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生醫工程創新年會再次來台舉辦 讓世界看見台灣生醫創新能量
2023-08-28文/今健康 洪素卿
一連三天的「BME-IDE APAC 2023」本月於臺北醫學大學落幕!本次峰會活動期間包括史丹佛大學Biodesign共同創辦人Josh Makower教授在內,共計有超過30名來自美、澳、日、星、義、法、印度、以色列、丹麥等多國BioDesign醫療創新核心人物來台與會。
史丹佛大學創新醫材設計中心主任Josh Makower期許Biodesign協助消弭健康不平等。圖/北醫提供。
活動期間,國內外專家除了從全球醫療新創政策與支援觀點出發、尋找亞太地區實踐創新的新路徑,同時也見證台灣近年生醫創新成果與能量。首次來到台灣的Josh Makower醫師受訪時便表示,對台灣biodesign生醫創新人才素質、表現,以及驚人潛力感到印象深刻!
從解決未滿足需求開始--- Biodesign讓創新接地氣、更快具體化!
BioDesign是一套生醫新創方法學。北醫生醫設計創新中心執行長吳孟晃指出,有別於傳統從「科技」出發,BioDesign以「需求」為導向,結合技術,運用於醫療、醫材創新。這個方法使得解決方案得以快速問世!「過去以技術導向的創新,可能花五到十年等技術成熟、才開始找市場。」但Biodesign則是「以終為始」的慨念,從需求出發,一開始就考慮後面的風險與市場,效率、速度都比傳統技術導向方式快。
台北醫學大學生醫設計創新中心吳孟晃執行長,分享台灣生醫創新成果。圖/北醫提供。
澳洲Biodesign執行長Matthew Oldakowski指出,新加坡在疫情當中推出的APP「Covid buddy」,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創新實例。
澳洲Biodesign執行長Matthew Oldakowski分享新冠疫情期間Biodesign快速找出解決方案的實例。圖/北醫提供。
當時在新加坡第一線治療COVID的臨床醫師Scott Wong意識到,疫情期間許多診斷以及治療指南變化迅速,第一線醫療人員往往需要向患者解釋許多測試結果以及治療計畫,但在新加坡這樣擁有大量外國移工的多元社會中,許多人連自己本國語文的識讀能力都不佳、更遑論使用英文溝通。為了協助疑似或是確診感染的移工,可以需要快速溝通。
因此,Scott Wong運用一直以來累積的數位健康相關經驗,透過設計,創建了「Covid buddy」應用程式,成功以最少的患者接觸、準確獲知患者症狀,並用患者自己的語言對患者進行教育。
不只是醫療器材創新!Biodesign朝多樣性發展、因地制宜各國策略不盡相同
Josh Makower指出,BIodesign一開始專注於醫療技術與硬體,但這套方法學其實可應用於各種生命科學相關領域,包括診斷、AI服務以及數位健康等領域。
此外,世界上各地區的問題與需求不盡相同,「單一解決方案未必適用於全世界」,因此,與其試圖在全球範圍內解決問題,不若讓當地人解決在地問題。也因此近年來在全球陸續推廣這套方法學。
史丹福創新醫材設計中心全球外展主任Anurag Mairal也舉例分享在印度當地BioDesign的創新成果。
史丹佛大學創新醫材設計中心全球外展計劃主任Anurag Mairal分享印度運用Biodesign推動醫療新創的經驗。圖/北醫提供。
全球每年約有 80 萬聽力障礙嬰兒出生,其中近 10 萬出生在印度。而先天性聽力損失的新生兒若無法及時獲得聽力障礙診斷,一旦到了四、五歲以後才發現,便為時已晚、形成不可逆的損害。有鑒於在該國部分地區包括農村等地無法適切提供良好的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地生醫創新團隊開發了類似耳機般、方便攜帶操作的簡易聽力篩檢設備,可以促進新生兒的常規篩查。到目前為止、這套篩檢設備已經篩查了數十萬新生兒、發現了數千名疑似聽力異常的新生兒,未來也有機會擴大使用,可望又更多新生兒受惠!
Biodesign 下一步! 減少健康不平等。 科技創新同時、也要帶動政策更新
日本生醫設計創新中心Atsuhiro Nakagawa表示,日本近年也開始學習以Biodesign方法拓展醫療新創。圖/北醫提供。
Josh Makower指出,展望未來,除了持續致力創建能夠支援並激勵下一代利用相關工具創新的課程;同時也希望讓Biodesign不僅有助先進國家相關醫療新創生態系形成,更能成為協助消弭全球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工具,對世界上無法獲得相同醫療資源的人口產生重要影響。也因此,最近與盧安達全球健康公平大學(UGHE)以及肯亞塔大學(kenyatta university)合作創建區域性的東非biodesign中心,培訓東非生醫創新人才。
此外,有鑒於過去許多新興科技歷時很長的一段時間才從到達需要者手中,而這往往與當地政策有關。也因此,下一步計畫培訓潛在政策制定者理解醫療創新,讓未來政策框架更有利銜接醫療創新。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