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常見「糖陷阱」要會認!他飲食健康,胸悶痛檢查才知糖尿病。
2025-09-12
很多人自認沒有吃甜食習慣、飲食健康,但卻還是暴露在糖尿病風險當中。日前就有民眾胸悶痛就醫,檢查發現動脈硬化狹窄,更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糖尿病。他驚訝:明明都不吃甜食、都吃原型食物,怎麼會得糖尿病?細問之下才發現飲食真的有問題。腎臟專科營養師 威廉營養師指出常見隱藏地雷,一起來了解!
不吃糖、少吃飯也會糖尿病?
6大常見「糖陷阱」要會認!
不只是甜食,
飯、饅頭也別過量:
威廉營養師表示,高血糖、糖尿病和飲食有密切關聯,許多人會認為沒吃糕點、甜食就沒事,其實甜食和其他白飯、白麵等澱粉,都被歸類於「碳水化合物」。而高油、高鹽、高加工等也會影響血糖。
很多人自認沒吃甜食、沒喝甜飲、水果也有控制,但其他澱粉、碳水化合物卻過量。像前述案例細問之下,原來他一餐都兩碗飯配地瓜,又或是吃饅頭。早期務農社會,很多人認為這樣吃才有力氣,但於現代並不需要這麼多,許多人因此而吃出血糖問題並不少見。
吃麵更要吃蔬菜:
另一方面,正餐多以吃麵為主的麵食派,也是常見地雷之一。一般而言,麵和飯大多是精緻澱粉,但白麵又比白飯更加精緻、升糖更快,而且通常吃麵時,旁邊的蔬菜量很少,一兩片蔬菜,對於控糖更加不利。
水餃不要太常吃: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人會認為吃蔬菜水餃可以攝取較多的蔬菜,便長期以水餃為主食,但其實水餃一來餅皮也是澱粉、肉通常是加工肉、蔬菜量並不足、鈉含量通常也較高,要吃到有飽足感,長期恐怕也會吃出血糖問題。
這些都是澱粉,也會升糖: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知道地瓜、南瓜、山藥、玉米等營養豐富,不過這些都是澱粉而非蔬菜,要留意份量。像也有人搭配著白飯吃,澱粉量再提升。威廉營養師提醒,也要留意代換,可約略為兩顆地瓜視為一碗白飯、視為一碗甜湯,要懂得取捨,別全部都吃。
不只有飲食會影響血糖,
生活不健康也不利控糖。
6大因素影響血糖:
威廉營養師表示,除了飲食陷阱以外,也得留意其他風險,運動不足、飲水不足、睡眠不佳、壓力較大等,這些長期下來,也會讓身體發炎、肌肉量和體脂量失衡、代謝不佳、胰臟等器官運作異常、影響胰島素等荷爾蒙等,進而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血糖的鑰匙壞了
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如同血糖要進入細胞的鑰匙壞掉,血糖難以進入細胞之下,不僅身體會分泌更多胰島素供應,血糖也會不斷升高,長期下來便會形成高血糖、糖尿病。
瘦瘦的確有糖尿病:
威廉營養師就表示,像也有許多糖友其實瘦瘦的,但經體脂機檢查,會發現內臟脂肪量高、肌肉量不足,也就是所謂的泡芙人,而這樣的人通常代謝也會較差。
更要定期健康檢查:
威廉營養師提醒,像這樣飲食或生活不佳、又沒定期檢查的人,若長期沒發現症狀、誤認是人老正常的,很容易變成出現大問題才發現糖尿病,例如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洗腎、視網膜病變等,要特別留意。
211餐盤+養生飲食順序
助控糖、防範多種慢性病!
調整成健康生活:
威廉營養師建議,不論是防範糖尿病、或是要養生、預防其他各種慢性疾病,大方向而言都會建議要控制飲食、多運動、多喝水,良好的睡眠、適度的紓壓,並且定期健康檢查,若有慢性疾病就要穩定治療,以利控制疾病。
211餐盤+養生飲食順序:
飲食方面除了要留意碳水化合物的代換,也可以從比例和順序著手。211餐盤是現在普遍推從的飲食模式,就是蔬菜兩份、蛋白質為一份、澱粉一份,飲食順序也依此進行。若有湯,清湯可先喝,濃湯則飯後喝。水果可放在最後,以低升糖的水果為佳,例如芭樂、奇異果等。
正確認識糖尿病飲食的相關風險,良好的飲食及生活型態,更有助防範,吃得安心又養生!
《延伸閱讀》
.你以為是蔬菜,其實是澱粉。8食材別混淆,聰明吃避免變胖血糖飆!
.別讓心、腎、代謝疾病連環爆!醫教簡單養生,防「CKM症候群」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三魂七魄有一魄泡水才這樣?異膚「另類療法」大調查!你中哪個?

當洗腎變成「只是多一件事」!門診植管、在家透析,省事、安全成趨勢

阿茲海默症早發現有藥醫!新標靶直接清除病因,留意10警訊早檢查

過敏性鼻炎根治曙光!「新舌下減敏療法」擴大到5-11歲

腎臟病、年紀大、還要防肌少症?醫教3招,吃好、動好、免煩惱!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