毒

    [1] New Coronavirus Stable for Hours on Surfaces, SARS-CoV-2 Stability Similar to Original SARS Virus

    [2] N van Doremalen, et al.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HCoV-19 (SARS-CoV-2) compared to SARS-CoV-1.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c2004973 (2020)

     

     

    點擊 #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傳染 #流感 #死亡率
    今健康New新聞
    DXA不只測骨鬆!還能精準分析身體組成讓減重更有效率!
    當46歲的陳先生決定開始他的減重之旅時,他面對的不僅是體重上的挑戰,更是對於健康和身體組成理解的一次深刻探索。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意識到僅僅關注體重的數字已不足以全面評估他的健康狀況和體重管理進展。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DXA(雙能X光吸收儀)身體組成分析,一項可以詳細測量身體脂肪、無脂肪質量和骨骼健康的先進技術。
    夜尿變多恐是腎臟拉警報?四低飲食+酮酸胺基酸有機會延緩腎臟病惡化!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多數民眾無法察覺腎功能異常警報,因此泡、水、高、貧、倦是很重要的自我檢查方法,尤其自身有三高等慢性疾病或高齡族群,將大幅提升罹患腎臟病風險,應更加留心。一旦診斷腎臟病也不用過於緊張,現在透過四低飲食與藥物雙管齊下治療,可以大幅延緩進入洗腎的時間。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執行低蛋白飲食,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肌少症等併發症,造成治療期間的惡性循環,這時可藉由酮酸胺基酸幫忙取得平衡,提升蛋白質的回收與再生,減輕腎臟負擔,同時增加生活品質。
    2025年全球將有一成醫院轉型智慧醫院,台灣不缺席!第三屆未來醫院論壇登場,聚焦智慧與永續醫療。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龐一鳴副署長表示,國內早期HIS系統是因應健保申報和評鑑而設計,缺乏醫院整體考量,衛福部正在推動的次世代醫療平台計畫,期待透過醫療人工智慧生態系、醫院品質管理數位化、智慧化臨床試驗平台、電子病歷資料庫、個人化數位健康管理等5大願景,促進醫院邁向智慧醫療。
    用藥發現5異常不要吃!政府如何把關?成效如何?食藥署說明
    當發現藥品異常許多人就會將藥品直接丟掉,不過其實有通報管道,這能夠讓全民一同監督藥品品質。回到源頭來看,藥品上市後政府如何把關?成效又如何?到了民眾手上通報後又如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一一說明。
    早期高風險HER2陽性乳癌預後差?精準導彈ADC藥物拚治癒!
    HER2陽性乳癌因復發及轉移的風險較高,通常被認為是預後較差的乳癌亞型。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已有不少治療手段可拚治癒,有效的治療策略就顯得相當重要。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副院長饒坤銘醫師一一說明,助乳癌病友們力抗HER2陽性乳癌。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