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正常不必擔心青光眼?七大篩檢項目35歲起不可少
2023-10-03青光眼是視力的隱形殺手,不僅早期症狀不明顯,有些人以為視力變化只是單純老化或者是眼睛疲勞所造成,以致於診斷時多半視神經已受損,醫師建議從35歲開始,可每年進行一次包含眼壓、眼底、隅角鏡等七項完整的眼科篩檢,才有機會提早發現青光眼,透過眼藥水、雷射、微創手術等積極治療、控制眼壓,將失明風險降到最低。
視力正常也會青光眼?為何青光眼不容易早期發現?
青光眼會導致視神經病變,增加失明風險,但為什麼都引發視神經病變,患者還是沒感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陳賢立醫師說明,由於視網膜內的神經纖維細胞需要退化或損壞到一定的程度,才會開始出現相關症狀。此外,視野損壞往往是從周邊開始,當正中央視力還正常時,也不會有明顯感受;加上左右兩眼有重疊互補的作用,當一邊有問題時,還有另一邊補償,因此青光眼在早期甚至中期,視力不會有特別的變化。除非是急性青光眼,才有可能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否則絕大多數的開放性青光眼,眼壓都是正常或緩慢上升,不會有明顯症狀。
這些眼科檢查缺一不可!無異狀仍建議定期追蹤
很多人固定檢查「視力」沒問題,為什麼被診斷有青光眼?陳賢立醫師表示,青光眼是視神經的慢性萎縮三部曲,先有視神經病變,再導致視野變化,最後造成視力衰退及失明。觀察眼底神經纖維缺損與視神經的變化是診斷青光眼最重要的步驟,只做視力檢查不足以發現青光眼。建議35歲開始可每年一次完整的眼科篩檢,尤其是高危險群如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高血壓和糖尿病,長期以類固醇治療等慢性病患者,需特別留意!
完整的青光眼篩檢應包括:眼壓測定、測量中心角膜厚度、隅角鏡檢查、視野檢查、眼底檢查、拍攝眼底照片、光學同調電腦斷層掃描(OCT)。
青光眼有機會痊癒嗎?保留視力降低失明是關鍵
診斷青光眼後該如何治療,可以避免失明危機?如果視神經已經缺損,還有救嗎?陳賢立醫師表示,青光眼可怕之處除了早期沒有症狀,同時也是一個不可逆的疾病。因為神經纖維一旦退化或死亡以後,要再恢復原來的樣子非常困難。所幸,目前青光眼治療方式多元,從一開始的眼藥水到雷射、微創手術等,都有長足進步,可以有效控制眼壓。重要的是,及早發現積極配合醫師,選擇合適的治療。
日常可自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測眼睛是否有異狀,其他像是青光眼患者儘量不要一次喝大量的水,做倒立瑜珈、重訓等活動,這些可能使眼壓在短時間內升高,有疑慮應先諮詢醫師,不讓青光眼奪走你的視力,有「青」呣免驚!
《延伸閱讀》
.悄奪視力小偷「青光眼」!高風險族群如何及早揪出?醫籲40歲應做青光眼篩檢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