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關注

  • 新冠肺炎
  • 肺炎鏈球菌 
  • 疫苗
  • HPV
  • 膽固醇
  • 皮膚變硬、增厚是長繭?醫指各可能,有症狀盡早檢查防重病!

    2024-06-04

    皮膚變硬、增厚常見是長繭或雞眼所引起,不過也有很多情況未必是如此,還有少數較嚴重的疾病一樣也會使得皮膚感覺變硬。美麗信義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醫師指出各種可能,也提醒有症狀早點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或小毛病越弄越糟。

    皮膚變硬、增厚是長繭?
    醫指各可能,留意嚴重疾病。

    常見的皮膚疾病:
    曾奕騰醫師表示,皮膚變硬、增厚,除了俗稱長繭的胼胝、俗稱雞眼的釘胼以外,也有可能是慢性濕疹、厚皮型汗皰疹、慢性厚皮型香港腳、脂漏性角化、病毒疣、結節性癢疹等。

    也可能和癌症、免疫疾病有關:
    除上述常見疾病,也可能是相對少見但影響較大的疾病,例如免疫疾病或癌症。對健康可能會造成較大影響的,可包括乾癬等免疫疾病。另也包括皮膚癌相關,例如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原位癌的「波文氏病」、癌前病變的「日光性角化」等。若是早期發現並治療,多數是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或甚至治癒;但若是延誤治療,以癌症來說將可能導致器官受到侵犯或轉移,仍然有致命的可能性。提醒發現不尋常的皮膚增厚還是得多留意。

    #曾奕騰 #皮膚 #長繭 #雞眼 #變厚 #增厚 #變硬

    皮膚變硬、增厚未必是長繭。
    醫師呼籲有症狀盡早檢查!

    一般的繭和雞眼:
    曾奕騰醫師指出,從症狀大方向來看,長繭、雞眼大多除了皮膚增厚、凸起、變硬之外,也可能粗糙、顏色偏白或黃、疼痛或按壓時會痛。雞眼一般呈現圓錐結構,繭則為整片斑塊,兩者都常見於手腳,主要因反覆摩擦或受壓力集中所引起,而像是足部大腳趾等骨頭突出部位也會比較容易出現。

    皮膚癌相關的症狀:
    皮膚癌方面,鱗狀細胞癌皮膚可能會出現表面粗糙、角化凸出腫塊、厚痂皮等,而且會容易流血、潰瘍、底部是紅色的。波文氏病則會有邊界分明的紅色斑塊、痂皮,也容易流血、潰瘍。日光性角化則除了表面粗糙、痂皮,也常會有發紅的表癥,也容易流血、潰瘍。

    免疫疾病的症狀:
    至於免疫疾病,例如乾癬,症狀除了皮膚表皮增厚斑塊,常伴隨銀白色脫屑,如果把皮屑撕掉可能出現出血點,斑塊底部紅色,病人常會有癢或刺痛的感覺,指甲也可能受影響產生變形、變色、增厚、甲床分離,部分病人可能出現關節疼痛發炎症狀。

    病毒疣:
    病毒疣感染,患部外觀常見出現凸起顆粒、有時可見聚集許多黑點(不一定會有)。皮膚表面也常見變厚、變硬、粗糙,和長繭或雞眼很像,也可能出現搔癢的情況,而若是出現在手部、腳部,容易受到外界壓力而產生疼痛感,也有患者沒有特別的感覺。

    有症狀盡早檢查:
    由上述可見,即便同樣是皮膚增厚、變硬,不同的疾病也會有其他不同的症狀。就算只是一般的繭或雞眼,用指甲刀的磨甲片磨去、或用剪刀剪掉,也只是暫時緩解症狀,治標不治本,後續還是會再出現相同的困擾,也可能使疾病更進一步惡化、增治療難度。因此建議民眾若是發現到皮膚變厚就建議先就醫檢查一下,就算是繭也別越弄越糟。有其他異常症狀、尤其是潰瘍或出血更是應盡早就醫。

    #曾奕騰 #皮膚 #長繭 #雞眼 #變厚 #增厚 #變硬

    皮膚增厚、變硬別自己亂來,
    檢查更利根治、排除嚴重疾病。

    找出正確的病因,才有機會根治:
    針對根本的原因進行治療及改善。例如雞眼和繭,是皮膚受到反覆性摩擦及壓迫生成的硬皮。治療最重要的就是去除根本的原因,例如患部反覆摩擦和壓迫,才有機會痊癒。有足部結構的問題,建議至復健科或骨科門診,經專業評估使用適合的輔具,例如軟墊、綁帶、貼布等,或手術治療。鞋子穿著大小適中,前端楦頭寬,有氣墊,減少穿著高跟鞋或前端過窄的鞋子。襪子可穿著較厚,可緩衝及減少摩擦的效果,特別是有運動習慣的人。

    雞眼和繭的症狀治療,皮膚科醫師可透過刀片刮除、電動研磨、塗抹三氯醋酸等方式對增厚的皮膚進行治療。在家也可以塗抹醫師開立的水楊酸溶液或藥膏、高濃度尿素藥膏,在洗澡或泡腳後使用安全的器械研磨、去除增厚角質等。

    其他會造成皮膚增厚、變硬的疾病,也要先經由皮膚科醫師正確診斷,才能使用正確的藥物或手術治療,患者不要自己上網查就逕行購買藥物塗抹,或是土法煉鋼自行處置。部分較嚴重的疾病,更必須經由皮膚科醫師臨床或切片才能得到正確診斷,民眾不可輕忽。

    #曾奕騰 #皮膚 #長繭 #雞眼 #變厚 #增厚 #變硬

    《延伸閱讀》

    .長繭、雞眼消不掉?醫指2關鍵輕鬆根除,有黑點要小心!

