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洗腎變成「只是多一件事」!門診植管、在家透析,省事、安全成趨勢
2025-09-05
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全球首位,透析盛行率更是居高不下。然而,據健保署統計,目前每年透析約9萬人當中,僅約6千多人選擇腹膜透析,不到1成。其實居家透析不僅效益高又省事。專家們分享透析新趨勢,以及高雄長庚開創「居家透析+腎科經皮植管」新模式成果!
居家透析+腎科經皮植管
洗腎新模式,省事安全成趨勢!
高雄市衛生局黃志中局長表示,腎臟病照護是「健康台灣」政策重要目標,居家腹膜透析是新趨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李建德院長也表示,期望結合資源,讓更多腎友在熟悉環境有便利、安全的治療。
當洗腎只是生活「多了一件事」
居家腹膜透析,不用一直跑醫院!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李文欽主任表示,目前全台9成洗腎病友仰賴院內洗腎,但居家腹膜透析不僅效益高,更能提升腎友生活品質。
經醫病共享決策、增進病人對腹膜透析認識,病友在家夜間睡覺時,就能同時進行透析。這不只不影響白天工作及日常,飲食也較有彈性。腹膜透析讓洗腎變成只是生活中「多了一件事」,而不是「只有洗腎這件事」。
「就身上多個管子而已」
腎科經皮質管,免住院幾小時搞定!
近年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團隊更創新打造「腹膜透析免住院 腎科經皮植管」新模式,讓每位有需求的病人都能快速、安全啟動透析治療。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鄭本忠醫師說明,過去腹膜透析多數得住院,全身麻醉接受植管手術。高雄長庚整合團隊打造的「腎科經皮植管」模式,病友只需在評估入院後,由腎科團隊以局部麻醉在門診完成植管,幾小時留院觀察便可返家!達到「及時、安全、低負擔」的治療目標。迄今累計個案達82例,領先南台灣。
腎科經皮植管
快速、方便、又安全
傳統方式:
腹膜透析需要一條長期留置的導管,以清除體內廢物和多餘水分。導管的放置方式有多種,傳統上多由外科醫師以開放手術或腹腔鏡方式進行。
腎科經皮植管:
這是一種微創方法,病人在局部麻醉下,於肚臍下或下腹適當位置創造1-2公分的小切口,以穿刺針進入腹腔,搭配超音波輔助確定位置,即可透過導絲與擴張器將腹膜透析導管引入腹腔,完成植管。
輕輕鬆鬆就搞定!
此技術,腎臟科醫師能直接在透析室或小型手術室完成,且傷口小、恢復快,方便病人提早開始腹膜透析治療,縮短等候手術室與外科安排的時間。
他生活多采多姿憂住院洗腎,
半小時放導管、在家洗,鬆口氣!
熱愛騎單車、拍飛機、聽音樂會演出、生活多采多姿的黃先生,確診腎臟病時,一想到洗腎每週就有三天要躺在醫院,就相當徬徨不安。
所幸,有次回診時醫師向他提起腹膜透析,一聽到「在家裡就能洗腎」,他毫不猶豫立即答應。在醫師安排下,僅短短半小時就植入腹膜透析導管,之後每晚睡覺時順道進行腹膜透析。
他笑說:「對我而言,就是肚皮上多一條管線而已,衣服穿上完全看不出來,對生活影響大概只有10%」,上班、出遊都不受影響。
高雄長庚「全人照護」服務
上千名病友腹膜透析成果斐然!
高雄長庚腹膜透析室成立於民國78年,完善的跨科專業照護團隊,包括22位專科腎臟醫師、12位腹膜透析治療師及8位營養師,提供腎友「全人照護」服務,迄今已有超過2千名病患進行腹膜透析治療,比例超過全國平均,成果斐然。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New新聞

當洗腎變成「只是多一件事」!門診植管、在家透析,省事、安全成趨勢

阿茲海默症早發現有藥醫!新標靶直接清除病因,留意10警訊早檢查

過敏性鼻炎根治曙光!「新舌下減敏療法」擴大到5-11歲

腎臟病、年紀大、還要防肌少症?醫教3招,吃好、動好、免煩惱!

伊科病毒升溫!6嬰身亡 做好防疫、重症前兆速就醫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