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癌更致命!「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新藥現曙光助病友延命
2025-09-26
高血壓大家耳熟能詳,但你聽過「肺動脈高壓」嗎?這是一種少見卻致命的疾病,患者的存活率甚至可能比部分癌症還差。敏盛醫院總院長陳文鍾院長提醒,肺動脈高壓往往在出現明顯症狀時,病程已相當嚴重,因此及早識別症狀、快速就醫,對病人的預後相當關鍵。
什麼是肺動脈高壓?和一般高血壓有何不同?
5大警訊症狀不可忽視
陳文鍾院長解釋,肺動脈高壓指的是小循環中的右心室,將血液送至肺臟換氣時,壓力異常升高。由於右心室壁較薄,無法承受過高壓力,容易造成心臟衰竭。與此不同的是,我們常見的一般高血壓屬於「大循環」,由左心室承受壓力,相對能耐受較高血壓值。
正常人肺動脈平均壓力約小於14毫米汞柱,一旦大於20毫米汞柱,就可能診斷為肺動脈高壓。成因包括血管收縮、內皮細胞增生或血管堵塞,讓心臟不得不以更高壓力把血液送進肺臟。
與一般高血壓不同,肺動脈高壓無法用家中血壓計測得,必須透過檢查才能確診。不過患者仍可警覺以下症狀:
- 喘:呼吸困難
- 咳:持續咳嗽
- 血:咳血
- 腫:下肢或腹部水腫
- 暈:暈厥
若出現上述「喘、咳、血、腫、暈」的症狀,應盡快就醫。臨床上會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六分鐘步行測試作初步篩檢,最終則需靠右心導管檢查確診。
治療困境:藥物雖進步,存活率仍有限
新藥現曙光 盼健保早日給付
陳文鍾院長表示,目前治療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的藥物,包括鈣離子阻斷劑、內皮細胞抑制劑、一氧化氮提供劑與前列腺素類藥物等,能有效延緩病程、改善功能。過去肺高壓病人五年死亡率高達六成,如今藉由藥物治療已降至三至四成,但仍代表死亡風險相當高。這也是臨床治療尚待突破的困境。
好消息是,近年已有針對肺動脈高壓機轉的標靶藥物問世,稱為「活性素訊號抑制劑」。它不僅讓血管舒張,更能改善阻塞,等於從根本機轉介入治療。國外研究顯示,此類藥物能降低住院率、肺臟移植需求與死亡率。目前台灣已核准上市,但尚未納入健保,期盼能盡早給付,造福更多病友。
醫師籲出現症狀快就醫
早期發現能保有生活品質
陳文鍾院長分享,曾有一家三口都罹患肺動脈高壓,母親甚至因病過世。不過家中妹妹因為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至今仍健康工作。這也再次證明:即使是原發性、與體質或基因相關的肺動脈高壓,只要早期發現並配合治療,仍有機會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與職涯規劃。
陳文鍾院長強調,若有喘、咳、血、腫、暈的症狀,務必立即就醫。即使確診肺動脈高壓,也不必過度恐慌,現今已有多種藥物能延緩病程,新藥更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病友也可透過支持團體,獲得心理支持與生活經驗分享,共同面對疾病挑戰。
今健康New新聞

「超人醫生」徐超斌逝世 從腦出血到罹癌、復發 仍掛心偏鄉病友、奔走南迴

亞東醫院、百靈佳殷格翰藥廠 攜手推動糖心腎創新療法落地

三魂七魄有一魄泡水才這樣?異膚「另類療法」大調查!你中哪個?

當洗腎變成「只是多一件事」!門診植管、在家透析,省事、安全成趨勢

阿茲海默症早發現有藥醫!新標靶直接清除病因,留意10警訊早檢查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