    .手指、腳趾黑點是病毒疣作祟?醫指常見症狀,盡早檢查慎防皮膚癌!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點擊 #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曾奕騰 #皮膚 #長繭 #雞眼 #變厚 #增厚 #變硬
    今健康New新聞
    現代必知2大性觀念:U=U傳不出去、沒戴套沒性愛!
    性關係逐漸開放,性觀念也得跟上。根據調查,發現性關係漸開放,但性健康觀念卻未必跟上。專家們特別指出兩大現代必知的性觀念,正確防範HIV、愛滋病毒。
    【2024戴科獎】獲獎3醫學工具書!正確又易懂,糖友、高齡、吞難者別錯過。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於11日舉辦首屆「戴東原教授科普獎」頒獎典禮,表揚3本醫療科普書籍,包含《糖汰宗書院:糖尿病之控糖寶典》、《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以及《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現場也邀請戴東原教授家人與會,弘揚戴東原教授推廣健康教育、關懷病友、行醫濟世的典範。
    塑化劑無所不在,防不慎防?北醫指2重點,防吃下「內分泌干擾物」!
    日常生活當中塑化劑無所不在,除了民眾熟知要避免用塑膠袋裝熱湯外,更大的重點在於小心別吃下「內分泌干擾物(EDCs)」,也就是「環境荷爾蒙」,需注意的不只有塑膠容器。
    眼下垂、大小眼未必是眼病變!她轉診才知「肌無力」,3症狀速掛神經科!
    眼睛莫名下垂、出現大小眼,未必是老化或眼部相關病變。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病友的梁采葳女士,回顧自己在17歲發病,起床發現眼皮下垂,看一個東西會出現兩個,原以為是疲勞、眼睛出現問題,至眼科檢查,幾年後轉診至神經內科才發現是罕病「重症肌無力」。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舉辦媒體活動,專家們呼籲發現症狀早檢查,以免全身症狀日漸增加、影響生活,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防肌少生病,光運動、吃蛋白?營養品看「HMB營養素」從根本補起來!
    不論是鍛鍊身體或是防肌少症,民眾大多會以運動、吃優質蛋白質食物著手,雖是很好的方法,不過恐怕不夠。肌少權威醫師集結,台灣整合照護學會、亞培呼籲,透過選擇含HMB的營養補充更有助養肌。58歲熱愛運動的藝人任賢齊也擔任衛教大使分享,以此方式讓自己超過50歲還不斷挑戰自我!
    今健康嚴選推薦
    【名家專欄】郭祐睿中醫師/眼睛痠澀刺痛是青光眼?眼中醫推3茶飲有助護眼!
    大部分的患者覺得關於眼睛的問題就會使用「護眼神方」枸杞菊花茶,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來說若是眼睛乾澀的人合併結膜紅、眼睛痛、眼屎多而且顏色黃,當然就可以使用枸杞菊花茶,但是枸杞的劑量要少,菊花的劑量要多;若是有以上症狀以外,眼睛還會有灼熱感,眼屎多到會「牽絲」,也就是水樣分泌物增加,這樣就是感染性結膜炎了,這時候就要使用菊花、金銀花來治療;假如單純的眼睛乾澀,結膜沒有紅,眼睛周圍沒有眼屎,這種情況是屬於「陰虛」,就可以使用枸杞、蓮藕、麥門冬、山藥等比較滋潤的藥材,效果就更顯著。
    【名家專欄】招明威教授/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
    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粉末,具有侵蝕性,所以用來清洗杯碗瓢盆之類的「硬物」很好用,但如果用於軟性的物質,像是洗菜,就要特別注意用法用量,使用過多或是浸泡太久,容易腐蝕蔬菜的纖維,讓菜軟掉不清脆。
    【名家專欄】曾郁文醫師/懷疑有尿失禁?簡單4步驟自我檢測!
    漏尿的狀況,輕則底褲濕濕的;重則影響到生活,排斥性行為、無法出遠門、放棄運動,甚至怕身上有尿騷味,這些都是「尿失禁」的症狀,長期下來不敢與朋友往來,低潮陰霾造成憂鬱症。
    【名家專欄】洪素卿/腹痛急診驚見肝癌!注意相關症狀,出現疼痛多晚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醫師指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肝臟的表面才有神經,肝臟的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表面是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且如果腫瘤不夠大,或是沒有遭到劇烈碰撞等外力影響,多無明顯症狀,一旦患者出現疲勞、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部悶痛、肝功能異常、黃疸、腹部腫大、甚至上腸胃道出血、吐血等肝癌臨床症狀,多數已是晚期。