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新藥現曙光!早期介入可望延緩失智
2025-11-12
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已成許多家庭的隱憂。過去治療手段多半只能減緩惡化,無法真正改變病程。不過,近年針對阿茲海默症的新一代單株抗體藥物問世,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一森診所王培寧醫師指出,治療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及早介入,才能在病情輕微時穩定狀況、延長自主生活品質。
別等記憶退化!
檢視你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前兆!
王培寧醫師表示,輕度認知障礙(MCI)是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症之間的階段,常是失智的早期警訊。與一般老化不同的是,患者會在需要較複雜思考或多步驟執行的任務上出現困難,例如過去能輕鬆規劃旅行、管理家務,如今卻變得焦慮、感到吃力。此外,症狀若出現頻率增加、甚至在他人提醒下仍毫無印象,都是值得警覺的訊號。王培寧醫師也提醒:「若你還記得自己忘了什麼,問題通常不大;但若是別人提醒你忘了,而你毫無印象,那反而要特別注意。」

新藥鎖定「類澱粉蛋白」
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傳統藥物屬於症狀治療,只能延緩惡化;而新藥則直接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病因是腦中類澱粉蛋白的沉積。王培寧醫師說明,類澱粉蛋白堆積會造成神經細胞受損與死亡,導致認知功能退化。越早在沉積尚少、神經尚未嚴重受損的階段介入,療效就越明顯。因此,早期篩檢、及早診斷是爭取治療黃金期的關鍵。

治療須過三關
確定早期、確認病因、選擇藥物
並非所有阿茲海默症患者都適合使用新藥。王培寧醫師指出,治療前必須通過三道關卡:
1️⃣ 確定病程階段:經由醫師評估認知功能,確認是否仍屬早期或輕度認知障礙。
2️⃣ 確認病因類型和基因型:透過血液檢測與影像檢查(如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磁振造影)判定是否為阿茲海默症引起。基因主要檢測APOE,以得知用藥的風險。
3️⃣ 選擇最適合的藥物與治療頻率:部分藥物需每兩週或每月靜脈注射一次,醫師會與患者討論療效、副作用與時間成本後決定。

一森診所提供一站式照護
治療更舒適、追蹤更安心
許多民眾以為這類治療必須到大型醫學中心,其實在專業的失智症診所同樣能完成。王培寧醫師分享,一森診所結合完善的檢查與個案管理系統,從評估、檢查到注射治療都能一站完成。診所也提供更舒適的注射環境與彈性時間安排,患者可選擇在躺椅或病床上治療,甚至安排於晚上或週末進行,讓長期治療更便利、也更具隱私。
專家提醒: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延長有尊嚴的人生
王培寧醫師強調,新的阿茲海默症治療讓醫師與患者都重新燃起希望。透過早期篩檢與介入,不僅能延緩病程,也能維持患者獨立生活與家庭品質。 他提醒:「若發現記憶力、情緒或社交行為明顯改變,務必及早就醫檢查。早一步診斷,就多一分守護生活尊嚴的機會。」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蕁麻疹未必是過敏!把握黃金期,4大醫院國際級UCARE幫你
為何鎖定Trop-2?醫師解析荷爾蒙陽性 (HR+) 晚期乳癌治療新標靶
【毒雞蛋】芬普尼有致癌風險。怎吃蛋?已吃到毒蛋怎麼瓣?毒物醫詳解
性行為後頭痛如爆炸?5種危險原因別輕忽
自認飲食、身體健康?要確定!掌握「飲食4關鍵」真正養生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