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服從影響多大?心理師:烏俄戰爭、職場、校園處處可見。
2022-03-31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爆出各種侵略行為引來撻伐,也讓人納悶就算是上層指令,為何士兵、軍官大多照作,難道就沒有人性嗎?對此心煦心理治療所陳鈺弦心理師表示,除了良知與否,也可從「權威服從」探討,且權威服從其實不單只發生戰場上,生活當中非常常見,也常讓人在生活中出現困頓、衝突等,民眾可多觀察、從中思考,更有助在生活中保持自我、優化生活。
什麼是權威服從?
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陳鈺弦心理師指出,權威服從泛指不論指令內容或良知、是否合理或泯滅人性,只要是出自於權威,便會遵照執行指令的現象,除了從烏俄戰爭中可見,這也早在二戰後的「米爾格倫實驗」被提出,該實驗也稱為「權威服從研究」,發現對人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實驗起源概述,二戰時納粹屠殺猶太人,戰後人們不解,明明同樣有家庭、愛人、親友,同樣身為人,為何能作出這般殘忍之舉。餘黨普遍表示是出自於上層指揮,於是米爾格倫對其進行實驗,欲進一步了解,這樣的命令服從究竟影響有多大。
實驗中,受試者遵循研究人員的指令,對協測者進行記憶力測驗及電擊懲罰,電力隨答錯頻率增加,從45福特至450福特不等,欲停止的受試者,會受到研究人員的反覆要求、說服,直到第4次請求才會停止。過程中協測者痛苦、尖叫、要求停止、甚至死亡,受試者良心也受到巨大考驗。但原以為多數人應該很快就會終止,沒想到實際上幾乎所有人都一路按下電擊至足以致命的200福特,更有6成以上按到最高電量。由此研究發現,原來人在面對權威指令下往往是難以抵抗的。
權威服從如何影響生活?
我是否也在其中?
陳鈺弦心理師表示,不論是上述研究,或是烏俄戰爭,這些例子看似都相當令人不解,但其實日常生活當中也有非常多的情況與此相似,有些指令甚至的強度並不高,但還是足以造成影響。例如許多校園中的惡霸或老師,職場上的高層或老鳥,所作出的明示或暗示,形成的校園霸凌或職場霸凌等,或其他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老鳥凹工作。而霸凌也未必是肢體,多的是言語和精神霸凌。這類因地位不平等,形成難以迴避指令的情況,正是權威服從。
另外,權威服從對象也不單只有個人,也包括團體或身處環境的權威,以及衍伸至不同的歸屬。例如常見同樣是台灣人,在政黨、宗教、信仰、意見不同時,無意識的為了遵循並擁護自身所信,出現排他、情感破裂、為反而反,或甚至言語威脅、拳腳相向等。也常見一個團體不斷出錯、作出荒誕行為,許多成員仍不斷擁戴、護航、跟進,或跟隨者持續支持等。而這些原因及動機未必是真的經過深思熟慮的。
為什麼會出現權威服從?
心理師指常見4大面向。
陳鈺弦心理師指出,權威服從這類的行為,除了出自於例如因戰爭、黨派等各種需維護團體利益、或維護個人歸屬等情況,也常見出自於從小聽從父母、入境隨俗、遵循傳統等觀念,是一種從小受環境影響、訓練而起,因此有時即便出現不合理的情況也常常沒發現,又或者覺得照著做就對了,別當出頭鳥。
另一方面,匿名性也是可能因素之一,在不必公開自己身分的場合,當事人的良心便容易隱藏,這在網路社群上就相當常見。而較能被理解的也包括緊迫性,在重大或緊迫的事件當中,對當事人而言將責任交給下達指令者更容易些,不用多做思考,例如團隊作出明顯有違常理的危機處理。
如何避權威服從?
專家3建議:該避的是權威盲從。
陳鈺弦心理師表示,從上述可見,在面對個人或環境權威等情況下,權威服從對於生活是有非常深厚的影響,但權威服從也有一定的必要性,需避免的的是「權威盲從」。
陳鈺弦心理師建議,民眾若想跳脫這樣的處境,在作各種事情、決定前,或是面對各項指示、要求、行動號召時,都可以思考邏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身價值觀、倫理道德等,又或是只是想要擁戴、跟隨某項具有指標、權威、影響力強的人事物。在思考過後便有利作出更全面、妥善的決定。
如遇到他人決定不同於自己,也可以維持自我,並尊重對方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必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又或者其實可以討論碰撞出其他更好的選擇。例如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未必是對立的,融合一體的藝術,也相當受男女老少的喜愛。
不過,日常當然也有身不由己的情況,特別是在團隊之中,例如班規、從軍、上班等,這類自然需視大局、看場合。陳鈺弦心理師建議,這一樣可以先經過思考,雖未必能有所作為或改變,但能保有自我,在必要時刻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想法,這或許正是團隊正缺少的良見。另一方面也好先了解面對此事自己的底線為何,在面對更無法接受的情況時能作出適當的反應,也包括不出手、走灰色地帶等。不論身處何時何地,若能避免不必要的權威服從,更有助生活健康、多元發展。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