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7 筆數
大腸癌檢查大躍進!結合AI偵測率近達96%,降死亡率、發生率!
2022-09-28不少民眾認為,大腸癌是隨老化等各項因素難以避免的癌症,其實不然,醫界常呼籲有大腸癌風險、上了年紀等族群應定期作的大腸鏡檢查,原因就在於兩大目標,一是偵測並切除癌前病變,減少大腸癌發生;二是偵測早期癌,減少大腸癌造成的死亡。偵測率就會是其中關鍵。
全民抓腸癌2檢查超重要!醫:血紅素濃度高更要提高警覺。
2022-09-19台灣大腸癌發生率持續居高不下,可說是「最平易近人」的癌症之一,每年有超過一萬七千人罹患、逾六千人死於大腸癌。奇美醫學中心提醒民眾,有風險、到了一定年紀應定期檢查,檢查前也作好前置準備,以利準確檢查。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2021-03-30鍾雲霓表示,正常的情況下,糞便會先從小腸出發至大腸,大腸吸收水份,進程越往後排便會逐漸變乾,最後形成表面有裂痕的長條狀,或是表面光滑的長條狀的正常、健康糞便。
怕染疫不做篩檢?大腸癌無症狀 當心早期拖成晚期!
2021-01-11蔣鋒帆醫師表示,大腸癌持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發生率持續居高不下,不過自國內提倡大腸癌篩檢以來,初期確診有增加的趨勢,這表示民眾普遍已對定期篩檢的有一定程度的觀念。惟自疫情期間,有民眾因怕染疫不願前往醫院,甚至出現身體狀況也不願意篩檢的情況,對患者或風險族群而言相當不利。
癌症新增破11萬人!防癌不可少植化素 賴基銘:蔬果空腹吃最好
2020-12-30植化素(phytochemicals),會透過增加癌細胞標靶、增加良性分化、阻斷癌增生訊號通路傳遞及抑制血管新生等方式,達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讓身體吸收植化素最好的方法,建議在空腹飯前時攝取蔬菜水果,且生吃效益會更佳。
經常便秘、上完還想上?認識大腸癌徵兆與正確篩檢時間點
2020-11-11大腸癌是由大腸粘膜病變或是基因突變開始演化,一開始會產生比較小的息肉,再惡化成分化較差的息肉,也就是原位癌,原位癌不具侵犯性,但未經妥善治療,則有機會變成侵略性的癌症,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東晟主任表示若能在息肉尚未惡化時切除,則不會進展為大腸癌,一般小的息肉,不會有阻塞、出血的症狀,讓人難以覺察,也因此忽略了大腸癌的警示,醫師建議定期進行大腸鏡、糞便潛血檢查篩檢才有利及早發現治療。
十大癌症之首大腸癌可預防,國健署:50歲起定期篩檢降死亡風險
2020-07-02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台灣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民眾前往醫院的意願降低,就醫接受篩檢的民眾也明顯減少,與108年同期相比,進行大腸鏡檢查率約下降了1成左右,初步估計約有1萬名篩檢為陽性者上未接受大腸鏡檢查。
今健康New新聞

讓乾癬病灶清零!9種生物製劑已納健保,無效還可換別支!

最怕麻醉三原因你中了嗎?高風險這樣做也能安心!

黴漿菌肺炎小心「合併感染」。醫教4招防範,風險族群早打疫苗。

他持續耳鳴、緊繃,原來已腦鳴!台醫「治療妙計」破解循環,登國際期刊!

嚴重偏頭痛,竟是血小板太多!醫:未良好控制,恐提升血栓或出血風險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