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護心血管!溫差大易引心血管疾病,醫教4招保護好自己!
2019-12-05
近日天氣轉冷,你有做好保暖嗎?
近幾日天氣轉冷,而時不時氣溫又回升,溫差較大。高齡醫學科/吳芝穎醫師提醒民眾要特別留意生活、飲食習慣等,以避免出現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問題。來看醫生怎麼說!
【氣候溫差大易引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問題】
醫師表示,冬天因為天氣較寒冷的關係,血管容易收縮,交感神經也容易變得較為興奮,所以血壓也就容易上升;而在溫差大、冷熱變化大的時候就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問題。
【4招保護心血管】
而為了血管健康,除了多喝水以外醫師也提醒,進入冬天時務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家中長輩;而入冬後常會以各種熱食暖身,三高患者則更需要注意少油少鹽。至於運動方面也不能停歇,許多人會因為冬天較冷而不去運動,這樣容易使血液循環較差,應適當的保持運動習慣,可選為在室內運動或較溫暖的時段運動,但不宜不動。
【運動注意室內外溫度,以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而針對運動方面,醫師也特別提醒平常就有運動或者欲維持運動習慣的朋友,應特別注意室內室外的環境溫度變化,以避免身體忽冷忽熱、溫差大而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
保護心血管必看!推薦閱讀
《中風不可拖!每分鐘腦細胞多死190萬個 注意「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
什麼樣的溫度變化易引心、腦血管病變?
何松穎醫師表示,對於腦血管病變如中風而言,太冷或太熱都容易使其風險上升;對於心血管病變如心肌梗塞,則是容易發生在太冷的溫度環境之下。而溫差較大的情況通常身體就會經歷到「相對太熱」或「相對太冷」,例如剛從冷凍庫走出到室內溫度並不會太熱的空間,但溫度對身體而言相對較熱,就有可能引起中風。也因此不論是太冷、太熱、溫差較大的情況下都需留意心、腦血管病變風險上升的可能。
什麼人更要留意溫度對心、腦血管的影響?
而除了一般人需留意氣候及溫差,何松穎醫師更表示,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低溫、高溫、氣候溫度不穩、容易出現溫差較大的場合需要更加留意,其風險又相較於正常人還要來得高。而其次像是年長者、抽菸者、肥胖者、有個人或家族相關病史者也都在風險名單中,應提高警覺,不得忽視。
如何防範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病變?
對此何松穎醫師表示,若想避免氣溫對心、腦血管帶來的危害,最主要的一個原則就是避免太冷、太熱、溫差較大的環境。而其可從日常生活中著手進行的如一般民眾都會在天冷時加上保暖小物,像是圍巾、帽子、衣物等;在洗澡的時候也可以先開熱水或蒸氣將浴室溫度環境提升,其後再進入浴室;或是進浴室後再脫衣、穿上衣服後再出浴室等都是有利降低風險的生活細節。
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許多人會在進浴室之後為了不讓身體溫差過大,會急著以高溫的熱水沖洗,但這樣的行為也就容易形成前述所提到的「溫差過大」的情況,其容易使血管舒張過快造成低血壓,在浴室中暈倒的風險便有可能提升。因此何松穎醫師建議在沖澡時,應先以可接受的水溫先行沖洗,若有需要再漸進式的提高水溫,盡量避免直接的高溫熱水沖洗為佳。
今健康New新聞

新生兒慎防RSV超危險!醫籲打好「孕期疫苗」大幅降低風險!

轉移性HER2乳癌治療新突破!新ADC納健保接軌國際,6旬姐穩控病況!

生命之火將熄之際,讓愛延續。「器捐協調師」道出不為人知的感人歷程

北榮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緊急洗腎不用等!腹膜透析FIRST助腎友延續夢想人生

肥胖該知道的100+件事!我這不算胖?胖得很健康?專家詳解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